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強
作為一個20世紀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我最喜歡的歌曲莫過于鄧麗君的《小城故事》。不知不覺間,我定居榮成這座小城也超過20年了。20年的耳濡目染,20年的魂牽夢縈,20年的感同身受,恍似鄧麗君的《小城故事》唱的就是榮成:“看似一幅畫,聽像一首歌”,“若是你到小城來,收獲特別多……”
十幾年前,我買了電腦,上了網(wǎng),進入了一個叫“榮成家園”的社區(qū)論壇,注冊的第一個網(wǎng)名就是“小城故事”。那時我還在城郊的一個街道居住工作,但是小城的神韻、小城的魂魄如同鄧麗君唱的《小城故事》一樣已漸漸植入骨髓、溶入血液了。后來,有了QQ,我名之為“海邊良木”;有了博客,我名之為“小城物語”;又有了微博微信,我名之為“林海山城”。之所以有這系列的名號,都是因為小城的緣故。榮成這座小城,已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她承載著我的軀殼,更多的是靈魂。對小城的愛與戀,如同我的父母,我的愛人,我的孩子。
小城的林,洋洋大氣,別具一格。有大片的森林,有小片的樹林,有單株的樹木,還有小的灌木與花卉與草皮等等植被。大片的森林當屬海濱公園。這里原本是鎮(zhèn)辦桑溝灘林場,有大片大片的黑松林。獨具匠心的園林工作者幾經(jīng)改建,讓這里的森林與海灣、與城市的建筑道路完美結(jié)合,相映成趣,美輪美奐,成為市民游玩的美妙去處。小片的樹木品類繁雜,數(shù)不勝數(shù)。有偉德大道的銀杏,高大壯觀,金燦奇美;有成山大道和青山大道的國槐,枝葉婆娑,綠蔭片片;有明株路的法桐,百年滄桑,虬枝如蓋;有青山西路的垂柳,枝枝嫵媚,款款柔情……
小城的海,有湖的依傍,河的牽連,池灣的襯映,便是一派流波婉轉(zhuǎn),光影燦爛。她既有大海飛流浪涌的氣概,又有港灣波平如鏡的靜美。省內(nèi)最開闊的海灣——桑溝灣,緊依城區(qū),潮平岸闊,物產(chǎn)豐饒。海水浴場沙灘細軟,風光旖旎。國內(nèi)首個城市濕地公園——綠島湖,群鳥匯集,藻類遍布。萬畝蘆葦浩蕩,千只天鵝棲息。每當夕陽西下,鷗鷺與晚霞齊飛,湖光共長天一色,堪稱人間美景,與世無雙。城區(qū)南端的八河港,千米大壩連接南北,萬畝水面波瀾不驚,“晴日瀲滟是水光,空朦細雨微波浪,直把八河比西子,不須濃抹與淡妝?!?/p>
小城的山,海拔不高,卻處處錦繡。較大的山,北有青山,南有嶗山,海拔均是百余米。青山地處鬧市,已改建成城內(nèi)最大的開放式公園。公園內(nèi)樹木蔭翳,鮮花錦簇,芳草萋萋。每當夜幕降臨,休閑的人們在低回的音樂中,或散步,或曼舞,歡歌笑語,遠近相接。嶗山位于南郊,周圍皆平坦開闊,愈見其奇崛挺拔。佇立山巔,極目四望,令人心曠神怡。東眺大海,但見白浪滔滔,帆舟點點;北覽市容,但見高樓鱗次櫛比,人車來來往往;南望八河水庫,但見碧波蕩漾,鷗鷺與天鵝翩翩起舞;西看田野村舍山巒,但見樹木蒼翠,禾苗茁壯,農(nóng)舍儼然……
有了這林的綠韻,海的靈秀,山的骨感,小城更像是一位俏麗的新娘,肌細骨勻,清水芙蓉;拂花搦柳,驚鴻游龍。
有了這林的壯闊,海的涵蘊,山的偉岸,小城又像是一位健美的情郎,白馬驪駒,皙面有須;腰中執(zhí)劍,盈盈府趨。
林海山城,城山林海,我們的榮成,山與海與林與城渾然一體,如同天籟,人間仙境,無與比擬。
太陽最早從小城的大海中升起,榮成人民沐浴著新時代的霞光,自由呼吸,自在飛翔,在新的征程上辟風斬浪,繼續(xù)前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