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賀 郭翠芝 朱 湘
膽囊結石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目前臨床上對于該疾病的治療主要采取的手術方式,臨床上最常用的手術方式主要包括開腹膽囊切除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和內鏡微創(chuàng)保膽取石術等[1]。其中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以其對機體創(chuàng)傷較小、并發(fā)癥較少、利于患者術后康復等優(yōu)勢而在膽囊結石的治療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認可。臨床研究表明,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過程中,如果施以科學的手術室護理配合干預,對于提高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2]。
1.1 基本資料 采取方便抽樣法抽取50例于2015年9月2016年8月期間來我行腹腔鏡手術治療的膽囊結石患者,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各組均為25例患者。觀察組25例患者,男13例,女12例,年齡36—76歲,平均年齡(48.2±2.4)歲;病程2—16年,平均病程(2.3±0.4)年。對照組25例患者,男14例,女11例,年齡34—77歲,平均年齡(49.3±2.2)歲;病程3—15年,平均病程(2.5±0.6)年。兩組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之間的比較,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研究。
1.2 臨床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手術室護理,主要包括術前準備及常規(guī)手術配合,觀察組患者給予術前、術中和術后全面手術室護理配合。具體手術室護理配合:①術前手術室護理配合:術前對患者介紹腹腔鏡手術的實施流程,治療優(yōu)勢及手術并發(fā)癥預防措施,緩解患者對手術的緊張和恐懼情緒。術前幫助患者行B超檢查,了解患者膽囊及其周圍關系,預定術前套管針的穿刺點。協(xié)助麻醉師對患者實施麻醉,一般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采取氣管插管全麻,對于不能夠耐受全麻的患者,選擇局部麻醉。幫助患者采取仰臥手術位。準備好各類手術器械[3]。②術中手術室護理配合:洗手護士要熟練掌握無菌操作技能和手術操作方法、手術程序、手術步驟及手術治療要點,手術過程中要嚴格的觀看顯示屏并能夠主動、快速、準確的傳遞手術所需品。手術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關注患者的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的變化,做好輸液記錄。手術過程中如果應用到戊二醛消毒過的手術器械,則需要用生理鹽水沖洗后再使用,特別是注意灌注沖洗氣腹管的內壁,注意不可浸濕器械桌。術中采集的病理標本要及時放入病理袋中,注意不可沾到無菌區(qū)域和手術器械[4]。③術后手術室護理配合:在手術結束后,患者尚且處于麻醉恢復期,可能存在無意識躁動行為,因此,護理人員要陪伴在患者身邊,保證患者安全醒來。同時護理人員需保證患者腹腔內的二氧化碳完全排出,避免引發(fā)患者出現(xiàn)肩胛部放射痛或腹部刺激癥狀[5]。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學分析使用SPSS13.0軟件,對計數(shù)資料使用(ˉχ±s)的方式進行表示,用t檢驗;計量資料用%的方式進行表示,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治療指標比較 術后首次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時間、腹痛腹脹緩解時間、止血時間、住院治療時間,觀察組患者均顯著短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如下表:
表1 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治療指標比較
2.2 兩組患者手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膽漏、腸瘺、腹腔感染、切口感染、胸腔積液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觀察組患者顯著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如下表: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2.3 兩組患者手術室護理滿意度比較 手術室護理滿意度,觀察組患者顯著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如下表:
表3 兩組患者手術室護理滿意度比較
腹腔鏡手術屬于微創(chuàng)手術的范疇,由于其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并發(fā)癥少的優(yōu)勢,使得其在膽囊結石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6]。而在患者在采取腹腔鏡手術治療的過程,輔以科學合理的手術室護理配合,能夠緩減患者的心理不適,促使患者的生理狀態(tài)保持在最佳狀態(tài),從而使其能夠以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狀態(tài)下接受手術治療,同時能夠全方位的對患者的手術治療給予監(jiān)測和配合,從而促進患者取得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降低各類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促使患者術后快速恢復。
[1] 李艷紅.基于腹腔鏡治療膽囊結石的手術室護理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9(32):218-219.
[2] 夏夢雨,唐麗君.腹腔鏡治療膽囊結石的手術室護理對策[J].醫(yī)學信息,2015(34):165-166.
[3] 侯文萃.腹腔鏡治療膽囊結石手術室護理分析[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5,9(24):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