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閑之余,在潺潺流水邊、鳥語花香中,三五好友品一壺清茶,讀書寫字好不愜意。在海南省萬寧市溪邊村,農家書屋不再是無人問津的冷清場所,而成為村民日常交流的聚集地。
“溪邊書屋”坐落在溪邊村小河邊的一片三角梅種植基地,書屋負責人文盛飛2013年返鄉(xiāng)創(chuàng)立種植合作社,帶領村民發(fā)展三角梅產業(yè)致富,連續(xù)幾年村里分紅超過100萬元。富起來的溪邊村村民想著重拾尚學重道傳統(tǒng),便有了蓋農家書屋的念頭。
“村莊要改變必須從文化開始抓起?!蔽氖w說,書屋既能傳承村里讀書習字的傳統(tǒng),又能帶活農村氛圍,帶旺村民精氣神。溪邊村是自然村,每次村民想看點書都得跑到幾公里外的村委會農家書屋,著實有點不方便。去年省里正好試點農家書屋閱讀服務點建設,經萬寧市文體局統(tǒng)籌規(guī)劃、精心挑選,將農家書屋服務閱讀服務點之一設在溪邊村。
為了加快推進閱讀服務點試點工作,萬寧市文體局等部門先后整合各類項目資金100多萬元,完成了溪邊書屋的基礎設施建設,村里三角梅種植合作社負責日常運營管理。萬寧市文體局局長吳少雄認為,將農家書屋及其閱讀服務點與村莊優(yōu)勢產業(yè)有機結合,既滿足了村民閱讀需求,又實現了農家書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在萬寧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楊志斌看來,溪邊書屋最大的特點就是活動常態(tài)化,定期開展書法培訓班、國學班和文化沙龍,為村民提供文體綜合服務?;顒訛橥酰挥谢顒映B(tài)才能減少資源閑置,圖書才能發(fā)揮效能,而不是放在書架上。做農家書屋要有使命感,要多以活動促讀書,因勢利導改變現狀,順應農村發(fā)展新需求,提升農村文化內涵。
溪邊書屋雅致的環(huán)境,讓人一到這里就容易靜下來,想看看書。如今,溪邊書屋的名氣越來越大,每天都有旅游團來此參觀,也有不少自駕游客過來喝茶看書。因為書屋太美,甚至有人在此辦婚禮。為了留住更多人,文盛飛不斷豐富書屋的服務功能,很快就會有餐飲、住宿等配套設施??粗r家書屋一天比一天好,溪邊村的村民們滿是自豪感。村里80多歲的老阿婆說,哪怕免費去書屋掃地,她也愿意干。
大石嶺村是位于萬寧市山根鎮(zhèn)東北部的小村莊,緊挨國道、背靠大海,環(huán)境優(yōu)美,民風淳樸,有不少騎行愛好者從村口路過。萬寧市自行車運動協(xié)會會長祁甫寧早先一直想做一個騎行驛站,苦于找不到合適的場地。
農家書屋有場地,自行車協(xié)會有人氣和經營理念,雙方資源互補一拍即合。讓農家書屋與旅游結合,打造成旅行驛站,游客在此歇歇腳、看看書、喝喝茶、聊聊天。萬寧市文體局協(xié)調大石嶺村委會將原先的農家書屋搬遷到村委會的老辦公室,免費讓祁甫寧的騎行公司使用,公司則負責環(huán)境美化亮化、外立面改造、內部軟裝等事宜,不到半年大石嶺村農家書屋搖身變成了集看書休閑與一身的研學旅行基地。
祁甫寧作為農家書屋運營管理人員,由公司出資專門聘請服務人員、招募國際騎友,定期組織開展戶外運動、親子活動、英語教育等活動,還與村民合作,將農事體驗、共享菜園、共享廚房等互動活動融入農家書屋平臺,既盤活了農家書屋,還開闊了村民視野、增加了村民收入,為農家書屋注入了持久的發(fā)展動力。
大石嶺農家書屋火了后,藏書明顯感覺不夠看了,為了擴展出版物來源,萬寧市整合多方資源,利用市圖書館、新華書店等公共機構資源,以及鳳凰九里書屋等市場化書店來共享圖書資源,讓當地的圖書真正流轉起來。
在農家書屋提質增效行動中,海南省文體廳按照“按需制單、百姓點單”的服務模式,不斷創(chuàng)新農家書屋服務形式和內容,更加注重對新興閱讀群體的有效輻射,更加突出對農村青少年的精準服務。
2018年,海南省文體廳將通過“母雞下蛋”的模式大力推進農家書屋延伸服務工作,擬在全省建設農家書屋閱讀服務點不少于60個。以??凇⑷f寧、陵水、保亭等市縣為示范試點地區(qū),創(chuàng)新農家書屋服務模式,打造文化惠民升級版,樹立農家書屋“海南模式”,盤活農家書屋資源,帶旺農家書屋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