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學俊
摘 要:1921年11月,隨著華盛頓會議的召開,山東問題成為中日會談的中心,其中關于膠濟鐵路的交涉更是中日雙方談判的一個中心議題。為了支持北京政府關于膠濟鐵路“贖回自辦”的方針,全國上下展開了規(guī)模浩大的“籌款贖路”運動,其中北京地區(qū)各界人士開展的贖路運動尤為熱烈。北京各界人士通過組織團體代表會,積極進行輿論宣傳,設立籌款贖路基金會,為膠濟鐵路的收回起到了推動作用,同時也彰顯了北京各界人士的強烈愛國熱情。
關鍵詞:近代北京;救國贖路;膠濟鐵路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美、英、日等帝國主義國家為重新瓜分遠東和太平洋地區(qū)的殖民地和勢力范圍,由美國建議在華盛頓召開華盛頓國際會議,亦稱太平洋會議。華盛頓會議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舉行,有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國北洋軍閥政府的代表團參加。華盛頓會議上,中國代表團向大會提出收回山東主權、廢除“二十一條”以及撤銷領事裁判權等要求,其中關于山東問題中膠濟鐵路的收回成為中日雙方所關注的重點。在中日雙方針對山東問題所進行的”邊緣性“會談中,日方企圖以向中國貸款贖路為誘餌,以中日合辦鐵路為名,行控制中國鐵路之實。此建議為中方斷然拒絕,為了防止日本控制中國鐵路,中方隨即提出“集資贖回”之主張。此提議得到了國內(nèi)民眾的熱烈支持,由此形成了一次以救國贖路為中心的愛國運動。
一、質(zhì)詢政府 表達政治訴求
華會期間,關于魯案談判中膠濟鐵路的贖回問題成為中日雙方爭論的焦點。1922年1月4日的中日魯案談判上,針對日方的借日款贖路主張,中方表示嚴正拒絕,同時聲明“中國擬將現(xiàn)金分期償款,展現(xiàn)以十二年為期,并未放棄斯議”〔1〕。國務院外交部隨即也公布贖還膠濟鐵路辦法,即“前次迭經(jīng)在美磋商,我均主籌款贖回自辦,至籌款辦法或發(fā)債票或發(fā)庫券,不論向國內(nèi)外籌供均以截清前后為界限,申明該路收回自辦性質(zhì)為要義”〔2〕(P180)。這顯示了政府為爭取膠濟鐵路的決心,全國各界也積極商討籌款贖路之辦法。但是此時,在美國的中國代表團卻得到日方傳出的消息,稱“山東鐵路事,北京與日本政府已有端倪,不久華府中國代表團即有確切之訓示云云”。蔣夢麟等人迅速從華盛頓發(fā)來公電稱“昨梁士詒電專使,囑借日款購路,用意可知,魯案危急”〔3〕。1月7日,北京學生聯(lián)合會得到這一消息決定緊急召開大會討論應對之辦法,后決定在星期三北京各團體國民聯(lián)合會開會時,由出席代表聲明請予以注意,倘若外傳消息果系事實,則當表示反對,以維外交。
全國各界掀起了大規(guī)模的反對中日秘密交涉的活動,面對全國上下輿論壓力,梁士詒內(nèi)閣也于1月7日針對與是否借日款一事做出申辯回應,對于籌款贖路“上策固由國人之自籌,否則國內(nèi)外合籌債款兩害取其輕,未嘗言及限于日本,亦非先僅日本也。至于交涉形式自有常變,小幡公使前來賀任只屬禮節(jié)之常,并非交涉談判?!薄?〕但是梁這一番表述“大有此地無銀三百兩之意”,其借日款的企圖昭然若揭,這自然引起了北京各界人士的強烈不滿。
第一屆國會議員赴滬代表王紹鰲回京后立即召開會議討論華府外交問題,會議決定一方面加派代表赴滬,再與國民外交大會協(xié)商挽救之法;另一方面通電全國“內(nèi)容略謂帝孽復活,綱紀蕩然,今尤媚外賣國,罪等賣國,將使璀璨民主之國家,淪于萬劫不復之地,不得不喚起國人,一致排外云云”?!?〕此外北京學生聯(lián)合會也積極組織會議表達政治訴求,對政府有允借日款贖回膠濟路之說,大為反對,并于1月15日召開學生聯(lián)合會議,主張由各校代表于今日(十六)下午二時齊赴外交部,請外交部當局訓令三全權代表,堅持由人民自行籌款贖路之原案,即至最終之時,不能解決,即退會亦在所不惜,以此來質(zhì)詢政府,表達學界訴求。同時,北京各團體國民外交大會也共推四代表請見顏惠慶,質(zhì)詢膠濟鐵路問題,提出政治訴求,請予接納,“(一)魯案迅速提出大會。(二)由部電三代表應付魯案務依全國之民意,不得奉行內(nèi)閣命令,稍事退讓。(三)贖路之款應從國內(nèi)籌集,一切外債均所否認?!薄?〕北京各界人士積極的救國贖路活動得到全國民眾的響應,一時間愛國贖路運動風起云涌。
北京各團體通過通電以及會見政府代表等方式進行質(zhì)詢,其措辭有理有據(jù),其主張鮮明懇切,表達了北京各界人士的籌款贖路主張以及外交訴求。面對北京團體的質(zhì)疑與質(zhì)詢,外交部也不得不出面澄清,表明贖路問題要以民意為依據(jù)。北京各界的愛國行動也為此后集資贖路運動奠定了基礎。
二、響應政府號召 商討籌款贖路辦法
隨著華會中中日關于山東問題“邊緣性”談判的深入,在中方的堅持下,日方同意中方以日金3000萬,約合國幣2700萬元來贖回膠濟鐵路。全國民眾隨即展開活動多方籌集資金。對于贖路辦法,交通部也于1月14日發(fā)表“寒電”,主張“最善之法,仍以籌集國內(nèi)款項,贖回自辦”,同時建議“鄙意不如預定將該路歸為民業(yè),由人民籌款贖回,即由人民自行管路”,至于籌款方式則主張“其辦法可將二千七百萬元悉行募集商股,如有不足或另募內(nèi)債或添招商股悉由銀行工會等辦理,政府可不經(jīng)手”?!?〕北京各界人士也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商討贖路辦法,組織籌款贖路活動。北京國民外交聯(lián)合大會二十七團體代表召開會議,商討籌款贖路方案:(一)純由國民自籌籌款贖路;(二)以增加關稅之一部分為贖路之用;(三)提存鐵路余款一部分為贖路之用。〔8〕北京學界也組織會議,主張“彼等擬即聯(lián)合校長教職員學生為一大團結,而從事運動,以期達到目的”?!?〕此后在1月19日的北京學生聯(lián)合會議上議決三項,主張“(一)由學生聯(lián)合會發(fā)起北京教育界籌款贖路大會;(二)聯(lián)絡全國商會聯(lián)合會,共同發(fā)起全國贖路基金會;(三)由本會致函各省學生聯(lián)合會,一致的進行,以期達到集腋成裘之目的。”〔1〕學生聯(lián)合會意在聯(lián)合有力各團體,一致行動,早日籌集成款。
三、設立贖路基金會 倡議集款贖路
由于中央政府財政空虛,府庫入不敷出,因此由民眾自行籌集贖路基金就成了最善之舉。對于籌款贖路之事,各地民眾紛紛踴躍參加,北京各界人士更為積極。1月17日全國商會聯(lián)合會聯(lián)合京師總商會、京師農(nóng)會、北京教育會以及相關有力組織共同發(fā)起“救國贖路基金會”,同時發(fā)表宣言,呼吁“于六個月內(nèi)集得三千萬巨款”,同時主張“現(xiàn)在各省關于贖路運動,均已集會結社,共策進行。北京為首善之區(qū),救國之舉,豈宜居人之后”,〔11〕積極倡議民眾集資贖路。北京教育界也發(fā)出倡議,主張聯(lián)合為一大團體以籌款贖路為宗旨。1922年1月23日,由北京學界倡導組織的“北京學界集股贖路會”正式成立,由蔡元培、王家駒任會長。京兆同鄉(xiāng)會亦擬發(fā)起北京平民贖路基金會。女界之何慕班、陳維亞各女士,正在組織女界贖路集金同志會。北京各團體國民外交聯(lián)合會也召開會議討論籌款贖路辦法。北京的救國贖路運動一時風起云涌,民眾愛國熱情可見一斑。endprint
當然北京各界人士也認識到僅靠北京學界、基金會等的一己之力籌資款項無異于杯水車薪。因此,北京贖路基金會自成立之時就主張與全國其他地方救國贖路機構取得大聯(lián)合,以期達到群策群力、集腋成裘之效。北京學界集股贖路會先后派譚仲達、李湘宸兩先生赴滬接洽一切。由全國商會倡議成立的救國贖路基金會也將其所擬簡章,分投各省區(qū)軍民長官及各團體暨華僑商會,敦請一致贊同。基金會希望通過這種跨區(qū)域與組織的聯(lián)合,來籌措更多的資金,同時也推動全國范圍內(nèi)的贖路運動的開展。
由于基金會多為商界與學界倡導成立的,缺乏各界人士與廣大民眾的廣泛參與。鑒于此,北京學界積極組織宣傳活動,激發(fā)民眾愛國贖路熱情。首先,北京學界集股贖路基金于2月21日為我國農(nóng)歷元宵節(jié),趁著市民游廠甸者甚眾之時機,組織演講宣傳工作,宣傳籌款贖路之必要?!按说嚷短熘v演,言者本甚吃力,而該講演員等,不辭勞苦,盡力講述,故頗能動聽?!薄?1〕此外北京各私立中學也組織游行講演活動。他們游行時“各執(zhí)白紙旗,上書‘救國贖路、‘挽回主權、‘同胞速起、‘還我山東等字樣”,同時“沿途高呼集款贖路,大家起來等語,知膠濟路之待款自贖,以便集股而挽主權 ”?!?1〕(P711)為了統(tǒng)一籌款事項,救國贖路基金會決定設立北京總事務所,專任倡導接洽之責。 此外,通電全國各團體一致進行與編輯白話傳單,分散京中各鋪戶。通過這一系列的宣傳活動,提升了民眾的愛國意識,激發(fā)了民眾的贖路熱情,也促進了救國贖路運動的發(fā)展,
四、呼吁發(fā)展民權,主張膠路收歸民有
其實膠濟鐵路收回后歸屬民有還是國有一直存在問題爭議。雖然交通部多次發(fā)電將膠濟鐵路歸為民業(yè),然而民眾對其是否能夠民有化還是一直存在猶豫懷疑的態(tài)度,尤其在后期籌款贖路階段,民眾“深恐有蹈前此川粵漢、滬杭甬、同蒲等路之轍,頗懷疑慮,有所質(zhì)問?!泵鎸Α案鞯厣堂袂绊椧蓡枺羁钟兴?,阻其輸資之心”的情況,北京救國贖路基金會特地呈請政府頒布明令:“(一)定膠濟路永遠為民業(yè)鐵路,政府無論何時,絕不收歸國有;(二)商民所集贖魯款項,專為贖回膠濟路之用,不論何時,絲毫不得挪作他用”,〔12〕對于當時政府在魯案解決后,即有以周自齊為該路督辦之傳言,北京各界聯(lián)合會業(yè)經(jīng)決定質(zhì)問交通部“以政府對于膠濟鐵路既已宣言歸為民用,何以任用國民不信任者充任督會辦,自相矛盾云云?!薄?3〕面對各方的質(zhì)詢,總統(tǒng)徐世昌于2月23日發(fā)表通電:“膠濟鐵路,應決由人民籌款贖回,即定為民有鐵路,永屬民業(yè),以符名實?!薄?1〕
五、結語
剛經(jīng)歷五四愛國運動洗禮后,北京民眾的愛國熱情在這場救國贖路運動中體現(xiàn)的尤為明顯。北京各界以通電等形式表達自身的政治訴求,或者推選代表來質(zhì)詢政府的外交政策,或者召開會議申明政治主張,以引導輿論風向,同時還成立各種愛國團體進行籌款贖路活動,以自身的實際行動來推進救國贖路運動的發(fā)展。北京各界對于膠濟鐵路收回一事表現(xiàn)出高度的民族責任感與強烈的愛國熱情,通過以上各種方式,不僅喚醒了民眾外爭國權的民族責任感,也進一步促進民眾參與政治的熱情。
然而,由北京各界發(fā)起的救國贖路運動在實際運作與效果上顯然并不盡如人意。雖然當時全國各地的“籌款贖路”運動聲勢頗大,但是真正籌集到的款項卻是杯水車薪,更多的人是憑著一腔愛國心來進行籌款運動。在中日對有關山東問題進行“邊緣性”談判的時候,代表團陸續(xù)收到來自中國各地的來電,其中有學生團體、各省長官以及軍閥吳佩孚,他們一致贊成立即償還貸款。但是當代表團秘密致電上海銀行公會以及中國各銀行公會,詢問那些承諾的捐款是否可靠以及能籌集到多少現(xiàn)款時,得到的回復卻是:“募集到的尚不足五十萬美元,而據(jù)他們看來,有指望得到的總數(shù)不會超過兩三百萬元。這些諾言都有政治色彩,向許諾者收集捐款極其困難?!薄?4〕因此,靠民間贖路集款贖路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誠如熊斌所指出的“中國內(nèi)政紛擾,國力不強,政府外交談判須憑借國家實力這一理性前提就注定了北京各團體的努力無法從根本上改變?nèi)A會結果,悲情色彩不言而喻。”〔15〕
進一步分析,北京各界的救國贖路運動更多體現(xiàn)的是近代國人的文明排外式贖路情結。正如學者馬陵合指出的,近代中國民眾贖路運動主要通過一些”合法”手段并付出高昂代價來收回部分路權,贖路情結雖然使政府和民間一度呈現(xiàn)出激進的排拒外資姿態(tài),但是文明排外并不能解決近代中國所面臨的維持國權與引進外資的兩難選擇。當然,救國贖路運動的失敗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如組織動員民眾與宣傳效果的有限、社會與政府未能良好的互動等。在這樣的情況下,民間贖路運動隨之漸漸平息也不難理解了。雖然北京救國贖路運動無疾而終慘淡收場,但是北京各界各團體人士所彰顯表現(xiàn)出的民族責任感與愛國熱情還是值得肯定的。
〔參 考 文 獻〕
〔1〕魯案談判又繼續(xù)進行〔N〕.晨報,1922-01-07.
〔2〕鳳岡及門弟子.梁士詒年譜(下冊)〔M〕.廣州:廣州人民出版社,2014.
〔3〕公電 華盛頓電〔N〕.申報,1922-01-05.
〔4〕梁士詒再電聲明贖路主張〔N〕.晨報,1922-01-09.
〔5〕國內(nèi)外國民外交運動之一致 第一屆議員贊成吳佩孚歌電〔N〕.晨報,1922-01-10.
〔6〕國民外交運動之踴躍 國民外交會開會被解散〔N〕.晨報,1922-01-14.
〔7〕交通部擬定贖路辦法之通電〔N〕.晨報,1922-01-16.
〔8〕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第八輯〔Z〕.北京:中華書局,1979.
〔9〕北京教育界之贖路運動〔N〕.晨報,1922-01-18.
〔10〕京學界之籌款贖路運動〔N〕.申報,1922-01-22.
〔11〕昨午集股贖路會之宣傳運動〔N〕.晨報,1992-02-12.
〔12〕京中贖路運動之進行〔N〕.申報,1992-02-16.
〔13〕各方競爭膠濟路督辦〔N〕.晨報,1922-02-15.
〔14〕顧維鈞.顧維鈞回憶錄(第一分冊)〔M〕.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譯.北京:中華書局,1983.
〔15〕熊斌.華盛頓會議前后的北京各團體國民外交聯(lián)合會〔J〕.民國春秋,2009,(02).
〔責任編輯:張 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