劉曉
美國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的理論,意思是教育的形式就是生活的形式,教育要不拘泥于課堂,不拘泥于書本,讓孩子快樂地學習、多彩地學習、自由地學習,最終成為一個自我實現(xiàn)的人。新加坡育青小學(Bedok Green Primary School)的英語教育就是這樣一種生活的教育,學生有很多機會磨煉他們的語言技能。
小學二年級學生會參觀裕廊飛禽公園并觀察夜間鳥類,這可能聽起來像科學實地考察,但這是英語課的一部分。在英語課上讀完“貓頭鷹寶寶”的文章后,學生們開始游覽裕廊飛禽公園。該活動還會補充閱讀材料,使學生們了解語言概念如何適用于現(xiàn)實的世界。這些活動是學校努力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閱讀快樂和磨煉語言技能的一部分。
除了走出教室學習外,學校內(nèi)還提供各種課程和活動,例如,書評比賽和文學欣賞。在他們的英語課程中,老師鼓勵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表達各自的意見并與同齡人互動。“這個活動可以使學生從被動的讀者轉(zhuǎn)變?yōu)榉e極的聆聽者和探討者。他們能夠更有效地展示和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庇嘈W英語系主任桑吉薩·亞達夫(Sangeetha Yadav)解釋說。
雖然大部分活動都集中于傳達對閱讀的熱愛,但學生可以從中獲得的遠不止于此。桑吉薩說:“這些項目旨在培養(yǎng)自信和有能力的溝通者,并通過與年齡相適應的故事來樹立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崩纾瑢W生在閱讀小學四年級文本《夏洛的網(wǎng)絡》時,就會學到關于友誼的價值觀,同時在他們心里埋下愛與友誼的種子。
教育離不開生活,堅實的語言基礎更需要在生活的環(huán)境中建立。讓孩子在社會環(huán)境中多體驗、多交流、多感悟,比反復練習、記憶要高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