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 要:文章對自閉癥兒童的自閉癥以及刻板行為的干預進行研究,指出應采取功能性評估的方法,在具體的情境中分析出自閉癥兒童刻板行為產生的原因,并采用對應的干預措施進行治療。
關鍵詞:自閉癥;刻板行為;干預策略;方法
中圖分類號:G76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33-0029-01
關注每個兒童心理健康,促進每個兒童健康成長,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本文立足自閉癥兒童,對自閉癥以及刻板行為的干預進行研究,指出教師應采取功能性評估的方法,在具體的情境中分析出自閉癥兒童刻板行為產生的原因,進而采用對應的干預措施進行治療。
一、初觸自閉癥兒童
(1)兒童康復中心的志愿者之行。初次接觸特殊兒童是在2013年北京的秋天,作者和幾名同學懷著忐忑又充滿期待的心情,以志愿者的身份前往某兒童康復中心。
(2)繪畫課上的親密接觸。作者和幾名同學被分配好每人照顧一名兒童。作者照顧的是一名大約5歲的女孩,那是作者第一次將“自閉癥”這個名詞和一個活生生的孩子對上號。這是一節(jié)繪畫課,作者拉起她的小手,把她安置在桌前的小椅子上。一位教師跟大家講了任務和注意事項之后,就開始給每個桌子發(fā)油畫棒和白紙,小女孩一直沒有抬頭,看到發(fā)了蠟筆,立馬來了興趣,開始一個一個地把蠟筆從盒子里摳出來,她一邊往外摳我一邊往里放……就這樣,一節(jié)課的時間匆匆結束了,而作者感覺像是過了好幾個小時一樣長。
二、自閉癥概念及刻板行為研究
(1)概念界定。自閉癥是一種廣泛的精神發(fā)展障礙,多發(fā)生于3歲之前。自閉癥主要有三大核心癥狀:社會交往障礙、言語交流障礙和興趣狹窄、行為刻板。當前,國內外對自閉癥病因、干預和治療的研究如火如荼,“母親性格原因”“早期成長環(huán)境影響”“基因缺陷”“鏡像神經元受損”等學說此起彼伏。而本文描述的是北京市某兒童康復中心的自閉癥兒童,據該中心老師稱,該班級的兒童都已被確診為自閉癥。
(2)自閉癥兒童刻板行為的研究。一是刻板行為表現。在與自閉癥孩子相處的一天時間里,作者發(fā)現很多孩子都會有捏胳膊、堅持拿某樣東西、挖鼻孔或突然奔跑等行為。有些孩子會在凳子上一坐就是一上午,有些孩子則執(zhí)意要拿柜子上的東西,被老師制止后才暫時停止該行為。二是刻板行為的概念。最初,刻板行為被診斷為一種精神癥狀,從20世紀初期,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開始研究刻板行為。對于刻板行為,常有這樣的形容詞進行界定:“stereotypy”“stereotypic behavior”“stereotyped behavior”。對此,有學者稱之為“固持行為”“刻板行為”等。本文中所指的刻板行為是在正常情況下,有著精神疾病的患者所出現的固執(zhí)行為,不包括正常人偶發(fā)性的固執(zhí)行為或刻板行為。在本文中特指確診為自閉癥的兒童的刻板行為。
三、自閉癥兒童刻板行為的積極干預策略
(1)自閉癥兒童刻板行為的原因。一是自閉癥兒童出現刻板行為的原因同具體的社會環(huán)境有關。華東師范大學特殊教育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李艷通過調查研究有關刻板行為原因的情況(研究對象分別為9歲和12歲的兩名在輔讀學校就讀的自閉癥患兒),共列出了九項原因,并在討論中發(fā)表了見解,認為自閉癥兒童出現刻板行為的原因跟具體的環(huán)境有關系。 二是無法正確和正常地表達自我。就自閉癥兒童而言,他們普遍存在認知、言語和溝通方面的缺陷,他們不可能像普通兒童那樣通過正常的渠道來表達自己的需要。三是自閉癥兒童感到被忽略,無所事事。研究表明,一些自閉癥兒童或因為未被關注而出現刻板行為,或當他們無所事事的時候而較高概率地出現刻板行為。
(2)自閉癥兒童刻板行為的干預措施。一是前期干預。根據以上原因,為了順利實施干預策略,干預者可改變自閉癥兒童刻板行為發(fā)生時的情景,或預先進行情景調整(即前期干預策略),并用一些事后干預的策略相輔助。這樣的策略能夠有效地控制兒童刻板行為的發(fā)生頻率,能取得較好的干預效果。二是關注兒童,教給兒童正確的表達方式??贪逍袨楫a生的原因之一即兒童無所事事,因此,教師應合理地給兒童安排活動任務,以該兒童喜歡的方式呈現,并對其參與予以表揚,減少刻板行為發(fā)生的可能性。首先,教師要給自閉癥兒童安排足夠的活動內容,而且要進行分層教學。其次,自閉癥兒童一旦出現刻板行為,教師一方面要忽視該行為,另一方面要很快將其引導到活動中。這樣的不斷調整,自閉癥兒童刻板行為減少了,能逐漸提高其參與活動任務的積極性。
四、結束語
總之,關注自閉癥兒童刻板行為產生的原因,進而采用對應的干預措施,是教師的職責。因此,教師要認真觀察刻板行為產生的各類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疏導和排解,以促進每個兒童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嚴淑瓊.自閉癥兒童面部表情加工的實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
[2]SchroederS.R.Relf-injury and stereotypy.In J.L.Mason& J.A.Mulick(Eds.).Handbook of mental retardation(2nd Ed.)[M].New York: Permagon Press.1991.
[3]楊萍.3-5歲自閉癥兒童教育干預的個案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