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并攝影/黎淑貞
今年二月的一個上午,筆者在廣西防城港市的輝龍美寓區(qū)里,見到了102歲的楊正邦老先生。楊正邦1916年出生,家在港口區(qū)光坡鎮(zhèn)欄沖村灣角山屯,祖輩父輩都是農民,家中不算富裕,他10歲上了私塾。
“在私塾里,先生教我《三字經》《大學》《中庸》《孟子》(上下)……”楊正邦掰著手指數(shù)著他在私塾所學的課程。他記憶力很好,即使是90多年前學的課本,仍記得很清楚?!拔í殹段遄纸洝罚也挥孟壬?,因為我的祖父識字,從小祖父就教我念 《五字經》,我都背下來了。”對于祖父識字這件事,他有些自豪。
楊正邦上了4年私塾,之后又上了4年學堂 (小學)。1934年,楊正邦高小畢業(yè),被塘尾小學聘用,開始了教師生涯。之后,又做過幾個小學的校長,報考過廣東軍事政治學校,以后因戰(zhàn)亂在家里務農、做過會計。1951年,學校恢復辦學,楊正邦經過考試,成績優(yōu)秀,當了老師。1958年,楊正邦因一個事件,離開學校,再返鄉(xiāng)務農,耕田23年。到1983年,楊正邦才被恢復名譽。不過60多歲的他已沒辦法再站講臺了,學校給他辦理了退休手續(xù),讓他得以享受退休教師的待遇。
楊正邦有三女一子。四個孩子中,1942年出生的楊明遠算是子承父業(yè),也是一位教師。楊明遠說,他家祖上幾代人都識字,世世代代特別重視教育。父親特別開明,不重男輕女,極力支持每個孩子都要上學,而且都要把書讀好。楊明遠1962年高中畢業(yè)后,因為父親的“歷史問題”在家務農多年,1977年才有機會當了民辦教師,兩年后經過考試轉正,1982考上了當時欽州師專中文專業(yè)。畢業(yè)后,一直在光坡中學任教,是學校里的骨干,多次獲過優(yōu)秀教師榮譽,后來還當過教導主任,直到退休。
楊正邦的孫女楊雪軒從教整整30年?!拔覀儗O輩三兄妹的名字都是爺爺給起的?!睏钛┸幷f,“其實,爺爺就是我們的啟蒙老師。我們還沒上小學時,爺爺就教我們識字、數(shù)數(shù),總是教我們背誦唐詩、宋詞、古詩名句,還指著桌子、書本教我們認識什么叫長方形、正方形。因此,我們從小就覺得學習并不難。”楊雪軒1969年出生,在光坡中學初中畢業(yè)后考上了欽州師范學院,因為成績優(yōu)異,1988年畢業(yè)后分配在當時的師范附小當教師,直到如今。1996年,楊雪軒評上了小學高級教師。她說,20世紀80年代,從農村中學考上師范專業(yè)的,都是班里最優(yōu)秀的學生。當年上高中報考師范當老師,至今從沒想過要改行,主要還是受祖父和父親的影響。
楊正邦老先生雖逾百歲,卻仍耳聰目明,每天只喜歡看書。從老先生的身上,可以看出愛看書人長壽這一特點,這也正應合“耕讀傳家久”的一個“久”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