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來提
1插條密度
插條密度對苗木質量、產(chǎn)量的影響,在播種育苗中已作了較詳細的討論。苗木的數(shù)量與質量存在著矛盾關系。為保證壯苗豐產(chǎn),研究插條密度是十分必要的。現(xiàn)在生產(chǎn)上插條密度差異很大,多數(shù)是太密。
從1980年代初以來,為培育大苗壯苗,育苗密度已向小密度方向發(fā)展。插條苗因苗期生長快,向稀的方向發(fā)展更為明顯。插條育苗的密度表現(xiàn)在株行距上。株行距的大小因樹種氣候、土壤、作業(yè)方式及使用的工具等條件而異。由于這些條件的不同,具體株行距的變化較大??傊瑸榱吮WC密度合理,又要照顧苗期管理工作方便,建議培育1年生插條苗的株行距為株距8~60cm,行距25~80cm。選用原則是速生的、冠幅大的樹種(如大冠形楊樹)宜用大株行距;生長緩慢的、冠幅小的針、闊葉樹種宜用小株行距。
2育苗圖式與作業(yè)方式
2.1青苗圖式
科學試驗證明,培育楊樹等速生樹種苗木,在相同密度條件下,用大行距小株距的配置圖式有利于苗木生長,比等距離(正方形)配置的苗木質量好。
2.2作業(yè)方式
為便于以機械或畜力進行苗期管理,凡生根快、易成活的樹種如楊樹、柳樹等,宜用大田高壟(壟底寬70~80cm)育苗,插條育苗用高壟與低床或平作相比,有以下優(yōu)點:土壤管理方便,插穗生根快,起苗省工,苗木生長快。對生根慢的樹種,苗期管理要細致,宜用苗床育苗。
3插條期與插條技術
3.1插條期
春季宜早,在葉芽萌動以前,進行插條,北方冬季結凍地區(qū)當土壤解凍后立即插條。北方春插成活率比秋插高。冬季風沙害較嚴重的地區(qū),春季插條較好。
秋插可在土壤結凍前隨采隨插,不需貯藏枝條或插穗。但在北方寒冷地區(qū),秋插的插穗易遭凍害。在干旱地區(qū)第一芽容易干死,故一般不在秋季插條。
3.2扦插深度
不同樹種在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扦插深度不同。過深,地溫低,氧氣供應不足,不利于插穗生根;過淺,插穗水分不足,插穗容易干枯。落葉樹種在一般條件或有鹽堿的圃地,地上部要露出1個芽;在干旱地區(qū)和沙地苗圃,插穗上端與地面平,為防止水分蒸發(fā),插穗上端可用土覆蓋,將要發(fā)芽時,扒去覆土;常綠樹種插入地下深度應為插穗長度的1/3~1/2。
3-3扦插方法
3.3.1直插法
將插穗直接插入圃地。圃地一定要松軟。
3.3.2穿孔插
用穿孔器先穿孔,然后將插穗插入。穿孔深度要比插穗插入圃地的深度淺1~2cm。插入插穗時必須使插穗下切口接觸土壤,以利吸水,否則會降低成活率。所以一般盡量不用穿孔插。
3.3.3泥漿插
插條前將圃地灌一次透水,待水滲下后立即直接扦插。無論哪種插法,插后都要鎮(zhèn)壓土壤,使土與插穗密切結合。
3.3.4扦插角度
插穗的扦插角度有垂直和傾斜兩種。具體應用,要根據(jù)插穗的長短和圃地的氣候、土壤條件而定。短穗直插,長穗斜插;干旱直插,濕潤斜插;帶頂芽的插穗垂直插。
4育苗地的管理
4.1灌溉
扦插后水要澆足,1次不足應連澆第二次透水。落葉樹種的插條地,春季插穗未生根時,應使土壤含水率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0%,對毛白楊要保持80%。常綠樹要經(jīng)常灌溉。
4.2松土
灌溉后要及時松土,保持良好的通透性,以利生根。絕對不允許插條地土壤出現(xiàn)板結現(xiàn)象。
4.3控制蒸騰措施
常綠樹插條育苗成活與否,除了插穗生根的快慢,還有插穗水分平衡問題。如果蒸騰量大,插穗體內(nèi)失去水分平衡,就不能成活。為保持插穗水分平衡,一般采用遮蔭和噴灌等措施。
4.4追肥
當插穗生根后,應及時追施氮肥,以促進根系的生長。如果未用磷肥作基肥,也應追施磷肥,在幼苗期可用磷肥和尿素進行根外追肥,促進苗木生長。
4.5其他如灌溉、中耕除草和防治病蟲害等,參照播種育苗有關部分。
4.6除蘗及抹芽
例如楊、柳樹的插穗會出現(xiàn)較多的嫩枝,為使苗木的營養(yǎng)集中,加速壯苗生長,當幼苗高度達15~20cm時,要把叢生的嫩枝選優(yōu)留1株,余者除掉。
抹芽又稱摘芽,如楊、柳樹要去掉幼苗期后期和速生期初期由葉腋間生出的嫩枝。因為這種早生的側枝影響苗木質量。如合作楊當年的腋芽很多萌發(fā)成側枝,要及時除掉,以促進生長。抹芽要趁幼嫩時進行,省工省力。一旦達半木質化即影響效果。抹芽時,注意勿傷苗木的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