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哥
一
在中國創(chuàng)業(yè)界,有一陣風已悄然吹起。
參加創(chuàng)業(yè)活動時,總能聽到創(chuàng)業(yè)者或多或少提及這個字——美。
做酒店的會說,做的不是酒店,是在中國最美的地方建設美宿;做餐飲的說,做輕奢餐,賣碗牛腩也要美感,要精心擺盤;做手機的說,我有工匠情結,就要做最美的手機……
這些創(chuàng)業(yè)者看似找事造作,可就是打動了不少人,至少有消費者和投資者愿意買單。
美,這個很虛的概念,不知什么時候成了一種創(chuàng)業(yè)的競爭力。
在各行各業(yè),早有“美學”贏家的案例。
國產游戲不行?前兩年,雷亞游戲兩款音樂游戲Cytus和Deemo一經(jīng)上線,馬上沖至蘋果下載榜前列,每次更新都會出現(xiàn)在前幾名的位置。這兩款游戲的共同點是畫面精美、音樂高質、風格全新獨特。有網(wǎng)友評論,玩一次游戲,如同聽了一場音樂會。美,在游戲業(yè)發(fā)揮了作用。
當別人的餐館都以菜系、菜品進行定位時,創(chuàng)業(yè)者“雕爺”卻從品位切入,開創(chuàng)了中國第一個“輕奢餐”品牌——雕爺牛腩。
除了餐廳環(huán)境和服務水平,輕奢餐極為注重菜品的擺盤,在用戶享受味蕾的巔峰之前,首先接受視覺“美感”的沖擊。其實這是高端餐廳常用技法,米其林大師的產品如同藝術品,只不過價格也昂貴。
以前的電影無論制作如何精美,還是個二維畫面。當有一天戴了特制的眼鏡后,電影中的一切變得立體,如同身臨其境:藍色的星球、夜晚會發(fā)光的植物、游走身邊的精靈……唯美場景震撼了你。
如果說,2009年前,中國的電影還在2D時代,那么說《阿凡達》開啟了中國3D電影時代,一點也不為過。畢竟,這部電影帶給太多國人一次記憶深刻的視覺盛宴?,F(xiàn)在,愛情片、文藝片,仿佛沒有個3D的版本,就是不夠格、不夠“美”。美,也在影響著電影業(yè)。
二
細心觀察,美正影響著商業(yè),存在于各行各業(yè)。美是什么?黑格爾說,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xiàn)。
所以,我們能感受到美——某種理念。我們感受到美的同時,正是美在產生作用,影響著我們。
愛美、愛美好的心,人皆有之。如今,吃喝玩樂、安全的需求,大眾早由滿足到無感。人是貪婪的,某一層次的需要相對滿足了,就會向高一層次迸發(fā)。
于是,出現(xiàn)了“不是以美食為中心”的飯局,最美味的是這場社交約會;一次旅行酒店的選擇,不只是干凈、整潔、安全放心,而且要考慮情感能否安放此處,一晚安睡。
產品的商業(yè)屬性曾經(jīng)很重要,但現(xiàn)在只能成為基本。如今,部分人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不再被現(xiàn)實壓迫,釋放出來就成了關于人心的生意。
買的是商品,要的是情感。現(xiàn)在的市場,不是使用者的買方市場,而是認同者、共鳴者的市場。得人心者,得天下。
這就不難解釋,為何某些看似不靠譜的產品有人買單。因為在他們眼里,這個產品很美,這種“美”讓他們感到滿足。
供需匹配,就成了商業(yè)。美,滿足“心”需求,是消費升級的一種解決方案。
一些企業(yè)深諳“美學”,成為一方獨角獸。講故事、講情懷,成了它們的競爭力。講情懷沒有錯,因為情懷本身就是一種美。
美學是感性的,讓你的產品產生溢價,甚至是無價。為何現(xiàn)在的產品喜歡打概念、講情懷?因為,你賣產品只賣出產品制作成本價,但賣情懷,多了一份情懷價、品位價。奢侈品就是個好案例。一塊小石頭,因為象征愛情永久,所以漲價百倍。
美學是非標的。美有很多種,但每種美都是特定唯一的。廚神的牛腩配方,世間只有一份,它就是唯一,就是非標品。在市場上,客戶的認知體系中,無法找到參照物,唯有看感性。感性,是無法定量的,就讓你的產品在同一維度,少了些同質化的競爭對手。
美,能產生黏性。美,是特定的美——市場細分策略。合適的美,打動不了眾人,但一定會打動某個分眾市場。要么不打動,打動了,這些用戶的忠誠度就是極高的。
三
美學經(jīng)濟,其實是一場感性打敗理性的高級戰(zhàn)爭。
美學打造,不縹緲。
美是有基礎的美。產品和服務的商業(yè)屬性要做好,能滿足到用戶正常使用。好用,不一定能產生美。但不能用,一定不會有美感。
美需要視覺化,產品界面的美化只是一種手段。單純的視覺美是美,但只是“美”的一種誤會。更需要的是故事、理念,有情懷的產品才會美。產品透露著作者的思考和理念,這才是代表這個產品的美。
當好用和情懷結合,就是產品最美時。它是產品,更是藝術品。
美,需要用心打磨。
世界眾態(tài),百花齊放,這注定是美的世界。世界越富足,消費悄然升級,被壓抑的需求越需要被重新釋放。隨之可以看到,有更多美的產品催生美的商業(yè)模式(摘自2017年第10期《風流一代·青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