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華
撲克牌起源于中國,早在漢代就出現(xiàn),宋代風靡全國,明清時發(fā)展更全面。南宋時期,中國紙牌傳到了歐洲,逐漸被世界接受并加以改良。
撲克牌的54張模式組合非常奇妙:大王代表太陽、小王代表月亮,其余52張牌代表1年中的52個星期;紅桃、方塊、梅花、黑桃分別象征著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每種花色有13張牌,表示每個季節(jié)有13個星期。如果把J、Q、K當作11、12、13點,大王、小王為半點,一副撲克牌的總點數(shù)恰好是365點。而閏年把大、小王各算為1點,共366點。專家認為,以上解釋并非巧合,因為撲克牌的設計和發(fā)明與星相、占卜以及天文、歷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對于撲克牌的四種花色,各國人民都以其本國民族文化給予不同的文化闡述。法國人理解為矛、方形、丁香葉和紅心;德國人理解為樹葉、鈴鐺、橡樹果和紅心;意大利人理解為寶劍、硬幣、拐杖和酒杯;瑞士人理解為橡樹果、鈴鐺、花朵和盾牌;英國人理解為鏟子、鉆石、三葉草和紅心。
撲克牌大致可分為人物類、歷史類、風光類、植物類、動物類、體育類、軍事類、文學類、藝術類、服飾類、廣告類等。其形狀也多種多樣,如長方形、矩形、菱形、六角形、條形、圓形、波浪形、S形等。其中最大的有中型掛歷那么大,最小的只有火柴盒的一半,售價昂貴的一副金箔撲克達3000多元。據(jù)吉尼斯世界紀錄上記載,有一副撲克最高拍賣價達到253萬美元。
花式撲克牌是近代出現(xiàn)的,每張牌都有不同圖案和畫面,54張牌,54張畫。它的出現(xiàn),使撲克牌的花樣翻新,成為值得收藏的工藝品。
花式撲克牌的價值如下。
1.史料價值?;ㄊ綋淇伺频膬?nèi)容大到中外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小到某單位的產(chǎn)品。
2.知識價值。通過撲克牌上面的文字,將名人名言、文學佳句、科學知識、生活常識體現(xiàn)出來,增添了文化內(nèi)涵。
3.觀賞價值。由于花式撲克牌一改過去千篇一律的面孔,于是大大增加了其觀賞價值。
4.實用價值。一副《中醫(yī)古今秘方》撲克牌、《風景名勝》撲克牌、《菜譜》撲克牌,都給人帶來了實用效果,一邊玩,一邊學知識,妙不可言。
5.增值價值。上世紀70年代末的一副《杭州風景》撲克牌當時售價1.5元,現(xiàn)在已升到150~200元。
值得收藏的撲克牌有以下幾種。
1.花式撲克牌。撲克牌分為普通、花式和半花式三大類。普通撲克牌大多用于娛樂,收藏者也多只收集大小王,而花式撲克牌具有觀賞性且題材廣泛,藝術價值高。
2.早期撲克牌。如近代的撲克牌等。因保存不易,存世數(shù)量少,目前市場價格較高。
3.國外撲克牌。因具有很強的地域性、文化性,不易收集,故值得收藏。
4.紀念性撲克牌。一般印量少,創(chuàng)意、設計、印刷俱佳,是高檔的紀念品、收藏品,很可能成為傳世佳品。
5.廣告撲克牌。通常不在市面上銷售,因此收集難度大,特別是成系列的廣告撲克牌,如《北京星級飯店紀念撲克》全套55副,北京眾多星級飯店盡收其中,且僅配套300套,具有相當高的收藏價值。
6.異形異質(zhì)撲克牌。比如圓形、橢圓形、正方形、菱形、六角形等異形撲克牌。再比如用竹子、不銹鋼、塑料等不同材質(zhì)制成的撲克牌。由于制作工藝復雜,需要特殊的模具,制作成本較高,印刷上市量少,有很高的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