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認為,荔枝補益氣血、散寒止痛,對女性氣血虧虛有很好的調補作用;對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瀉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是頑固性呃逆及五更瀉(清晨腹瀉)患者的食療佳品。但荔枝吃多了容易上火,這里推薦一個解荔枝熱的方法——荔枝殼煮水。
準備適量荔枝殼(鮮品也可),浸泡并清洗,放入鍋里加適量水(8~10個用水500毫升);先大火煮開,再小火煮10分鐘左右;熄火后再焗5~10分鐘即可。成品呈淡琥珀色,如茶水般有點澀味。
荔枝殼味苦性寒,入心經,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解荔枝熱,浸水飲”,《廣西中藥志》也有記載荔枝殼可外用洗濕疹。用荔枝殼煮水的去火功效,并不僅限于“荔枝熱”,對其他原因引起的熱氣也有作用。其除煩止渴功效顯著,可用于產后口渴等不適;外用還可治療新生兒濕疹等。用它煮水不寒不燥,任何體質皆可食用。
另外,可將荔枝連皮浸入淡鹽水中,取出后再放入冰柜里,冷凍后食用,不僅不上火,還能解滯、增加食欲;或吃時搭配綠茶或山竹,可以中和熱氣。糖尿病患者及偏熱體質的人少吃荔枝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