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南某中學專門開了一場“銷毀手機大會”,一邊用錘子砸毀學生的手機、一邊報出違規(guī)攜帶手機者的姓名。而在事件被曝光后,學校負責人不僅毫無愧色,還堅持強調(diào)“一切都是為了學生好”,從而引起了廣泛爭議。
近年來,各種“奇葩管理方式”層出不窮。有勸退帶手機學生的,有翻包檢查的,還有不讓帶進寢室的。前不久甚至有學校不允許學生宿舍掛窗簾,在教室安裝24小時監(jiān)控裝置,學校做出這些行為時,都聲稱是“為了學生好”。但這些“以愛之名”的做法空有良善的初衷,卻無法真正實現(xiàn)教育的目的。
解讀 學校想讓學生專心學習,不要沉迷手機,這種初衷當然不壞。然而,不論動機多么良善,以“愛”為名濫用暴力,都是不正當?shù)?。說到底,手機終歸是私人財產(chǎn),學校想阻止學生在學習時間玩手機,其實有很多種辦法,采用“暴力銷毀”這種最極端的手段,顯然超出了合理范圍,不應(yīng)受到鼓勵。本素材適用于教育方式、個人權(quán)利、以“愛”施暴等話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