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腳,即三寸金蓮,是把女子的腳用布帛緊緊地包裹住,使腳骨變形,足弓縮小的一種封建社會惡習。三寸金蓮風俗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極為深遠,這種變態(tài)的纏足法形成的畸形小腳受到人們的廣泛贊美,男的為之顛倒,舉世為之癡狂,小腳成為女性美的重要條件。本文主要從小腳的起源和發(fā)展,纏足的原因以及金蓮的畸形美三個方面來進行論述。
關鍵詞:三寸金蓮;女性美;畸形
作者簡介:葛琴(1997-),女,漢族,四川綿陽人,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秘書學專業(yè)本科在讀。
[中圖分類號]:D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05--02
自古以來,對女性美的評判標準主要有五個方面:一則亭亭玉立;二則膚如凝脂;三則指如削蔥根;四則口如含朱丹;五則腰如約素;六則肩如削成;七則三寸金蓮。三寸金蓮作為女性美的評判標準之一,其實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男性認為通過摧殘女性的肢體去達到所謂的嬌柔小巧的審美觀念,對我國女性美的形象塑造影響是極為深遠的。
一、纏足的起源及發(fā)展
纏足始于何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各種觀點所說的發(fā)端時間遍及自三代迄于五代的各個時代,說法之多,時間跨度之大。[1]
有兩種說法被大多數人接受,一種是說纏足始于隋。姚靈犀在《采菲錄識小錄》中說:“隋蕭后體肥,性畏暑熱,跣足尚不耐,使內監(jiān)擘瓜加冰其上,足踏入其中,清涼自足而上,始沉沉睡去。嬪妃效之,瓜價為之昂貴。能納足瓜中,斷非豐跌也”[2]這是說始于隋的文字記載,另一文字記錄是駱崇騏的《中國鞋文化史》中提到的一個民間傳說。相傳隋煬帝東游江都時,征選百名美女為其拉纖。一個名叫吳月娘的女子被選中,但她痛恨隋煬帝的暴虐,便讓做鐵匠的父親打制了一把長三寸、寬一寸的蓮瓣小刀,并用長布把刀裹在腳底下,同時盡量把腳裹小。然后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蓮花,走路時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蓮花。隋煬帝見后龍心大悅,召她近身,想玩賞她的小腳。吳月娘慢慢解開裹腳布,突然抽出蓮瓣刀向隋煬帝刺去,隋煬帝連忙閃過,但手臂已經被刺傷。吳月娘見行刺不成,便投河自盡了。事后隋煬帝下旨:“不論女子如何美妙,裹足者一律不選?!钡撕竺耖g女子為了紀念吳月娘,紛紛裹起腳來。[3]至此,裹腳之風日盛。
第二種說法認為纏足始于五代。李榮楣在《中國婦女纏足史譚》中提到“纏足為我國婦女特俗,自窅娘作傭,后世競效,宋、元噓其焰,清揚其波。地無遠巡,人無良賤,莫不以小足為美?!盵4]說的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一位妃嬪窅娘,婀娜多姿,能歌善舞,李煜專門命人為其制作了高六尺的金蓮,用珠寶、綢帶、瓔珞裝飾,命宮帷嬪娘以帛纏足,使腳纖小屈曲作新月狀,再穿上素襪在蓮花臺上翩翩起舞,從而使舞姿更加優(yōu)美,李煜看后十分喜歡,稱其有凌云之態(tài)。[5]總之,纏足風氣先興起于宮帷之中,后傳入民間,到北宋就廣為流傳,元代繼續(xù)向纖小方向發(fā)展,明代達到鼎盛時期。至此,腳的形狀大小成了評判女子美丑的重要標準,甚至可以說是唯一標準。
二、纏足的原因
纏足風俗為什么會愈演愈烈,風靡全國,經久不衰,這其中肯定是與當時的審美觀念緊密相關的。傳統(tǒng)的對于女性美的定義向來離不開“陰柔、嬌小、柔弱”等詞,所以男性普遍認為女子美的塑造就該體現其“小”的特征,至于腳肯定也不能例外。宋代以前雖然并未出現刻意追求小腳,非小腳不可的狂熱現象,但那時以女足纖小為美的觀念還是存在的。東漢末建安民歌《孔雀東南飛》里的“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之句就明確贊美女子小腳之美;白居易詩“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指出女性小腳更能展示其身材,搖曳生姿?!痘ㄩg集》“慢移弓底繡羅鞋,”杜牧《詠襪》詩“鈿尺裁量減四分,纖纖玉筍裹輕云?!币约疤颇┪娜隧n握《屐子》詩云:“六寸膚圓光致致,南朝天子欠風流。自羅繡履紅托里,卻重金蓮輕綠齒”等作品更是對小腳的直接贊頌。自宋以后,纏足風俗愈演愈烈,人們都以裙下纖纖作弓為美,文人騷客更是留下數不勝數的詩詞歌賦來描寫小腳。北宋蘇軾的《菩薩蠻·詠足》:“涂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凌波去。只見舞回風,都無行處蹤。偷穿宮樣穩(wěn),并立雙跌困。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睂懪右岳w足跳舞的輕盈無蹤之美;南宋辛棄疾《菩薩蠻》有:“淡黃弓樣鞋兒小,腰肢只怕風吹倒”著意描寫、歌詠婦女小腳。陶宗儀《輟耕錄》說:“熙寧、元豐以前,人猶為者少;近年則人人相效,以不為者為恥也。”寫纏足已經成為人人競相效仿的一種時代潮流。到“元明以來,士大夫家以至編民小戶,莫不裹足”,“舉世之人,皆沿習成風,家家裹足;似足不小不可以為人,不可以為婦女。”時早已經形成了一種普遍癡迷的社會風氣。
除了男性社會對女性美的固有的審美觀念以外,女子纏足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受封建禮教的束縛。在封建社會的禮法條規(guī)以及道德標準對女性的歧視和壓迫下,女子要遵循“三從四德”“夫為妻綱”片面強化貞操觀念,剝奪女性的主體意識?!胺饨ǘY教使得男子愈而愈貴,使女子賤而愈賤,在以腳小為美的時代,失去自理能力的女子為了取得男子的歡心,只有不惜忍痛把一雙好端端的腳折磨成三寸金蓮。”[6]“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一彎軟玉凌波小,兩瓣紅蓮落地輕?!痹谝阅行詾橹行牡纳鐣?,在禮教森嚴的時代,女子存在的價值只是成為男子的附屬物,唯有不斷地將自己的腳纏到極致,達到“纖纖作細”“纖纖玉筍”的程度,才能取得男子的歡心,從而繼續(xù)生存下去。
三、金蓮的畸形美
“三寸金蓮”時代女性的美,不同于當今時代對女子美的定義。
婦女長期處于卑賤的地位,因此女性自身對美概念的定義全是從男子的審美情趣上反應出來的,男子認為美那么女子自然就從眾于男子,認為是美的。
自古以來,越是弱小的東西越能引起人們的憐愛,李漁在《閑情偶寄》中所說:“其用維何?瘦欲無形,越看越生憐惜,此用之在日也?!盵7]女子柔柔弱弱,嬌小玲瓏才能引起男子的保護欲和對女子的征服欲。要滿足自身的這種惡趣味,唯有女子小腳。只有女子腳“小”到極致,扭曲,變態(tài)的地步,才能符合“小”的審美心態(tài)。而男子對金蓮美又有極苛刻的標準,非得做到“瘦、小、尖、彎、香、軟、正”才算得上真正的美。首先就是“小”,要小到極致,必須要短小到至三寸不可,或者登峰造極,向更小方向發(fā)展,出現“長不滿二寸,弓鞋小于嬰兒鞋的所謂抱小姐?!边_到小的程度后,繼而追求“窄薄輕柔俏折凹”、“光滑細膩白嫩甜”、“瘦小香軟尖、輕巧正貼彎、剛折削平溫、穩(wěn)玉斂勻干?!盵8]要盡善盡美,“秾纖得中,修短合度”,才算的上是達到了美的標準,成為男子眼中的“妙蓮”。
當小腳成為男性世界普遍的審美標準后,女性便把男性的審美觀加于己身,弱小嬌弱,自覺扮演著男性所喜愛的柔弱角色,無限趨近于男子的審美理念。當女性接受了裹足為美的觀念時,女子便開始隨波逐流,爭相裹足了。為迎合男子的審美情趣,女子自小便進行纏足,非得將一雙好好的腳纏得弓彎尖小方才罷休。腳小而難行,走起路來搖晃不穩(wěn),更能顯出女性的嬌弱之態(tài)。女性的柔弱恰恰烘托出男人的強勢,也激發(fā)了男人的伶愛之心。因此纏得一雙纖足的女子,往往會得到鄉(xiāng)鄰鄉(xiāng)親的溢美之詞,很有可能還會成就一段好姻緣。
四、結語
三寸金蓮時代,象征女子美的特征的小腳是男子把玩的對象,是男性進行炫耀、攀比的玩物。這一變態(tài)的對女性美的審美觀念,扭曲了女性自身對美的認知,使女性喪失了爭取自身權益的話語權。女性成為男子的附屬品,處于一種奴性的地位長達上千年。當然,即使在當今社會,女性的審美意識也受到男性審美理念的影響,為達到男子所期望的美而矯揉造作、濃妝艷抹,只為獲得男子的認同和贊美。這種現象的存在是我國古代女子長達數千年處于卑賤地位所遺留下來的弊病。由此看來,女性要想真正以己美為美,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參考文獻:
[1]高洪興《纏足史》:纏足的起源與發(fā)展.
[2]《采菲錄》正編,《識小錄》,4頁.
[3]駱崇騏《中國鞋文化史》,64頁,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9月.
[4]李榮楣《中國婦女纏足史譚》.
[5]陶宗儀《綴耕錄》引《道山新聞》.
[6]高洪興《纏足史》:纏足的原因.
[7]李漁《閑情偶記》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8]姚靈犀《采菲錄新編》,122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