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凈凈+陳靜
摘要: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問題一直是學界關注的熱點,研究成果也比較多,但將“數(shù)字資源宣傳推介”視為一個完整過程進行深入細致研究的還比較少。該文詳細介紹了大學生在圖書館數(shù)字資源宣傳推介過程中,由被動信息素養(yǎng)提升到主動信息素養(yǎng)提升的實踐過程,并以北京服裝學院圖書館數(shù)字資源推介為例,對信息素養(yǎng)提升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和效果進行實證研究。以期同仁共同關注數(shù)字資源的有效宣傳推介對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提高的重要影響和價值,從而豐富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教育的方法途徑。
關鍵詞:數(shù)字資源推介;信息素養(yǎng);圖書館營銷;用戶教育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8)01-0004-03
Abstract: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has been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nd the research is more, but on the basis of the process of recommendation of digital resources and in-depth detailed studying is also relatively small.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udentsinformation literacy in the process of recommendation of digital resources, from passive to enhance to enhance the practice of active information literacy process and promotion to the Beijing Institute of Clothing Technology Library digital resources, for example, empirical information literacy to enhance the key link effect. With a view to my colleagues of common concern to improve the impact and value of digital resources to publicize and promote the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thus enriching the ways and means of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Key words: Recommendation of digit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literacy; Library marketing;User education
自保羅·澤考斯于1974年在向全國圖書館和信息科學委員會提交的一份議案中率先提出“信息素質”的概念以來,信息素養(yǎng)教育逐漸成為信息時代重要的研究議題。作為未來國家建設的中堅力量,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對國家、高校和大學生自身都具有重要意義,已被許多國家列為21世紀大學生能力素質的基本組成部分。高校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培育問題越來越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對其開展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從圖書館方面開展的信息素養(yǎng)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較為豐富,尤其是數(shù)字資源建設、文獻檢索課的研究則更多。盡管如此,實際研究的效果仍不盡如人意。據馬費成教授的調研顯示[5],信息素養(yǎng)課程的教學內容狹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 不能適應不同地域、專業(yè)學生的要求。如此眾多的研究關注于文獻檢索課、系列講座等信息知識的傳授過程,恰恰忽略了信息素養(yǎng)是一個綜合能力的提升,信息知識只是信息素養(yǎng)教育的一個很小的方面,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教育是對大學生信息意識、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在信息素養(yǎng)提升過程中信息意識的提升才是“先頭兵”,單純的傳授知識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文獻檢索課、系列講座等信息知識的傳授,只是數(shù)字資源推介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并不是全部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方面和很多環(huán)節(jié)。如果割裂這些環(huán)節(jié),信息素養(yǎng)教育很難達到全面提升。
高校圖書館肩負著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提升的重任,具有開展信息素養(yǎng)教育的地理優(yōu)勢、資源優(yōu)勢和人才優(yōu)勢。但是擁有優(yōu)勢,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之間并沒有絕對的必然。資源本身并不意味著資源服務,擁有資源只是開展資源服務的基礎,只是對學生進行信息素質教育的資源基礎,與學生信息素質的提高并無必然聯(lián)系。甚至于兩者之間并沒有直接的銜接點,二者之間需有一個橋梁,即高校圖書館的數(shù)字資源推介。如何開展資源營銷、資源服務,在資源推介過程中使學生意識到信息的重要性,掌握尋找信息的途徑以及分析利用信息的方法才是主要,才能真正地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高校圖書館也才能真正成為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教育的中心和生力軍。
1 有效推介是前提
目前各高校圖書館普遍面臨一個問題,就是讀者的信息意識不高,對圖書館認可度較低。雖然圖書館員一直在積極主動的進行數(shù)字資源推介,但收效甚微,改善狀況不容樂觀。究其原因,并不是讀者不需要資源,相反每一個在校師生、每一個科研工作者都需要圖書館的數(shù)字資源。反思圖書館自身的數(shù)字資源推介,確實存在讀者用戶群定位不夠準確,推介方式手段過于單一,推介理念不夠革新等問題。正是這些推介問題才制約了圖書館數(shù)字資源的普及利用,影響讀者信息素養(yǎng)的提升??紤]周全、行之有效地資源推介,可以恰當?shù)臐M足讀者的需求,獲得讀者的認可,并為以后的長期推介奠定基礎,也為讀者信息素養(yǎng)的提高帶來愉悅的開始。高校圖書館數(shù)字資源推介是圖書館營銷的核心,數(shù)字資源推介的質量和效果直接影響圖書館的滿意度,直接影響圖書館在讀者心目中的形象。
北京服裝學院圖書館充分利用本館豐富的服裝藝術類資源開展多種形式的數(shù)字資源推介。通過知識競賽、教師在圖書館上課、學生參與推介、學習體驗專區(qū)等多種宣傳方式以及多樣的獎勵管理方式綜合開展宣傳推介。比如:服裝、藝術、攝影的老師,因為利用查找外文圖書資料方便,把課程直接安排在圖書館的“外版書刊閱覽室”和“時裝信息中心閱覽室”。上課之前圖書館老師就會為他們準備好所有課程需要的圖書期刊資料,上課時老師直接用這些資料授課,可想而知這對學生的影響,課下他們往往會再到這些閱覽室查閱相關資料,久而久之他們成了這里的???,他們的信息素養(yǎng)在每一次的學習查閱中得到提高。再如,學生參與推介,即由學生和老師中的先進者或圖書館服務的受益者向他們的同學同事進行宣傳推薦,并帶她們來圖書館進行體驗,圖書館每年對這些表現(xiàn)積極先進的讀者進行表揚和獎勵,從而形成了“傳幫帶”的效應。學生不但認識到了信息資源的重要,并且參與資源的推介,信息素養(yǎng)有著潛移默化的提高。endprint
有效的數(shù)字資源推介,短期來看,學生了解到了自己不知道的數(shù)字資源,知道了查找使用信息的途徑和方法;長期來看,學生對圖書館以及對數(shù)字資源推介,有著比較愉悅的體驗,會逐漸成為圖書館的忠實用戶,并參與到其中,信息意識也得到了更深層次的提高。
2 信息素養(yǎng)的提升
2.1 推介之前
2.1.1 知識儲備
只有對圖書館資源有一定的了解,才能進行數(shù)字資源的推介;否則將無法進行。要想營銷圖書館的資源,圖書館員必須對其較為熟悉,才能根據不同的用戶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推介,所以數(shù)字資源推介有助于促進一些館員加強業(yè)務學習,提高自身水平。其次,各院系老師和學生是資源推介的生力軍,要想他們參與到圖書館的數(shù)字資源推介過程中來,先要保證他們對圖書館的數(shù)字資源是熟悉了解的。只有他們了解、熟悉,才能再推薦給其他讀者。所以,在他們參與推介之前,先要成為被推介的對象,由圖書館老師向其介紹宣傳圖書館資源,并讓他們切實參與到資源的使用中,親身感受到圖書館數(shù)字資源的豐富,以及體驗到圖書館的人文關懷,從而再去把自己的感受與別人分享。
在此過程中,大學生最起碼能達到對本專業(yè)或本校圖書館購買的資源有一定了解的程度,一些有心或用功的學生,則會對自己需要或自己專業(yè)相關資源進行檢索和使用。所以,在開展資源推介之前,大學生已經對數(shù)字資源有了一些初步了解,具有了一定的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隨著推介的進一步開展,也將逐步加強。
2.1.2 推介策劃
任何宣傳推介都要盡量做好之前的組織策劃工作。其中,文獻檢索課和系列講座是比較成型的經過一定組織安排的推介手段,但除此之外的環(huán)節(jié)和方法,則更需要進行組織宣傳策劃。比如:信息咨詢過程中的引導推介;不同體驗專區(qū)的設計和體驗;宣傳資料的撰寫和發(fā)放;推介過程中的危機處理等方面。同時,這些方面又都是相互關聯(lián)、相互影響的,在數(shù)字資源推介策劃時,既要考慮某一個環(huán)節(jié)某一個方面,更要將整個推介過程作為一個整體,從而保證數(shù)字資源推介過程是一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有機整體,能夠保證讀者用戶在此過程中,由淺入深、由被動到主動地深入接觸圖書館的數(shù)字資源,逐步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即使某一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后續(xù)環(huán)節(jié)能夠及時補上,不至于讀者用戶群的流失。
2.2 推介過程中
高校圖書館數(shù)字資源推介過程,其實是信息素養(yǎng)提升的強化過程。一方面,大學生作為被推介者,將由圖書館的學科館員或其他老師向其詳細介紹圖書館有哪些數(shù)字資源,這些資源要如何使用,以及使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此外還包括信息資源的基本理論知識、信息檢索的技術和方法、信息檢索結果的處理等相關理論和實踐知識。學生的信息檢索及利用能力,將有大幅度的提升。另一方面,一旦學生主動參與到數(shù)字資源的推介,學生的信息意識將有質的飛躍。
2.2.1 以信息知識為基礎的信息能力的提高
信息知識是對信息學的了解和對信息源以及信息工具方面知識的掌握。信息知識的不足直接影響了信息能力的提升,而信息能力又是整個信息素養(yǎng)的核心。目前,此方面的教育,高校圖書館主要通過文獻檢索課、系列講座等形式來開展,即“知識講授”的方式。如果沒有數(shù)字資源推介的其他環(huán)節(jié),只是單純加強文獻檢索課的質量及改革,整個信息知識的教育將只停留在一個基本層次的表面教育,而無法從根本上去改變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調查表明[8], 僅有28.77%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對曾經學習過的信息技術掌握良好并能經常使用, 而32.46% 的大學生雖然當初學習的時候掌握情況不錯, 但因為課程結束后不常使用而逐漸荒廢了所學的知識。這也說明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能僅靠一門課程或者是一段時間的集訓,以文獻檢索課為主要形式的“知識講授”,只能是信息素養(yǎng)教育中很小的一個方面。信息知識、信息能力的增強應該是多方面、多環(huán)節(jié)、多角度的過程,是學生只要踏入圖書館就無處不在的一個過程。它可以是學生到圖書館的某一次借閱、咨詢,是學生每一次登錄圖書館主頁的檢索查詢,是學生在接觸圖書館過程中的某一次美好地體驗。比如:北京服裝學院圖書館就通過知識競賽、圖書漂流等活動;北京工業(yè)大學通過知識競賽、“尋寶”、讀書感等多種形式。
大學生信息能力還應該體現(xiàn)在批判的評估信息和信息源,將新的信息綜合到現(xiàn)有的知識體系和價值觀中,而不是單純的檢索和獲取信息。目前,大學生信息能力最薄弱的是其信息分析評價能力, 學生們不知如何判斷信息的可靠性和時效性,不知道如何將以獲取的信息規(guī)范地應用到學習科研當中。高校圖書館的數(shù)字資源推介,恰恰可以彌補這一問題。首先,學生在開始接觸、了解數(shù)字資源的時候,會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還有專業(yè)的老師向他們介紹什么類型的資源有哪些功用價值,并可以進行實踐操作;其次,學生再利用這些資源之后,再將其推介給自己身邊的同學朋友的過程中,實際上已經進行了再次的評估和分析。只有自己很明確資源的價值和內容,方可向別人去推薦;如果自身都不清楚熟悉,自然無法進行推介。另外,數(shù)字資源推介是一個大家實際操作的宣傳過程,不是單純的面對面的傳授,所以在推介過程中,不同的用戶會有不同的體驗感受,大家進行溝通交流,形成一個互相切磋提高的局面,非常有利于知識的融會提高。
2.2.2 信息意識的飛躍
信息素養(yǎng)提升首先必須是信息意識的提高,但是單純的認識到信息的重要性還遠遠不夠,只是最初始階段。學生在認識信息重要性的基礎上,還要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信息需求,如何有效獲取信息。此外,還要變被動的信息接收為主動的信息尋求、主動的信息挖掘。從信息素養(yǎng)的被動提升,到主動分享、發(fā)掘資源,主動提升自己的信息素養(yǎng)。如果再能主動參與到數(shù)字資源的推介中,一方面,自身信息素質將有一個質的飛躍;另一方面,把自己使用數(shù)字資源、參與數(shù)字資源推介的感受和想法分享給身邊的同學,將形成一個自我提高的良性循環(huán)。霸桂芳認為, 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是指把被動信息獲取式教育觀念轉變?yōu)橹鲃有畔⑻骄渴浇逃^念的一種個人能力。endprint
北京服裝學院圖書館在多年實踐基礎上總結出的學生參與推介的“傳幫帶”形式,就是一種非常好的信息素養(yǎng)教育方式。學生由最初的被動接受,到主動學習、主動尋求辦法,再到主動向別的同學推介,這是一個由被動到主動的過程。這期間,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提升,是任何形式所不能比擬的。因為這個過程中,學生提高最多的是自己的信息意識,可以說,學生的信息意識有了一個質的飛躍,而信息意識又是整個信息素養(yǎng)的重要方面,是信息素養(yǎng)提升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思想意識是一切行動的先決條件,如果主觀意識不能充分認識到信息的重要性,就更不會有信息分析、挖掘和創(chuàng)新的主動意識,那么任何被動的知識介紹和講解都是無用的,都不會起到很好的效果,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更無從提高。
2.2.3 信息道德的培養(yǎng)
信息素養(yǎng)的內涵不僅僅包括信息意識、信息獲取、信息分析、信息評價、知識創(chuàng)新等能力,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即信息道德。整個信息活動中的道德規(guī)范包括對信息道德倫理、法律法規(guī)及其違反行為等的了解。在當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 能否規(guī)范好自己的信息行為, 已成為評判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高低的重要標志。在數(shù)字資源推介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加強信息道德方面的知識講授,如“知識產權”、“信息法律法規(guī)”和“網絡道德”等相關知識的講授。另一方面,在使用別人的知識成果及相關信息的同時,更要注重對別人知識產權的尊重。此外,高校學生的舞弊行為、學術不端在大學校園也呈不斷蔓延之勢,重申學術價值和學術道德,加強對學生的科學道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要求在數(shù)字資源推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強調樹立良好風氣的重要性。
3 推介體系的建立
高校圖書館開展數(shù)字資源推介,若想長期、有效、大范圍開展,首先必須組建一個強大的營銷團隊,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營銷推介的長期性和覆蓋范圍。圖書館要改變過去收藏圖書、收藏資源,等讀者上門的理念,主動走出去開展自我營銷,成為營銷團隊的第一級。圖書館員是圖書館營銷的主體,是圖書館資源推介的核心力量。如果沒有圖書館員對資源的管理、推介和服務,用戶就不能很好的獲得資源,圖書館的資源自然也就是毫無意義。所以,圖書館員是圖書館營銷團隊的核心層面。然而,僅有圖書館、圖書館員的推介營銷,是遠遠不夠的;即便有一定的影響和效果,也只是小范圍的。這就需要圖書館營銷團隊的生力軍,也就是我們的用戶,即學校的老師和學生。由學生和老師中的先進者或圖書館服務的受益者向自己的同學同事進行宣傳推薦,并帶她們來圖書館進行體驗,然后再進行下一級的宣傳介紹,這樣一層一層向外擴展,形成一種“傳幫帶”的良性效應。隨著“雪球”越滾越大,圖書館的數(shù)字資源推介活動也就越容易開展,全校師生的資源意識會不斷提高,信息素養(yǎng)也會逐步增強。
高校圖書館數(shù)字資源的有效推介,更要有相對完善的管理模式和體制,保證推介不是一時行為,而是長期持久的內容。既要專注具體每一次活動的組織策劃實施,也要有長期的目標規(guī)劃和組織安排,并逐漸完善為一種成熟的機制。在整個模式和體制建設規(guī)劃的過程中,不僅要注意分析讀者的理性需求,也要顧及其感性情感因素;要顧及學生的實際信息素養(yǎng)現(xiàn)狀,還要考慮其具體需求;要重視短期甚至某次數(shù)字資源推介的效果,也要注重圖書館長期品牌的建立和維系,努力做到理性與感性兼顧、現(xiàn)狀與需求并重、短期與持久呼應,真正使圖書館的數(shù)字資源推介達到多層次、立體化。此外,在開展數(shù)字資源推介之后,圖書館要主動對推介的效果進行密切關注,既包括對圖書館自己開展的推介,也包括學生開展的資源推介,均要通過各種渠道長期加以關注,有針對性的進行調整和補充。還要定期進行數(shù)字資源推介后的在校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再調查,分析總結成效和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下一輪的有效推介,形成一個完備的體系。
行之有效的數(shù)字資源推介過程和完備的體系,將使每一位走進圖書館的讀者都能有所收獲。既能充分認識信息的重要性,又能提高自身的信息能力,在養(yǎng)成良好信息道德的基礎上,努力探尋更進一層地信息挖掘和創(chuàng)新,形成一個良性、全面的信息素養(yǎng)提升過程。所以,數(shù)字資源推介過程的思考和建設完善,應該引起高校圖書館的足夠重視,通過對這一過程的改進、策劃、組織,從而更好地開展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教育。
參考文獻:
[1] Shao, Xiaorong,Purpur, Geraldine.Effects of InformationLiteracy Skills on Student Writing and Course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2016,42(6),670-678.
[2] Kuan-nienChen,Pei-chunLin.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university library user education[J].Aslib Proceedings, 2011, 63(4),399-418.
[3] 郭太敏,曹志梅,譚黎娟,等.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一體化教育體系及其構建對策.大學圖書館學報,2012(2),102-104.
[4] 娜日,吳曉偉,呂繼紅.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教育提升策略研究[J].情報雜志,2010(8),178-181.
[5] 馬費成.案例研究:武漢地區(qū)高校學生信息素養(yǎng)現(xiàn)狀分析[J].圖書情報知識,2009(1),24- 29.
[6] 岳曉光.泛在學習環(huán)境下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提高.華北科技學院學報,2012(2),74-76.
[7] 秦小燕.美國高校信息素養(yǎng)標準的改進與啟示——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養(yǎng)框架》解讀[J].圖書情報工作,2015(19):139-144.
[8] 黃靜.Web2.0環(huán)境下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實證調查與分析[J].圖書館界,2011(1):34-37.
[9] 仇誠誠.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及評估標準研究[J].圖書情報論壇,2011(Z1):38-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