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科
【摘 要】目的:研究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在肱骨骨折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本科2015年8月-2017年6月接診的肱骨骨折病患50例,將之以隨機數(shù)表法分成A組和B組,每組25例。予以A組手術治療,予以B組保守治療。觀察兩組臨床治療的效果,比較日常生活評分等指標。結果:A組療效的優(yōu)良率為84.0%,明顯比B組的64.0%高,組間差異顯著(P<0.05)。A組的日常生活評分為(86.41±7.25)分,明顯比B組的(69.02±7.91)分高,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采取手術治療的方式對肱骨骨折病患進行施治,可有效促進其骨折創(chuàng)口的恢復,促進生活質量改善。
【關鍵詞】手術治療;肱骨骨折;應用價值;保守治療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1--01
臨床比較常見的骨折疾病中,肱骨骨折具有高發(fā)病率,可發(fā)于任何年齡階段[1]。據(jù)相關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在全身骨折中,肱骨骨折所占的比例高達5%,且常常由直接亦或者是間接暴力所致,比如:摔傷、交通事故以及高處墜落等[2]。近年來,隨著我國經(jīng)濟條件的進一步提升,肱骨骨折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出了連年增長的趨勢。對此,本文將重點分析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在肱骨骨折中的應用效果,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科2015年8月-2017年6月間接診的肱骨骨折病患50例,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將之分成兩組:A組和B組各25例。其中,A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齡為17-76歲,平均(44.3±6.1)歲;摔傷者,4例;交通事故傷者,12例;高處墜落傷者,9例。B組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齡為18-76歲,平均(44.7±6.3)歲;摔傷者,3例;交通事故傷者,14例;高處墜落傷者,8例。比較兩組的致傷原因等基線資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組實行手術治療,也就是對患者施以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詳細如下:高位臂叢麻醉成功后,協(xié)助取仰臥位,并將傷肩適當墊高。于肩鎖關節(jié)前方并沿鎖骨外約1/3向內至三角肌以及胸大肌處,將遠端切口向外下適當延伸作一弧形切口,長度約為12-14cm,然后再逐層切開皮膚和皮下組織。對肱三頭肌與胸大肌進行有效的分離,向外對三角肌進行牽開,使肱二頭肌長頭肌腱充分顯露。將骨折斷端的淤血塊徹底清除,同時明確骨折斷端的位置。持續(xù)牽拉傷肢,對骨折端進行復位。待確定骨折端穩(wěn)定之后,再利用螺絲釘與鋼板對骨折端進行固定。清洗患處,按要求留置負壓引流管,并對傷口進行逐層縫合。
B組實行保守治療,即:根據(jù)患者的骨折情況,為其選擇一種最佳的骨折復位方式。局麻成功后,先對患者施以手術復位,然后再利用夾板進行外固定。隨后,再將患肢適當抬高,避免患肢軟組織出現(xiàn)腫脹等異常情況。治療期間,注意觀察患者患肢末梢血運的變化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立即處理。
1.3 評價指標 參考Murley以及Constant評定標準[3],對兩組治療后的日常生活進行評估,包含骨折端對位情況、日常生活情況、肌力恢復情況以及關節(jié)疼痛這4個部分。最高分為100分,得分越高,提示日常生活越好。
1.4 療效判定標準 以下述標準[4]為參考,對兩組不同方法治療的效果進行評估:(1)優(yōu)秀,骨折完全愈合;骨折達到解剖對位;肌力恢復情況較好。(2)良好,骨折基本愈合;骨折端成角<10°;肌力恢復良好。(3)尚可,骨折愈合不理想;骨折端成角<15°。(4)差,骨折愈合較差;骨折端成角>15°;骨折未達到解剖對位。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0.0分析,以(±s)表示計量資料,經(jīng)t檢驗;以[n(%)]表示計數(shù)資料,經(jīng)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日常生活評分 經(jīng)評估,A組的日常生活評分為(86.41±7.25)分,明顯比B組的(69.02±7.91)分高,組間差異顯著(t=8.1035,P<0.05)。
2.2 治療效果
如表1,A組療效的優(yōu)良率為84.0%,明顯比B組的64.0%高,組間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現(xiàn)階段,肱骨骨折在我國臨床上比較常見,既可損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時又能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與工作。一直以來,保守療法都是肱骨骨折病患的一種重要治療手段,雖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且還具備治療費用低以及操作簡便等優(yōu)勢,但療效不佳,骨折創(chuàng)口愈合不明顯,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近年來,隨著我國醫(yī)療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內固定材料也得到了更新?lián)Q代,盡管手術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傷性,但通過手術治療能夠讓患肢的骨折斷端在較短的時間之內達到解剖復位的效果,并且,內固定材料的使用也不會對患者骨折周圍的軟組織造成較大的刺激,能顯著縮短患者術后病情康復所需的時間,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積極采取手術治療的方式對肱骨骨折病患進行治療,有助于促進其骨折創(chuàng)口愈合,提高生活質量,縮短住院時間。此研究結果表明,A組手術治療的優(yōu)良率為84.0%,明顯比B組保守治療優(yōu)良率的64.0%高,組間差異顯著(P<0.05);并且,A組的日常生活評分也明顯比B組高,組間差異顯著(P<0.05)。
綜上所述,對肱骨骨折病患施以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預后效果好,療效顯著,生活質量改善明顯,值得臨床借鑒。
參考文獻:
郭銳.肱骨骨折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的效果對比[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20):115-116.
邵基新.肱骨骨折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4,(6):77-78.
曹覺飛.肱骨骨折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對比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5):101-101,102.
侯新房.肱骨骨折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的療效對比[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27):104-1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