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中林?應啟圍?蘭健花?廖顯輝?蘇付保?李榮珍
摘 要:本文針對降香黃檀、紅錐、蜆木、格木容器育苗的生產現狀,選擇椰糠、炭化谷殼、黃泥、泥炭土、復合肥、鈣鎂磷等6種輕型營養(yǎng)基質材料進行對比實驗,為降香黃檀、紅錐、蜆木、格木輕質基質容器育苗提供依據。設置了10種處理,通過測定苗木的苗高、地徑、苗木鮮重等生物學指標,討論輕質基質的物理性質(最大持水量、容重)、化學性質(pH值,全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鉀含量)與苗木生長之間的關系,對實驗數據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表明:降香黃檀育苗用輕質基質,最好的配比是椰糠30%+炭化谷殼38%+黃泥20%+泥炭土10%+復合肥2%;紅椎和蜆木育苗用輕質基質,最好的配比是椰糠20%+炭化谷殼38%+黃泥20%+泥炭土20%+鈣鎂磷2%;格木育苗用輕質基質最好的配比是椰糠40%+炭化谷殼20%+泥炭土15%+珍珠巖5%+黃泥20%。
關鍵詞:降香黃檀;紅錐;蜆木;格木;輕質營養(yǎng)土;容器苗; 配方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
輕質營養(yǎng)土的材料種類:椰糠、炭化谷殼、黃泥、泥炭土、復合肥、鈣鎂磷。
2.方法
實驗共設計基質11個(A:椰糠20%、炭化谷殼46%、黃泥20%、泥炭土10%、復合肥2%、鈣鎂磷2%;A-1:椰糠20%、炭化谷殼48%、黃泥20%、泥炭土10%、復合肥2%;A-2:椰糠20%、炭化谷殼48%、黃泥20%、泥炭土10%、鈣鎂磷2%;B:椰糠30%、炭化谷殼36%、黃泥20%、泥炭土10%、復合肥2%、鈣鎂磷2%;B-1:椰糠30%、炭化谷殼38%、黃泥20%、泥炭土10%、復合肥2%;B-2:椰糠30%、炭化谷殼38%、黃泥20%、泥炭土10%、鈣鎂磷2%;C:椰糠20%、炭化谷殼36%、黃泥20%、泥炭土20%、復合肥2%、鈣鎂磷2%;:C-1:椰糠20%、炭化谷殼38%、黃泥20%、泥炭土20%、復合肥2%;C-2:椰糠20%、炭化谷殼38%、黃泥20%、泥炭土20%、鈣鎂磷2%;D:椰糠40%、炭化谷殼20%、泥炭15%;珍珠巖5%;黃泥20%;E對照:黃心土96%、復合肥2%、鈣鎂磷2%。PH均為:5.5~6.5)。參試樹種4個,1種處理,每種組合播種苗30株,重復三次,共990株。按11種基質的苗木苗高、地徑、苗木干重的平均值進行比較分析。
每處理設三個重復,共90棵苗木。隨機排列。基質經風干后,用粉碎機粉碎或過2~3日篩,裝入育苗袋,用0.1~0.3﹪高錳酸鉀溶液或800倍的多菌靈消毒,淋透基質,消毒12h后再用自來水淋透基質便可用于播種。播種后立即淋水保濕,并覆蓋上遮陰網或塑料薄膜。播種后,在自然環(huán)境條件下進行除草、澆水等管護,但在此過程中并不施肥。
3.苗木生長指標測定
在苗木生長六個月后,測定苗高、地徑、苗木干重。苗高用鋼巻尺測量,地徑用游標卡尺測量,精準到毫米,每個處理每次重復隨機抽取3-4株共12棵?;|物理性質測定包括最大持水量,容重等。基質化學性質測定指標全氮、速效磷及速效鉀等3種, pH值控制在5.5~6.5;全氮用凱氏定氮法;速效磷用(NH4)2CO3浸提法;速效鉀用(NH4)2CO3 浸提,火焰光度計測定法。
對不同基質的生長指標進行方差的差異性分析,從中對基質品質的優(yōu)劣進行評判 ,并比較不同基質生長指標之間的差異,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對基質物理性質的進行差異性分析,分析基質物理性質與苗木生長的相關性,分析這些物理性質的合適的范圍。對基質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比較不同基質之間化學性質的差別,并分析與苗木各生長指標之間的相關關系,找出影響生長指標的主要因子,相應的合適范圍;另外做主成分分析,分析出7個指標中的關鍵因子。
二、結果與分析
1.各基質對降香黃檀、紅椎、格木及蜆木苗木生長的影響
從方差分析表及各基質苗木生長指標進行比較分析發(fā)現: 不同基質對降香黃檀苗木苗高、地徑、生物量組間均有明顯差異。苗高表現較好的基質排前3位分別是B-1(均值16.1cm)>D(均值12.7cm)>A-2(均值12.6cm);地徑表現較好的基質排前3位分別是B-1(均值0.46cm)>A-1(均值0.42cm)>A-2(均值0.41cm);生物量B-1(均值32.1g)>A(均值15.1g)>B-2(均值14.3g)。
不同基質對格木苗木苗高、地徑組間有明顯差異。苗高表現較好的基質排前3位分別是D(均值13.2cm)>A-2(均值11.9cm)>B(均值11.2cm);地徑表現較好的基質排前3位分別是D(均值0.19cm)>A-1(均值0.18cm)>A-2(均值0.17cm);生物量生物量組間無明顯差異。
不同基質對紅椎苗木苗高組間有明顯差異、地徑有顯著差異。苗高表現較好的基質排前3位分別是C-2(均值11.2cm)>B-2(均值10.7cm)>D(均值9.8cm);地徑表現較好的基質排前3位分別是B-1(均值0.19cm)>A-2(均值0.18cm)>C-2(均值0.17cm);生物量生物量組間無明顯差異。
不同基質對蜆木苗木苗高組間有明顯差異、地徑有顯著差異、生物量組間均有明顯差異。苗高表現較好的基質排前3位分別是C-1(均值11.3cm)>C-2(均值10.8cm)>A-1(均值10.2cm);地徑表現較好的基質排前3位分別是B-1(均值0.29cm)>A-2(均值0.27cm)>C-2(均值0.22cm);生物量C-1(均值16.6g)>C-2(均值16.4g)A-1(均值15.6g)。苗木生長的方差分析表見表2.1.1——2.1.12,各基質不同苗木根系數量均值見表2.2.13。
綜合上述各生長指標分析,基質B-1最利于降香黃檀苗木生長;基質D對格木苗木生長最好;基質C-2最利于紅椎苗木生長;基質C-2最利于蜆木苗木生長最好。
2.基質物理性質與苗木生長的關系
物理性質是基質很重要的性質,對于植物生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影響植物生長的幾大要素中,它占了三個,即通氣、保水和保肥性。通氣性影響苗木的根系呼吸作用,從而影響扦插苗的生根,水分及礦質營養(yǎng)的吸收,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苗木的生長;同樣,保水保肥能力的強弱決定著在苗木生長過程中,基質提供營養(yǎng)的能力和效果。而這些性質,主要決定于基質的最大持水率,顆粒組成及容重等。
(1)基質最大持水率。基質最大持水率是固定重量基質最大吸附水量與基質重量的比率,它可以反映基質的保水性能,而保水性能是衡量基質優(yōu)劣的一個重要參數。
B-1基質在降香黃檀苗木、C-2基質在紅椎和蜆木苗木、D基質在格木苗木培育效果好于其它基質,持水率是一個重要的原因。由各類苗木生長結果分析得知,從持水率一項指標而言,持水率越大并不能證明基質就越好,與對照相比,可能基質的通透性好了,持水性能可能會降低,所以它們相應的最大持水率范圍可以作為合適的基質最大持水率參考,從表2.2.1可以看出,這個范圍為5.71%~6.43%。
(2)基質容重。容重是反映基質密度的指標,栽培基質得到大范圍的應用,一個重要原因是基質比土壤要密度小,重量輕,適合現代化生產的需要,另外容重也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基質的空隙度情況,而空隙度、基質團粒結構影響到基質的通氣性,保水性等,所以容重是一個容易測定而又重要的指標。
從表2.2中看出,以降香黃檀苗木生長表現最好的基質B-1、紅椎和蜆木苗木生長均表現最好的基質C-2、格木苗木生長表現最好的基質D來分析,可以得出合適的容重范圍為1.01~1.15g/cm3。
3.基質化學性質與苗木生長的關系
(1)基質pH值
從表2.2.3來看,從降香黃檀、紅椎和蜆木、格木苗木生長較好的B-1、C-2、D三種基質推斷,在pH5.35~6.23的范圍內,這四種苗木都可以很好的生長,同時也說明中性偏酸的環(huán)境有得利于苗木生長。
(2)基質全氮含量。根據表2.4數據分析顯示,表現最好的B-1、C-2、D它的全氮是8.0mg/kg~8.8mg/kg的范圍內,基質合適的全氮含量應該8.0mg/kg~8.8mg/kg之間。
(3)基質速效磷含量。從表2.2.5來看,除比較特殊的是B-2、C(含量高)和B(含量特別的低),從生長較好的基質得出,基質合適的速效磷含量應該在50mg/kg~60mg/kg之間。
(4)基質速效鉀含量。從表2.2.6可以看出,除比較特殊的是E、C(含量高)和B-1(含量低),從生長較好的基質得出,基質合適的速效磷含量應該在55mg/kg~75mg/kg之間。
三、結論與建議
1.基質材料和配比
降香黃檀育苗用輕質基質,最好的配比是椰糠30%+炭化谷殼38%+黃泥20%+泥炭土10%+復合肥2%;紅椎和蜆木育苗用輕質基質,最好的配比是椰糠20%+炭化谷殼38%+黃泥20%+泥炭土20%+鈣鎂磷2%;格木育苗用輕質基質最好的配比是椰糠40%+炭化谷殼20%+泥炭土15%+珍珠巖5%+黃泥20%,主要對苗木地上部分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且對根系生長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2.表現生長好的基質與基質物理、化學性質的關系
降香黃檀育苗用輕質基質,適宜的物理性質為:基質最大持水率較小,適宜范圍為4.82~5.78%;容重較小,適宜的范圍為1.04~1.15 g/cm3;基質pH值與生長基本上是負相關,說明了中酸性環(huán)境有助于苗木生長,合適的pH值范圍是4.2~5.64;基質全氮含量在一定適宜范圍內,與生長呈正相關關系,相關性較強,含量8.8mg/kg~9.1mg/kg比較合適;基質速效磷含量應該在60mg/kg~62mg/kg之間;基質合適的速效鉀含量應該在55mg/kg~60mg/kg之間,在此范圍內,偏大更好。
紅椎和蜆木育苗用輕質基質,適宜的物理性質為:基質最大持水率較大,適宜范圍為5.46~6.45%;容重較小,適宜的范圍為1.04~1.15g/cm3;基質pH值與生長基本上是負相關,即pH值越高,苗高和地徑越低,說明了弱酸性環(huán)境有助于苗木生長,合適的pH值范圍是5.8~6.08;基質全氮含量在一定適宜范圍內,與生長呈正相關關系,相關性較強,含量8.0mg/kg~9.1mg/kg比較合適;基質速效磷含量應該在60mg/kg~62mg/kg之間;基質合適的速效鉀含量應該在50mg/kg~55mg/kg之間。
格木育苗用輕質基質,適宜的物理性質為:基質最大持水率也較小,適宜范圍為4.82~5.78%;容重較小,適宜的范圍為1.04~1.15 g/cm3;基質合適的pH值范圍是5.8~6.38;基質全氮含量在8.0mg/kg~8.4mg/kg比較合適;基質速效磷含量應該在60mg/kg~62mg/kg之間;基質合適的速效鉀含量在55mg/kg~60mg/kg之間。
表現突出的B-1、C-2、D、C-1的幾種基質配比,它們的持水率、容重及PH值均在上述范圍;可以看出它們持水、保水性能好、透氣性好,PH最適宜降香黃檀、紅椎、蜆木和格木的生長。另外,全氮、速效磷、速效鉀的濃度適中,比例合理適合幼苗對養(yǎng)分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孫時軒主編. 造林學. 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0.
[2]陳鳳英,繆美琴,袁國勝.我國容器育苗現狀及其技術發(fā)展趨勢.林業(yè)科技開發(fā), 1998, (2) 1~5.
[3]張福鎖,等.環(huán)境脅迫與植物根際營養(yǎng).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8:8~10.
[4]張德威,牟詠花. 幾種無土栽培基質的理化性質. 浙江農業(yè)學報,1993,5(3):166~1.
[5]汪羞德,王方桃,田吉林,等. 設施栽培基質選擇試驗.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蘇州),設施農業(yè)相關技術. 1998 ,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