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巖
韓方能夠做的最多就是全力去營造一個緩和的氣氛,而這種努力隨時可以因為
美國和朝鮮改變政策手段,輕易“歸零”
緊繃了一年多的朝鮮半島局勢近日突然迎來了一點緩和跡象。2018年新年的第一天,朝鮮國家領導人金正恩在通過朝鮮中央電視臺發(fā)表2018年新年賀詞時,出人意料地表示他祝愿平昌冬奧會圓滿成功,朝鮮有意參加這次奧運會并愿就此與韓方盡快舉行會談。
相對于過去兩年里朝鮮官方聲明中對韓國的態(tài)度,這個表態(tài)可謂朝鮮在本輪朝核危機中首次明確釋放了緩和局勢的意愿。
其實在朝鮮去年年底試驗了“火星15”洲際彈道導彈之后,就在當時的文告中隱約提及未來朝鮮將暫時停止武器試驗。從那時候起,韓國方面最關心的問題就莫過于“朝鮮是否會參加平昌冬季奧運會”。雖然朝鮮在雙人花樣滑冰項目上取得了本次冬奧會的入場券,但是截至2017年12月1日的最后報名期限為止,朝鮮一直保持著沉默。
如果朝鮮放棄參加本次冬奧會,其潛臺詞可能就意味著在平昌冬奧會期間,朝鮮可能進一步進行包括核試驗在內的武器試驗,而在目前美國不斷試圖通過展示武力的方式強壓朝鮮放棄其武器發(fā)展計劃的背景之下,朝鮮的每一次武器試驗在實質上都是向著“懸崖”又前進了一步。利用“奧運休戰(zhàn)”這個不成文的傳統(tǒng)掩護,對于朝韓雙方來說都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否則,不僅會讓冬奧會的參加者心中存著極大的安全擔憂,也必然會讓未來的朝鮮半島局勢繼續(xù)緊繃。
只是戰(zhàn)術行為,而非戰(zhàn)略轉向
如今朝鮮突然轉變態(tài)度,主動提出將參加冬奧會,韓國方面立即給出了積極的回應。第二天,韓國統(tǒng)一部長官趙明均向朝方提議,朝韓雙方可以于1月9日在板門店舉行韓朝高級別會談,磋商朝鮮參加平昌冬奧會等事宜。他表示,“無論何時、何地、何種形式,韓國政府都有意與朝方對話?!?/p>
隨后的幾天里,朝韓雙方的互動均在善意的氣氛下進行。但是如果認為本輪半島困局可能就此走向緩和,恐怕仍然為時尚早。
正如中國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此前撰文時所稱,“美國掌握著朝鮮半島問題的鑰匙”,朝鮮半島問題能否得到真正解決,取決于朝鮮和美國雙方的態(tài)度。
朝鮮在遭受國際制裁和嚴重孤立的情況下,仍然不顧一切地去發(fā)展導彈化核武器,其目的十分“單純”,就是要建立不對稱式安全平衡,以求美朝之間簽署和平條約,確保自己的戰(zhàn)略安全。而所謂逼退駐韓美軍,打開“統(tǒng)一之門”其實接近于無稽之談。畢竟即便是駐韓美軍撤出朝鮮半島,只要美韓保持軍事同盟體制,美國就必然將“核保護傘”延及韓國,正如對北約成員中無核武器國家所做的一樣。朝鮮仍然不可能拿著核武器以訛詐的方式換來統(tǒng)一,而現(xiàn)階段以常規(guī)戰(zhàn)爭方式去完成南下統(tǒng)一,不管是從經(jīng)濟上還是從軍備質量和數(shù)量上,朝鮮都是無力完成的。這一點朝鮮半島當事各方心知肚明。
分辨清楚這一點,對于理解半島問題的復雜性至關重要。畢竟如果是作為“統(tǒng)一”的工具,導彈核武器就只是朝鮮的“加分”項,形勢實在困難的情況下存在被放棄的可能;而如果朝鮮將其作為自己國家生死存亡的支柱,則除非找到真正可靠的替代品,否則朝鮮是斷然不可能輕易放棄的。
在這個邏輯之下,今天朝鮮作出了緩和姿態(tài)顯然并非打算就此作出戰(zhàn)略轉向,而是一種為了改善自己處境的“戰(zhàn)術”行為。
對于朝鮮半島局勢決定一方的美國來說,并非真的樂見朝鮮半島走向了和平和穩(wěn)定的局面。美國賴以維系其東亞戰(zhàn)略體制的兩塊基石即是,美日同盟和美韓同盟,在這兩個同盟支持之下,美國以大批駐軍的方式對被自己視為戰(zhàn)略對手的中俄進行圍堵和逼壓,這一點在奧巴馬政府推行的“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中顯露無余。
特朗普政府雖然名義上是放棄了“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但是美國的戰(zhàn)略取向絲毫沒有改變,僅從特朗普日前發(fā)布的《國家安全報告》中看來,美國再次明確了中俄是其戰(zhàn)略對手,而且為了加強圍堵試圖把印度也拉進其同盟體系,提出了“印太”概念。
既然如此,美國如果放手讓朝韓雙方緩和關系,那么顯然會讓美韓同盟失去一個重要的存在基礎,也會部分削弱美日同盟的存在基礎,因此朝鮮對于美國來說是一個“有價值的敵人”。有了一個充滿敵意的朝鮮存在,美國就可以利用這個理由驅使韓國以及日本更緊密地跟隨自己的戰(zhàn)略腳步。
有鑒于此,美國表現(xiàn)出來的曖昧和矛盾就不是不可以理解的。美國國防部長宣布,因為舉辦平昌冬奧會,美韓的年度軍演推后舉行,卻并非取消。而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在得知朝韓雙方開始兩年以來首次正式接觸之后,一邊表示他本人也愿意跟朝鮮領導人金正恩進行會談,另一邊又提出進行會談的先決條件,即朝鮮同意放棄武器計劃。
不過,對于美國來說,保持一個敵意的朝鮮雖然對于自己的東亞戰(zhàn)略非常有幫助,但也不是毫無代價的。朝鮮出乎意料的武器發(fā)展速度,確實有可能打破地區(qū)平衡,這是美國不愿意看到的,但是還遠沒有到令其寢食難安的地步。目前美國本土以中段攔截系統(tǒng)為骨干的三層導彈防御體系接近于完成,而在海外駐軍和盟友頭上也早就編織了高空和中低空兩層反導體系,朝鮮有限的核武器只能給美國防御增加一點壓力,還遠遠達不到“確?;ハ啻輾А钡乃?。
因此短期之內,美國不會改變對朝鮮的態(tài)度。即便是在要求朝鮮放棄核武器的同時,美國對于朝鮮要求簽訂和平條約的主張也從來不理會。這就是朝鮮半島困局真正的根源所在。
韓方的努力隨時可能被輕易“歸零”
既然美國和朝鮮雙方的戰(zhàn)略目的如此南轅北轍,除非雙方中的一方因為重大變故,不得不去尋求戰(zhàn)略轉向,否則在未來很長時間內,朝核問題的困局依然難以得到解決,而美朝雙方的戰(zhàn)略目的也不會輕易發(fā)生改變。
美國雖然可以繼續(xù)對朝鮮保持強大的軍事壓力,但是以目前的美國國力來看,如果對朝鮮發(fā)動一場戰(zhàn)爭,其規(guī)模和烈度都是不可控的。僅僅從經(jīng)濟支持角度考慮,也必然會讓剛剛有所起色的美國經(jīng)濟再次背上沉重的負擔。這不僅對于美國自身發(fā)展來說難以承受,更可能在世界其他要點上讓美國失去了主導能力,最后可能導致自己的霸主地位徹底動搖。
韓國雖然身處對峙一線,背負著沉重的安全壓力,但是不管文在寅有多么強烈的改善南北關系意愿,其能力畢竟有限。只要考慮到韓軍在實質上仍然是服從美軍領導這一個事實,就可以知道韓國根本缺乏推行自己獨立外交政策的基本支柱。他能夠做的最多就是全力去營造一個緩和的氣氛,而這種努力隨時可以因為美國和朝鮮改變政策手段,輕易“歸零”。
日本既面臨來自朝鮮的安全壓力,又恐懼于中國的崛起,在戰(zhàn)略上唯一的選擇就是緊跟美國,同時為了謀求一直夢寐以求的“正常國家”地位,必然采取兩面手法,一邊可能會叫嚷安全需要以讓美國放松自己脖子上的幾環(huán)鏈條,實現(xiàn)重新武裝化,另一邊同樣可能會去跟朝鮮搞搞緩和,降低自己遭遇朝鮮核打擊的風險。
對于朝鮮來說,其本身發(fā)展武器計劃的目的在于“求存”,顯然不會輕易去從根本上挑戰(zhàn)美國的東亞政策,否則必然給自己招來滅頂之災,其既往采取的政策是利用大國之間的博弈空間,精妙算計自己的行動邊界。但是這種算計也并非沒有代價,朝鮮只要不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顯然遭到的制裁和孤立會讓其經(jīng)濟逐步枯萎,屆時即便可以自給自足地挺下去,也只能維持在低水平上,很難再出現(xiàn)前面的那種突飛猛進,而這又是美國所樂于見到的。
一場借奧運會契機促成的朝韓談判,可以給外界帶來對于破解朝核困局的良好希望寄托,但是相對于美朝之間的各自戰(zhàn)略意圖和算計來說,這就好像一大鍋羊肉湯里撒進去一小撮胡椒面一樣,開始可能略有味道,但是可能很快就會既不見蹤影,也沒了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