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
京津冀科技創(chuàng)新—產業(yè)升級協同度測度——基于復合系統協同度模型
夏業(yè)領 何 剛 李恕洲(1)
金融業(yè)Ohlson價值相關性修正模型的建構與分析——基于2011—2015年上市銀行面板數據的經驗證據
鄭智勇(9)
新生代農民工就業(yè)穩(wěn)定性影響因素研究——基于長樂區(qū)的調查數據
陳婧文(17)
貧困戶收入結構、增收陷阱與優(yōu)化研究——基于寧德市129戶貧困戶抽樣調查
吳奶金 謝曉維 楊雅莉 劉飛翔(24)
農業(y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農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博弈機制分析
閆三曼(30)
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考——以石家莊為例
趙冰琴(36)
論元豐官制后秘書省職官的優(yōu)裕心態(tài)
王艷軍(42)
《春蠶》與左翼電影人的意識形態(tài)宣傳策略
史新玉(48)
論《三國演義》中袁紹的人物形象
楊 洸(52)
《紅樓夢》文本的社會網絡結構分析
林 峰 趙廣平 林 娜 吳亞楠(58)
一部主題復雜而深刻的失敗之作——評徐則臣長篇新作《王城如?!芳孀h其近年的一個寫作傾向
楊希帥(64)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超越性——兼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優(yōu)越性
徐 蕊(69)
人力資本、社會保障與農戶土地流轉行為——基于CHIP2013的實證分析
尤 偉 鄭逸芳 許佳賢(74)
城市獨生子女父母養(yǎng)老觀念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馬 瑜 胡 媛(81)
中國特色反腐模式的轉型及體系反腐模式的構建
周朋飛 靳 濤(88)
基層服務政策對在校大學生的激勵效果及提升對策
可文彤欣 張廷君(94)
論大眾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及對策
劉延雪 邢紅梅(101)
基于多校區(qū)辦學的高校本科生學業(yè)指導路徑
周 鑫 徐 建 劉源鑫(106)
《新型軌道交通條件下都市圈旅游發(fā)展特征研究》書評
吳殿廷(41)
第2期
我國城鎮(zhèn)職工養(yǎng)老金收支動態(tài)平衡及其實現路徑研究
胡耀嶺(1)
海綿城市建設中“生態(tài)政府”管理模式研究>——以X市W路海綿改造項目為例
嚴文婷 (8)
鐵路建設項目全生命環(huán)境成本的確定方法研究
羅麗嬌 李前進 段曉晨 袁淑娟(15)
我國區(qū)域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及其效率評價研究
趙清軍 周畢芬(20)
鐵路運輸企業(yè)貨運服務創(chuàng)新績效評價研究
侯維磊 郭躍顯 崔晶娜(28)
新興城市地鐵施工風險評估研究
孟 楠 張新寧 段曉晨 畢 岳(34)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傳統村落旅游轉型升級——以上杭縣院田村為例
李麗華 (41)
特色小鎮(zhèn)培育中創(chuàng)新“柔性引才”機制探析
胡衛(wèi)衛(wèi) 于 水(47)
我國施工企業(yè)資本結構優(yōu)化探析——以中國建筑總公司為例
王 鈺 馮 雯(52)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結構研究綜述
王 捷(57)
新時期冀中鄉(xiāng)村傳統民居保護與改造問題研究——以石家莊趙縣各南村為例
馬曙曉 史坤立(63)
金代射柳文化考述
孫連娣(66)
河北歷史名窯優(yōu)秀傳統陶瓷文化研究
張文松 張琳琳(74)
河北民俗文化“走出去”的SWOT分析
周 瑩 石玉晶 韓海鵬(78)
關于完善我國鐵路乘意險保險制度的思考
劉衛(wèi)紅 尹冰艷 安世瑾(83)
腐敗治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民主路徑探究
靳 濤(89)
高校校園安全管理的法治路徑
李曉華(96)
基于聚類的博士學位論文質量分析
劉能現 姜云飛(102)
河北省高校學術期刊數字化出版平臺建設路徑探討
楊繼成 楊占山 張軍亮 劉艷霞(107)
第3期
京津冀協同發(fā)展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體系研究
王景春 林佳秀 侯衛(wèi)紅(1)
河北省勞動力資源現狀與就業(yè)特征研究
楊勝利 王偉榮 李 鑫(7)
技術創(chuàng)新對區(qū)域產業(yè)轉型升級的影響研究——以江蘇省為例
周燕妃 何 剛 (14)
居家社區(qū)養(yǎng)老服務的實現路徑研究——基于江蘇省1 200戶樣本家庭的入戶調查
辛璄怡(20)
地方政府大數據治理的挑戰(zhàn)及應對路徑——基于“動機—能力”的視角
余靜雯(27)
混合所有制改革對國有企業(yè)投資效率的影響研究——基于A股上市國有企業(yè)的數據
戴 寧(33)
基于LMDI模型的福建省稅收增長的因素分解分析
劉瓊芳(41)
企業(yè)參與精準扶貧的實踐探索及發(fā)展建議——以衡陽市為例
孔 隴 張春雄 (50)
城市廣場的人性化設計
羅 沁 武 勇(57)
電臺微信公眾號文化外宣推文的英譯研究
魏 怡 劉立勇(63)
新中國成立以來建設先進文化的基本經驗
薛亞梅 李 冰(69)
道儒法墨思想對提升黨內法規(guī)執(zhí)行力的啟示
商植桐 張珩鉑 劉玲玉 田雨鑫(74)
思想政治教育中非理性因素作用形成的路徑探究
胡曉敬 左童潔(80)
河北省儒家文化遺產現狀調查與保護利用研究
鄭紅彬 彭 鵬 毛琳箐(86)
鐵路旅客黑名單制度探究
俞麗英 陳瑞英 劉衛(wèi)紅 尹冰艷(91)
以封龍山孝道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與路徑
段曉亮 玄佳欣(97)
基于中國文化情境的科技人員心理資本結構研究
靳 娟 趙 然 王 楠 (102)
第4期
二級掙值法結合PDCA循環(huán)在地鐵施工項目管理中的應用
胡天明 段曉晨 王永剛(1)
福建省經濟增長與進出口貿易關系的實證分析
趙清軍 王雅妮 周畢芬(9)
性別視角下就業(yè)質量對農民工市民化的影響分析——基于廈門和漳州的調查數據
王麗云 周畢芬 趙清軍(15)
農民工生活質量調查分析——基于廈門307份農民工的問卷調查
車 鑫 周畢芬 趙清軍(21)
生豬退養(yǎng)戶社會資本對其收入與生計策略選擇的影響
張曼玉 (29)
“985工程”院??蒲行实臅r空差異與成因分析——基于面板數據與EBM模型
劉 悅 汪克亮 孟祥瑞(36)
四個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堅實底氣
王有煒 豆艷榮(45)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內容及其重大意義
徐長山 (50)
資源稟賦、政策調適與鄉(xiāng)村振興的治理邏輯——基于“中國扶貧第一村”赤溪村的個案研究
王 勇 劉佳佳 (56)
婦女社會地位影響因素實證研究——基于2013年、2015年中國綜合社會調查數據的分析
孫小宇 鄭逸芳 許佳賢(63)
全面二孩政策下高校女教師“產假式缺編”治理——以精準治理分析的視角
劉佳佳(73)
古代孝文化傳播途徑研究
蘇喜娥 劉榮貴(79)
在新形勢下河北會展產業(yè)“短板”因素分析及對策研究
安曉波 張賀成(84)
教育期望的地區(qū)差異及影響因素分析——基于2013—2014學年中國教育追蹤調查數據
吳 潔 吳智雄 鄭逸芳 許佳賢(91)
媒介融合時代大學生輿論引導研究
孫 遠(98)
創(chuàng)新團隊勝任力模型構建及對培育大學生創(chuàng)新團隊的啟發(fā)
康學梅 張廷君(103)
(本卷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