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魚爸
1
看到最新一期《奇葩說》,辯題是:如果爸爸們每周陪伴孩子低于12小時,就取消“爸爸”稱號,你同意嗎?
說實話,看到這個辯題,我心里有點反感。因為我身邊很多的爸爸,做不到每天陪伴2小時。難道真的要讓孩子沒有爸爸嗎?對孩子來說,那是一件無法接受的傷心事。可關(guān)鍵的是:爸爸,你能接受嗎?
2
有一種遺憾是,長大的孩子不會讓你我重新再養(yǎng)大一次。
《奇葩說》里顏如晶的這段話,讓很多爸媽淚目?!叭松且徊繜o法回看的電視劇,父母是孩子唯一的觀眾。連續(xù)劇你不看,我們可以補,但孩子的人生是補不回的。”
很多爸爸說自己委屈,自己掙錢壓力大,也還要陪孩子。等真的一無所有的時候,還不是怪爸爸不努力。可是在孩子心中,爸爸的作用卻遠遠不是大房子和好車能替代的。
在《當(dāng)幸福來敲門》這部電影里,克里斯因長期欠交房租被房東趕出家門,帶著兒子流落街頭。
父子倆的住所從貧民救濟所被迫搬到公共衛(wèi)生間,無處容身。父子倆偷偷躲在公廁里將門反鎖,外面不斷有人敲打著廁所門,父親緊緊擁抱著兒子,痛苦地流下眼淚……
在《小鞋子》里,因為家境窘迫,爸爸不得已帶著兒子去做兼職的園丁。孩子坐在爸爸自行車上,笑得開心燦爛。就算你真的一無所有,孩子還是會把你當(dāng)作自己最愛的爸爸。
當(dāng)節(jié)目組把辯題給到孩子:陪伴不足12小時,你就不叫他爸爸了,你愿意嗎?
答案異常一致:不愿意。
理由是,因為他是我的爸爸呀。爸爸是最好的爸爸。爸爸工作辛苦,太不容易了。
聽到這些答案,一旁的爸爸眼眶開始濕潤。這樣的感動常常有,但是有空的爸爸還是不多。
所以,在孩子眼里,就算爸爸每周陪不了我12個小時,我也愛你。孩子就是如此寬容,毫無保留地撲向我們的懷抱,帶著自己那滿滿的愛。可多少爸爸卻習(xí)以為常。繼續(xù)跟孩子說沒空沒空,讓那些承諾變成空話。
終有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自己早就把這個稱號取消了。因為長期的缺席,你跟孩子之間有了一道高墻。
小時候光著屁股追著你打滾的那個孩子,長大了。而留給你的,只能是追憶時光了。
3
我覺得每一位爸爸的一生,都有三種角色的轉(zhuǎn)換:孩子在0~2歲時,當(dāng)好勤務(wù)兵。爸爸要盡早地參與孩子的生活,承擔(dān)著養(yǎng)育的責(zé)任。只有真的付出了心血,才會明白養(yǎng)大孩子的難處。
看著孩子一步步成長時,自己也從新手爸爸一路成長起來。這種體驗是其他東西替代不了的。
從兒子出生開始,你就想盡辦法陪他在一起。晚上起來給他沖奶,換尿片;陪他聽音樂,跟他說話,帶他看云聽風(fēng),給他講故事。
大了一點,陪他爬,帶著他蹦,陪著他邁出人生的第一步,聽他咿咿呀呀地說話。
慢慢地你就能讀懂他特定的語言。有統(tǒng)計說在孩子剛出生的兩三年里,寶寶大概需要換五千次尿布,假定你幫他換了百分之二十,那么你就有一千次機會與寶寶進行交流。
而在這樣的陪伴下,我們付出愛,也收獲孩子滿滿的愛。而且有丈夫這個勤務(wù)兵的參與,能減輕媽媽的壓力,掃除抑郁,媽媽們的心情也會好很多。在孩子3~6歲時,當(dāng)好大玩具。
孩子小小的期待,就是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他們不僅僅需要母親溫柔的愛,也喜歡爸爸不一般地味道。
孩子和父親會有一些特殊的對話,比如肢體語言。
有一位媽媽這樣描述丈夫與兒子的關(guān)系:“有時,我覺得丈夫與兒子之間的關(guān)系像一個謎,他們總是扭在一起打打鬧鬧、你追我趕、互相撓癢癢。他們之間打鬧的方法我完全學(xué)不會,也理解不了?!?/p>
男性和男性之間會有特殊的語言。有時候,我和小小魚玩的一些游戲,他媽媽參與不了,我們甚至只要“嗯”一聲,或者說一個簡單的詞,就能知道下面做什么。而這些都來自平時的陪伴產(chǎn)生的心有靈犀,也有很多是我們男性特有的語言。
心理學(xué)家會告訴我們,父子在打鬧中身體之間的接觸是父子之間所進行的一種深層次的溝通。
而這樣的溝通,是父子專屬。母親的愛,溫柔而細膩,孩子從那兒得到安全感;而父親的愛粗獷、深沉而曠達,孩子從這兒找到方向感。
特別是男孩,他們以自己的父親作為終身的參照物?!拔易龅搅藛??”幾乎每個男孩成長過程中都會無休止地在內(nèi)心參照自己的父親,問自己這個問題。
在孩子入小學(xué)后,當(dāng)孩子的好朋友。這個好朋友的角色會一直延伸著,直到孩子成年,直到我們老去。這個階段,也是我最忐忑的。
因為見多了父子反目,關(guān)系生疏的案例??晌抑溃缃裎遗惆樗倪@些溫暖時光,我的用心付出,孩子肯定是能感覺到的。
有一句話叫“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我相信我們的將來也能繼續(xù)溫暖彼此,相互支持。
4
如果沒有家庭與愛,我不知道一個男人還有什么可愛的地方?
事業(yè)?金錢?社會地位?還是……
曾有一個“臨終前你會后悔的事”的帖子在國內(nèi)外網(wǎng)站上被瘋狂轉(zhuǎn)載,瞬間點擊過萬,它的作者是美國一名叫博朗尼·邁爾的臨終關(guān)懷護士,文中總結(jié)了生命走到盡頭時人們最后悔的五件事。
其中第二件事就是:“希望當(dāng)初我沒有花這么多精力在工作上,錯過了關(guān)注孩子成長的樂趣,錯過了愛人溫暖的陪伴?!?/p>
爸爸的作用絕不是掙錢養(yǎng)家那么簡單。
你還需要給家人愛和陪伴,你自己其實也需要家人的愛和陪伴。
人生如果只有忙著掙錢,并且只會掙錢,而錯失掉這種生命體驗,也是一種不幸吧。
我覺得作為一個父親,沒有什么比被孩子評價“你是個好爸爸”更高的獎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