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利民謹厚:墨子的社會福利思想探析

      2018-01-30 03:45:29畢天云
      山東社會科學(xué) 2018年2期
      關(guān)鍵詞:利民社會福利墨子

      畢天云

      (云南師范大學(xué) 哲學(xué)與政法學(xué)院,云南 昆明 650092)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堪稱中國社會福利思想史上的“元典時代”,諸子百家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社會福利主張,為中華傳統(tǒng)社會福利思想的綿延發(fā)展奠定了豐富深厚的學(xué)術(shù)底蘊。墨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墨子從小生產(chǎn)者的立場出發(fā),特別關(guān)心平民百姓的民生問題,強調(diào)治國理政要“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286頁。,提出以“利民謹厚”*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186頁。為核心的社會福利思想,全面闡述了利民的根基、理念、治道、目標(biāo)和手段,對當(dāng)代中國社會福利體系建設(shè)有重要的啟迪和借鑒意義。

      一、利民的根基:賴其力者生

      社會福利不會自動產(chǎn)生,要滿足人的福利需求,必須解決福利的來源。墨子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賴其力者生”的思想,認為勞動創(chuàng)造財富,勞動創(chuàng)造福利,勞動是民生之源,勞動是實現(xiàn)利民富民的前提條件。

      首先,勞動是人類特有的生存之道。墨子認為,人類與動物的生存之道存在著本質(zhì)區(qū)別,動物只是消極被動地依賴自然界的食物資源維持生命,而人類則必須通過生產(chǎn)勞動才能獲得生活資料,才能保障生存基礎(chǔ)?!赌印し菢飞稀氛f:“今人固與禽獸、麋鹿、蜚鳥、貞蟲異者也。今之禽獸、麋鹿、蜚鳥、貞蟲,因其羽毛以為衣裘,因其蹄蚤以為绔屨,因其水草以為飲食。故唯使雄不耕稼樹藝,雌亦不紡績織纴,衣食之財固已具矣。今人與此異者也,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279頁。墨子提出“賴其力者生”,旨在強調(diào)勞動是人類的存在方式,只有從事生產(chǎn)勞動,人類才能得以生存發(fā)展。

      其次,勞動是創(chuàng)造財富的根本手段。墨子是先秦諸子中最重視生產(chǎn)勞動的思想家,他提出勞動創(chuàng)造財富的主張,反復(fù)強調(diào)“上強聽治,則國家治矣;下強從事,則財用足矣?!?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225頁?!赌印し敲稀氛f:“今也農(nóng)夫之所以蚤出暮入,強乎耕稼樹藝,多聚叔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為強必富,不強必貧;強必飽,不強必饑。故不敢怠倦。今也婦人之所以夙興夜寐,強乎紡績織纴,多治麻統(tǒng)葛緒捆布,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為強必富,不強必貧;強必暖,不強必寒,故不敢怠倦?!?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308頁。又說:“農(nóng)夫怠乎耕稼樹藝,婦人怠乎紡績織纴,則我以為天下衣食之財將必不足矣。”*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309頁。

      墨子主張勞動利民和勤勞富民,堅決反對與此背離的思想行為。一是反對天命論。墨子指出,天命論者信奉“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命富則富,命貧則貧;命眾則眾,命寡則寡;命治則治,命亂則亂;命壽則壽,命夭則夭。命雖強勁,何益哉?”*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285頁。墨子認為,天命論忽視人的能動性,與追求“興天下之利”的目標(biāo)背道而馳,危害“求天下之利”的活動。墨子批評天命論者“上以說王公大人,下以阻百姓之從事,故執(zhí)有命者不仁?!?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285頁。二是反對不勞而獲。墨子極力主張強力勞動,譴責(zé)不勞而獲的行為。墨子說:“今有人于此,入人之場園,取人之桃李瓜姜者,上得且罰之,眾聞則非之,是何也?曰:不與其勞,獲其實,已非其有所取之故?!?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246頁。

      墨子提出的“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思想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非常寶貴的精神財富,與中華民族勤勞苦干的奮斗精神和工作倫理一脈相承,時至今日仍閃爍著真理的光芒。在當(dāng)今社會,雖然生產(chǎn)能力極大提高,物質(zhì)財富極大豐富,但就業(yè)仍是民生之本,按勞分配仍是占主導(dǎo)地位的分配方式。在現(xiàn)代社會的多元福利供給體系中,辛勤勞動和努力工作仍然是個人福利來源的首要途徑??傊耸篱g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勞動來創(chuàng)造,“勤勞才能致富,懶惰必然貧窮”,這就是墨子“賴其力者生”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

      二、利民的理念:兼愛互利

      “賴其力者生”從福利本體論角度回答了“利民”的福利生產(chǎn)或福利來源問題,但沒有直接解決“利民”的福利分配問題。有勞動能力的社會成員可以“賴其力者生”,那沒有勞動能力的社會成員怎么辦?在福利分配過程中,如何處理優(yōu)勢群體與弱勢群體之間的關(guān)系?遵循何種理念來達成利民之目標(biāo)?墨子說:“今天下之君子,忠實欲天下之富而惡其貧,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當(dāng)兼相愛、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務(wù)為也?!?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133頁。在此,墨子實際上從價值理念(兼相愛)和工具理念(交相利)兩個層次做出了回答。

      (一)價值理念:兼相愛

      實現(xiàn)利民目標(biāo)必須確立具有終極關(guān)懷意義的價值理念,墨子提出“兼相愛”說?!凹妗痹谀拥纳鐣枷胫姓紦?jù)主導(dǎo)地位,其核心要義是社會關(guān)系的“相互性”和“交互性”。作為價值理念的兼相愛,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無私的平等互愛(博愛)。墨子先從反面論述了“不相愛”(自愛自利)的消極后果。墨子說:“諸侯不相愛,則必野戰(zhàn);家主不相愛,則必相篡;人與人不相愛,則必相賊;君臣不相愛,則不惠忠;父子不相愛,則不慈孝;兄弟不相愛,則不和調(diào)。天下之人皆不相愛,強必執(zhí)弱,富必侮貧,貴必敖賤,詐必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愛生也,是以仁者非之?!?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125頁。墨子又從正面論述了“兼相愛”的積極價值。墨子認為,如果人人都做到“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126頁。,那么,天下將是另外一番美好景象:“諸侯相愛則不野戰(zhàn),家主相愛則不相篡,人與人相愛則不相賊,君臣相愛則惠忠,父子相愛則慈孝,兄弟相愛則和調(diào)。天下之人皆相愛,強不執(zhí)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敖賤,詐不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愛生也,是以仁者譽之?!?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126頁。墨子特別以周文王為例,說明兼相愛是人類的無私博愛:“文王之兼愛天下之博大也,譬之日月兼照天下之無有私也。”*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143頁。二是特別的弱者關(guān)愛。墨子強調(diào),對于社會中的弱勢群體,還應(yīng)該給予特別的關(guān)愛?!赌印ぜ鎼巯隆氛f:“老而無妻子者,有所侍養(yǎng)以終其壽;幼弱孤童之無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長其身?!?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138頁。

      (二)工具理念:交相利

      墨子非常明白,“兼愛”理念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濃厚的理想化色彩,如果不能落到實處,“兼愛”就可能成為空洞的道德說教。為此,墨子提出“交相利”說,使“兼愛”理念建立在實際利益的基礎(chǔ)之上,解決了“兼愛”理念的實踐機制和實現(xiàn)途徑。如何做到“交相利”?一是統(tǒng)治者的“移則分”*田毅鵬等編著:《中國社會福利思想史》(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2017年版,第43頁。。墨子主張統(tǒng)治者要關(guān)心百姓疾苦,把自己多余的財產(chǎn)財富分給老百姓,保證老百姓的衣食保暖,實現(xiàn)統(tǒng)治者與老百姓之間的“交相利”。墨子以商湯和周文王的事跡為例,論證了“移則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赌印し敲小氛f:“古者湯封于亳,絕長繼短,方地百里,與其百姓兼相愛,交相利,移則分。率其百姓,以上尊天事鬼,是以天鬼富之,諸侯與之,百姓親之,賢士歸之,未歿其世,而王天下,政諸侯。昔者文王封于岐周,絕長繼短,方地百里,與其百姓兼相愛、交相利,移則分。是以近者安其政,遠者歸其德。聞文王者,皆起而趨之。”*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288-289頁。二是老百姓之間的“交相利”。墨子認為,百姓之間則通過互助共濟實現(xiàn)交相利?!赌印ど匈t下》說:“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勸以教人。若此則饑者得食,寒者得衣,亂者得治。若饑則得食,寒則得衣,亂則得治,此安生生?!?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79頁。

      在墨子看來,“兼相愛”與“交相利”是相互促進和相互轉(zhuǎn)化的,人與人之間的相親相愛也是相互利人利己,“兼而愛人”就是“交相利人”,“兼相愛”等于“交相利”。正如墨子所說:“若我先從事乎愛利人之親,然后人報我愛利吾親乎?意我先從事乎惡人之親,然后人報我以愛利吾親乎?即必吾先從事乎愛利人之親,然后人報我以愛利吾親也。”*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147頁。

      墨子的“兼相愛”和“交相利”思想說明,社會福利場域不是冰冷殘酷的無情世界,而是充滿著“博愛之心”和“利人之行”的意義世界。在構(gòu)建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福利體系過程中,仍需要繼承和發(fā)揚“我愛人人,人人愛我”、“我利人人,人人利我”的理念和精神,塑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現(xiàn)代福利文化。

      三、利民的治道:尚賢使能

      墨子認為,要實現(xiàn)“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目標(biāo),僅僅依靠君主個人的力量是難以達到的,必須尋求實現(xiàn)“利民”目標(biāo)的用人之道。“利民”的用人之道是什么?墨子提出“尚賢使能”主張,推崇“賢能”治理:依靠賢能之士制定“利民”之策,推行“利民”之政,達成“利民”之效。

      首先,“尚賢”是為政之本。墨子認為,“尚賢”就是要崇尚“厚乎德行,辯乎言談,博乎道術(shù)”的賢良之士。*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50頁?!赌印烽_篇即說:“入國而不存其士,則亡國也。見賢而不急,則緩其君矣。非賢無急,非士無與慮國。緩賢忘士,而能以其國存者,未曾有也。”*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1頁。墨子認為,國家擁有賢士數(shù)量的多少,直接關(guān)乎國家治理成效:“國有賢良之士眾,則國家之治厚;賢良之士寡,則國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務(wù),將在于眾賢而已。”*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49頁。在墨子看來,“歸國寶不若貢獻賢而進士”*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4頁。,與其贈送國家稀有珍寶,不如推舉賢人能士。

      其次,唯賢是舉。墨子認為,選拔賢能之士是政務(wù)治理的重要任務(wù),無論是國家安定還是不安定,都要重視賢士的選拔。墨子說:“得意賢士不可不舉,不得意賢士不可不舉。尚欲祖述堯舜禹湯之道,將不可以不尚賢?!?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54頁。墨子強調(diào),選拔賢人要秉持公心,不拘一格舉人才。墨子說:“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賢,而任使能,不黨父兄,不偏貴富,不嬖顏色?!?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56頁。墨子還說:“雖天亦不辨貧富、貴賤、遠邇、親疏,賢者舉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廢之。”*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67頁。墨子強調(diào):“雖在農(nóng)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祿,任之以事,斷予之令?!使贌o常貴,而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52頁。

      再次,賢盡其才。墨子認為,“進賢”固然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真正做到“事能”,充分發(fā)揮賢才的作用。在使用賢人的過程中,“圣人聽其言,跡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此謂事能。故可使治國者,使治國;可使長官者。使長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凡所使治國家、官府、邑里,此皆國之賢者也?!?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56頁。墨子認為,通過人盡其才的用人機制,“賢者之長官也,夜寢夙興,收斂關(guān)市、山林、澤粱之利,以實官府,是以官府實而財不散。賢者之治邑也,蚤出莫入,耕稼樹藝、聚菽粟,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故國家治則刑法正,官府實則萬民富?!?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57頁。墨子認為,通過有效“事能”實現(xiàn)“以食饑息勞,將養(yǎng)其萬民”*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57-58頁。目標(biāo),確保饑餓的人得到食物,疲勞的人得到休息,大眾百姓得到修養(yǎng)。

      最后,善待賢才。墨子認為,善待賢才就要為賢士創(chuàng)造“成事”的基本條件,提供使其充分發(fā)揮才能的職位和待遇。因為“爵位不高,則民弗敬;蓄祿不厚,則民不信;政令不斷,則民不畏。舉三者授之賢者,非為賢賜也,欲其事之成。故當(dāng)是時,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勞殿賞,量功而分祿?!?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52頁。墨子認為,善待賢才還要建立完善的賢才激勵機制,切實做到“富之、貴之、敬之、譽之”。所謂“富之”,就是要為賢才提供經(jīng)濟保障,確保其生活富足富裕;所謂“貴之”,就是要為賢才提供政治保障,確保其有位有職有權(quán),社會地位顯貴;所謂“敬之”,就是要尊重尊敬賢才,視賢才為“國家之珍,社稷之佐”*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50頁。;所謂“譽之”,就是要給予賢才榮譽,授予賢才美譽,彰顯賢才名聲。墨子認為,做好了四個方面,就能達到“賢人唯毋得明君而事之,竭四肢之力以任君之事,終身不倦”*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59頁。的效果。

      在現(xiàn)代社會福利體系運行過程中,社會福利政策執(zhí)行和社會福利治理需要不同層次的管理隊伍和專業(yè)隊伍,選拔和建設(shè)一支賢能兼具、德才兼?zhèn)涞纳鐣@犖橹陵P(guān)重要。國家和社會只有善待社會福利的提供者、生產(chǎn)者、輸送者、分配者和管理者,社會福利隊伍才會善待社會福利對象,國家的社會福利立法和社會福利政策才能真正落到實處并造福廣大民眾。

      四、利民的目標(biāo):滿足民欲

      社會福利以民生為本,達成利民目標(biāo)必須瞄準(zhǔn)民眾最關(guān)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滿足民眾最迫切的福利需求。墨子從自然人性論的立場出發(fā),提出人之物欲的合理性,強調(diào)利民的歸宿在于滿足“人之所欲”,并把滿足萬民之欲作為治國安邦的出發(fā)點。墨子說:“若已不為天之所欲,而為天之所不欲,是率天下之萬民以從事乎禍祟之中也。故古者圣王明知天鬼之所福,而辟天鬼之所憎,以求興天下之利,而除天下之害?!?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227頁。

      要優(yōu)先滿足哪些民眾之欲呢?墨子認為最重要的是食物、衣服和休息。墨子說:“民有三患,饑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勞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275頁。墨子認為,消除民之巨患,滿足民之欲望,最基本的目標(biāo)是實現(xiàn)“三得”。

      一是“饑者得食”?!懊褚允碁樘臁?,墨子非常重視糧食生產(chǎn),把糧食視為國家的重要財寶和根本儲備。墨子說:“食者國之寶也?!?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32頁。還進一步引證《周書》來論證自己的觀點:“國無三年之食者,國非其國也;家無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33頁。墨子還認為,糧食是百姓賴以生存的根本依靠。墨子說:“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為養(yǎng)也。故民無仰,則君無養(yǎng);民無食,則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務(wù)也,地不可不力也,用不可不節(jié)也。五谷盡收,則五味盡御于主;不盡收,則不盡御。一谷不收謂之饉,二谷不收謂之旱,三谷不收謂之兇,四谷不收謂之饋,五谷不收謂之饑。”*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28頁。糧食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直接相關(guān),墨子特別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把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與民眾貧富和國家治亂聯(lián)系起來。墨子說:“農(nóng)事緩則貧,貧而且亂政之本?!?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314頁。

      二是“寒者得衣”。墨子認為,民眾在寒冷時有衣服穿是最基本的利民目標(biāo)。《墨子·辭過》說:“古之民未知為衣服時,衣皮帶茭,冬則不輕而溫,夏則不輕而凊。圣王以為不中人之情,故作誨婦人治絲麻,捆布絹,以為民衣?!?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36頁。墨子甚至提出了縫制衣服的法則:“冬則練帛之中,足以為輕且暖;夏則絺绤之中,足以為輕且凊?!?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36頁。墨子指出,圣人縫制衣服只是為了讓人身體舒適,肌膚暖和就足夠了,并不是為了讓百姓看起來覺得美觀。“圣人為衣服,適身體,和肌膚而足矣,非榮耳目而觀愚民也?!?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36頁。

      三是“勞者得息”。孟子一方面強調(diào)民眾要“強力”勞作,另一方面又把“勞者得息”作為利民的重要目標(biāo)。孟子認為,民眾過于勞累是產(chǎn)生各種疾病的重要原因:“人之所得于病者多方,有得之寒暑,有得之勞苦。”*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442頁。墨子甚至認為,辛勤勞作的百姓能否“得息”與國家安危直接相關(guān),他以吳王夫差“國破身亡”源于“百姓苦其勞”的歷史為例,提醒統(tǒng)治者要體察民勞,體恤民苦。把“勞者得息”作為利民的重要目標(biāo),這是墨子社會福利思想的獨特之處,在先秦時期是相當(dāng)了不起的福利主張和民生思想。正如經(jīng)濟學(xué)家胡寄窗所說:“古代思想家能覺察勞動大眾的饑寒交迫的窮困生活者甚多,而把不得息作為人民巨患之一與饑寒并列者,還只有墨子一人。”*胡寄窗:《中國經(jīng)濟思想史》(上冊),上海財經(jīng)大學(xué)出版社1998年版,第139頁。

      社會福利制度能否“利民”?歸根結(jié)底在于它是否及時回應(yīng)和切實滿足了民眾的福利需求。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民眾的福利需求既有共同性也有差異性。墨子根據(jù)其生活時代的民生狀況,強調(diào)要優(yōu)先滿足百姓吃、穿、息三項基本福利需求。隨著時代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百姓的民生需求范圍也在不斷拓展。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提出“五有”目標(biāo)即“學(xué)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適應(yīng)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民生改善方面提出“七有”目標(biāo)即“幼有所育、學(xué)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弱有所扶”,進一步擴大了福利保障的范圍,是全面提高百姓生活質(zhì)量的“利民”政策。

      五、利民的手段:節(jié)用非攻

      墨子認為,實現(xiàn)利民目標(biāo)必須采取可行辦法,他特別強調(diào)“節(jié)用”和“非攻”兩種基本方式,并提出了實現(xiàn)“節(jié)用”和“非攻”的具體方法。

      (一)節(jié)用利民

      墨子從利民角度提出節(jié)用主張,反對奢侈浪費,節(jié)用利民是墨子提出的重要福利思想。首先,節(jié)用關(guān)乎國家存亡。墨子批評當(dāng)時的統(tǒng)治者過著荒淫奢侈的生活,在宮室、飲食、衣服、舟車和蓄私上存在永無止境的享樂欲望。墨子把節(jié)用提到立國之本的高度,認為節(jié)儉才能興盛,奢侈就會滅亡?!赌印まo過》說:“圣人之所儉節(jié)也,小人之所淫佚也。儉節(jié)則昌,淫佚則亡。”*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42-43頁。孟子還認為:“去無用之費,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184頁。因此,古者圣王制定節(jié)用之法,“諸加費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為?!?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187頁。其次,節(jié)用可以生財增財。墨子指出,同樣的財力不同的用法可以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認為“節(jié)儉生財”、“節(jié)儉增財”,節(jié)儉理政能使國家財力倍增?!赌印す?jié)用上》說:“圣人為政一國,一國可倍也;大之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國家,去其無用之費,足以倍之。圣王為政,其發(fā)令興事,使民用財也,無不加用而為者。是故用財不費,民德不勞,其興利多矣?!?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180-181頁。再次,節(jié)用以實用適度為準(zhǔn)則。墨子反對生產(chǎn)生活中的奢侈浪費,主張一切以實用適度為準(zhǔn)則,還提出了器用、飲食、衣服、舟車、喪葬和宮室等方面的實用適度標(biāo)準(zhǔn)。關(guān)于各種生產(chǎn)生活器用,“凡足以奉給民用,則止?!?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187頁。關(guān)于飲食,“足以充虛繼氣,強股肱,耳目聰明,則止?!?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188頁。關(guān)于衣服,“冬服紺緅之衣,輕且暖;夏服絺绤之衣,輕且凊,則止?!?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189頁。關(guān)于舟車,“車為服重致遠,乘之則安,引之則利,安以不傷人,利以速至,此車之利也。古者圣王為大川廣谷之不可濟,于是利為舟楫,足以將之,則止?!?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189頁。關(guān)于喪葬,“衣三領(lǐng),足以朽肉;棺三寸,足以朽??;窟穴深不通于泉,流不發(fā)泄則止?!?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190頁。關(guān)于宮室,“其旁可以圉風(fēng)寒,上可以圉雪霜雨露,其中蠲潔,可以祭祀,宮墻足以為男女之別,則止?!?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191頁。

      墨子的“節(jié)用利民”思想對建設(shè)“節(jié)約型福利體系”和“節(jié)約型福利社會”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社會福利發(fā)展的實踐表明,民眾的福利需求是無限的,但福利資源卻是有限的,必須有效運用有限的福利資源滿足無限的福利需求。如果合理利用福利資源,提高福利資源效率,可能產(chǎn)生“倍增”的福利效果;如果浪費福利資源,不但會降低福利資源效率,而且會導(dǎo)致福利效果“倍減”甚至出現(xiàn)“零福利”。

      (二)非攻利民

      墨子的“非攻”主張不僅是其“兼愛”理念在處理國家關(guān)系上的具體體現(xiàn),更是其從利民理性出發(fā)維護民眾利益的重要手段。墨子反對相互爭霸與兼并的戰(zhàn)爭,是因為戰(zhàn)爭給人民造成深重苦難,本質(zhì)上屬于“害民”、“損民”而非“利民”。首先,戰(zhàn)爭貽誤農(nóng)時,破壞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赌印し枪ブ小氛f:“春則廢民耕稼樹藝,秋則廢民獲斂?!?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157頁。意思是說:春天出征會耽誤百姓耕作種植,秋天出征會就會耽誤百姓收獲儲藏。《墨子·耕柱》說:“今大國之攻小國也,攻者,農(nóng)夫不得耕,婦人不得織,以守為事;攻人者,亦農(nóng)夫不得耕,婦人不得織,以攻為事?!?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401頁。農(nóng)業(yè)是老百姓的衣食之源,耽誤了農(nóng)事就耽誤了農(nóng)業(yè)收成,直接影響民生。其次,戰(zhàn)爭損失重要生產(chǎn)資料,損害民眾生產(chǎn)能力。《墨子·非攻中》說:“與其牛馬肥而往,瘠而反,往死亡而不反者,不可勝數(shù)?!?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157頁。墨子說:“今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攻此不用銳,且無殺,而徒得此然也。殺人多必數(shù)于萬,寡必數(shù)于千,然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且可得也?!?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158-159頁。再次,戰(zhàn)爭致使百姓喪生,殘害無辜。墨子指出:戰(zhàn)爭直接導(dǎo)致百姓死亡:諸侯驅(qū)使百姓“攻城野戰(zhàn)死者,不可勝數(shù)”*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184頁。,“喪師多不可勝數(shù),喪師盡不可勝計”*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157頁。。戰(zhàn)爭還導(dǎo)致百姓間接死亡:“百姓饑寒凍餒而死者,不可勝數(shù)?!c其涂道之修遠,糧食輟絕而下繼,百姓死者,不可勝數(shù)也。與其居處之不安,食飯之不時,饑飽之不節(jié),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勝數(shù)?!?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157頁。最后,戰(zhàn)爭產(chǎn)生殘酷掠奪,損害他國民利。墨子指出,兼并戰(zhàn)爭“是以差論爪牙之士,比列其舟車之卒,以攻伐無罪之國。入其溝境,刈其禾稼,斬其樹木,殘其城郭,以御其溝池,焚燒其祖廟,攘殺其犧牲。民之格者,則勁拔之;不格者,則系操而歸。丈夫以仆圉胥靡,婦人以為舂酋。”*方勇譯注:《墨子》,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244頁??傊谀涌磥?,“非攻”的好處是“利己利人”,“戰(zhàn)爭”的結(jié)果則是“害人害己”。

      從歷史主義的角度看,墨子的“非攻”主張具有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但墨子從“利民”宗旨出發(fā)反對戰(zhàn)爭的觀點卻頗有見地和啟示。事實上,只要有戰(zhàn)爭,就必然有一部分福利資源被用于支撐戰(zhàn)爭,就必然減少用于民生的福利資源總量。從這個意義上講,“非攻”也就等于維持或增加了“利民”的福利資源。因此,站在福利供給的宏觀立場看問題,建設(shè)“和諧社會”,建成“和諧世界”,不僅有利于一個國家的國民福祉,也能增進整個人類的福祉。

      墨子的社會福利思想以利民為宗旨,以利民為核心,以利民為歸宿,全面體現(xiàn)了“利民謹厚”的福利理想,充分反映了“民本主義”和“民生主義”的社會追求。經(jīng)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廣大人民群眾期待有更好的教育、更穩(wěn)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wù)、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根本宗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奮斗目標(biāo)。繼承和發(fā)揚“利民謹厚”的福利文化傳統(tǒng),就是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不斷完善我國的社會福利制度和社會福利政策,及時回應(yīng)人民群眾最關(guān)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福利訴求,有效解決社會福利發(fā)展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問題,努力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最終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

      猜你喜歡
      利民社會福利墨子
      新型捕收劑BK610和BK612在利民選煤廠的應(yīng)用
      果樹大容器育苗技術(shù)的研究
      傅利民
      心聲歌刊(2019年1期)2019-12-07 09:19:38
      垃圾分類:雖然“繁瑣”但利已利民
      華人時刊(2019年13期)2019-11-26 00:54:38
      “墨子號”與墨子
      兒童時代(2017年14期)2017-10-13 08:14:34
      先秦諸子之評述與《墨子》的解讀
      可否把寬帶作為社會福利
      墨子兵法(一)墨子其人
      社會福利
      江蘇年鑒(2014年0期)2014-03-11 17:10:04
      社會福利與歐債危機
      云霄县| 商河县| 明光市| 西乌| 江陵县| 道孚县| 亳州市| 铜川市| 威宁| 廊坊市| 灌云县| 永川市| 太康县| 隆昌县| 隆安县| 巴彦淖尔市| 五河县| 若羌县| 泽库县| 宁陕县| 牙克石市| 东乌| 大名县| 临猗县| 赤壁市| 泊头市| 太保市| 靖宇县| 合水县| 达拉特旗| 仪征市| 息烽县| 离岛区| 杭州市| 秭归县| 兴仁县| 砚山县| 左权县| 兰溪市| 龙里县| 卫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