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湖平,鄧仲坤,羅建英,盧 偉
(1.浙江大學 體育現代化發(fā)展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28;2.杭州師范大學 體育與健康學院,浙江 杭州 311121)
近年來,我國很多地區(qū),特別是廣東、上海、北京等地的民間足球競賽活動呈現出十分火熱的態(tài)勢,諸如,“北京回龍觀超級聯賽”、“廣東社會足球聯盟”等。這些民間足球競賽組織與政府一起構成了公共體育服務供給主體,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政府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的不足。2014年國務院發(fā)布的《關于加快發(fā)展體育產業(yè)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中將“大眾體育和體育消費”上升至國家戰(zhàn)略高度,并明確提出大力推廣“社會(民間)足球”[1],2015年國務院發(fā)布的《中國足球改革發(fā)展總體方案》中提出“普及發(fā)展社會足球”,“推動足球運動普及,推動社會足球與職業(yè)足球互促共進”的意見[2],加之由政府職能轉變帶來的體育賽事審批權的下放或取消,我國源于“大眾草根”的自發(fā)性體育競賽活動的民間組織將會得到快速發(fā)展,必將成為我國大眾體育發(fā)展的新動力源。在這樣的發(fā)展背景下,民間足球競賽組織的內涵、形成路徑、發(fā)展前景等等問題已引起了學者們的關注。其中民間足球競賽組織的屬性和價值作為最基礎性的問題成為本研究的主題。本研究試圖為上述相關問題的討論提供前期研究的支持。
屬性是反映屬于實體的本質方面的特征,是指一個事物的性質與關系。剖析“民間足球競賽組織”的屬性,首先需要對“民間足球”、“民間組織”、“體育競賽組織”幾個概念進行梳理。在對“民間足球”概念的認識方面,樊渭(2010)認為它是“民眾在文化學習和工作之余自愿組織進行的訓練和活動的足球運動”[3];楊成偉(2010)將其定義為“那些有本職工作的普通群眾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發(fā)組織、自由參加,在余暇時間進行的一些以健身娛樂為目的足球活動”[4];國際足聯對“草根足球”下的定義為“融合不同年齡、性別、身體條件、膚色、種族或宗教信仰之不同,充分依托其自身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為其提供參與足球的便捷場地與服務,讓更多的人發(fā)現足球運動的魅力”[5]。在對“民間組織”的認識方面,美國著名非營利組織理論學者薩拉蒙等(1999)概括了“民間組織”具有組織性、私立性、非利潤分配性、自治性、志愿性等基本特性[6];陸明遠(2008)在薩拉蒙“5種特性”說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的具體情況提出了“民間組織”劃分標準的4種特性:即公益性、專業(yè)性、合法性、排除性,繼而根據這4種特性對“民間組織"進行了界定:即為實現公益目標,在社會領域通過志愿而結成的具有正式結構,從事特定領域工作的自治性合法組織[7]。學者楊升平(2015)在綜合上述觀點的基礎上,認為“體育競賽組織”是以生產具有規(guī)則的身體性競爭活動為目標,具有正式結構的社會集體[8]。其將體育競賽組織歸納為3個特點:①由一些(兩個以上)參與者(參與隊、俱樂部等)構成;②其核心功能是安排參與者之間的比賽;③其內部具有層級結構[8]。通過對“民間足球”、“民間組織”、“體育競賽組織”幾個概念的梳理,可將“民間足球競賽組織”定義為:由大眾自發(fā)形成,以組織足球競賽為目標的具有一定結構的社會集體。其具大眾性、非職業(yè)性、非專業(yè)性和非營利性等特征。在現實中,這些競賽組織往往以“××足球聯賽”或“××足球聯盟”進行命名,例如:“上海城市足球聯賽”、“泉州業(yè)余足球聯盟”等,不包括“中超”、“中甲”、“中乙”等職業(yè)足球賽事活動,也不包括“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等由官方性質單位所舉辦的業(yè)余足球賽事活動。
價值,泛指客體對于主體表現出來的積極意義和有用性。從認識論上來說,是指客體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效益關系,是表示客體的屬性和功能與主體需要間的一種效用、效益或效應關系的哲學范疇[9]。根據作用社會領域的不同,價值可分為社會分工類價值(包括經濟價值)、社會管理類價值(包括政治價值)和社會意識類價值(包括文化價值)。根據作用方式的不同,價值可分為直接性價值和間接性價值[9]。顯然,民間足球競賽組織因其“非官方性”、“大眾性”、“非職業(yè)性、非專業(yè)性”、“非營利性”等特點,從體育本身的功能來考慮,其直接價值應該體現在社會功效方面,而經濟方面的功效可以視為由社會功效衍生出來的間接價值。
2.1民間足球競賽組織的直接價值——社會功效
2.1.1 完善政府公共體育服務供給與治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公共服務需求日趨多樣化和個性化,足球被譽為世界第一運動,受到全世界各地的歡迎,中國球迷對足球運動,也已經不再滿足在電視機前、看臺上觀看運動員精彩的表演,而是希望能親身體驗足球運動帶來的快樂。但是由于過去社會足球并沒有受到重視,使得人們缺少可以進行足球運動的場地設施,更缺乏參與各種足球賽事活動的渠道和組織。單一的政府主體缺乏足夠的資源和信息,同時也缺少相關專業(yè)的技術人才,故難以滿足公眾多樣化、個性化的體育需求,大大限制了人們參與足球運動的熱情,使得人們的體育需求長期得不到有效的滿足。全能型的政府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社會對公共體育資源的需求,將原來由政府直接承擔的一些具體、微觀的服務職能,逐漸轉移給社會組織和市場組織,將能更好地發(fā)揮社會力量在公共體育事務中的作用,使政府可以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公共體育服務的規(guī)劃、監(jiān)管中,提高行政效率和政府治理能力。
我國民間足球競賽組織的興起,無疑給這些足球愛好者提供了非常好的足球參與機會。民間足球競賽組織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獲得相應資源,建立與運動、競賽相關的各類制度,形成較為完整的制度供給機制,以其特有的方式逐漸成為我國體育公共服務新的供給者[10],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我國已成規(guī)模的民間足球聯盟(15支球隊以上)有300家以上,很大程度上補充了政府公共體育服務的不足。與政府部門相比,民間足球競賽組織作為一個直接面向大眾的組織,更了解公眾的實際需求信息,同時,逐漸形成了一批擁有專業(yè)技術和管理的隊伍,已能達到公眾的滿意度和需求匹配度。民間足球競賽活動的開展,一方面盤活了很多閑置的場地資源,使得很多空閑的場地通過租用方式實現社會和經濟雙重效應,同時還推動了新足球場地的興建,特別是五人制、七人制場地。進一步提升了公共運動場地的發(fā)展。民間體育組織的發(fā)展,可以改變政府大包大攬的傳統(tǒng)做法,使得政府部門能夠集中精力做好宏觀決策及管理、服務工作,從而實現政府職能和角色的回歸[11]。民間足球競賽組織在公共體育服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彌補由政府在公共體育服務領域的空缺。業(yè)余足球的事務性工作,如賽事組織管理、足球培訓活動、社會足球市場開發(fā)等可以由民間足球競賽組織及所屬俱樂部、球隊承擔,政府則可強化體育公共服務“放、管、服”的治理機制建設??傊?,民間足球競賽組織的興起,不僅可再很大程度上彌補政府在公共體育服務上的供給不足,而且還可與政府在公共體育服務方面形成良好的互動機制,有利于改善政府體育公共服務的治理結構[12]。
2.1.2 推動職業(yè)足球的制度創(chuàng)新。我國民間足球競賽組織的成長路徑為職業(yè)足球的制度創(chuàng)新提供了很好的改革模板??v觀我國職業(yè)足球二十多年的發(fā)展與改革,歷盡坎坷,然而取得的成績卻不夠理想。聯賽組織體制和運行機制的落后是制約我國職業(yè)足球發(fā)展的重要阻礙,建設符合我國現實環(huán)境的職業(yè)足球聯盟,搭建利益共同體關系,是我國職業(yè)足球改革的必然要求。雖然,目前《中國職業(yè)足球聯盟章程》已經審核通過,開始著手職業(yè)聯盟各部門的組建,中超和中甲職業(yè)聯賽將由職業(yè)聯盟具體運營管理,但其改革依然處于探索階段,還存在著很多已知和未知的障礙有待跨越,急需理論指導與成功經驗的借鑒。盡管歐美國家職業(yè)聯盟的經驗可供借鑒,但是由于國情不同,探索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職業(yè)足球聯盟發(fā)展道路仍是一項重要工作。
我國民間足球競賽組織屬于自發(fā)的競賽組織,其生存與發(fā)展的內外動力源于內生需求和環(huán)境適應,是基于市場合作與博弈而形成的一種契約關系。我國絕大部分民間足球競賽組織的所有權僅屬于組織的創(chuàng)建者,各球隊或俱樂部,在10幾年的發(fā)展過程中逐漸形成具有現代意義的“足球聯盟”,如“廣東省民間足球促進會”正在創(chuàng)建“股份制的形式的聯盟”(各級子聯盟的所有者分享省聯賽的所有權),以整合資源,凝聚力量,構建聯賽發(fā)展的利益共同體。由于我國民間足球競賽組織是在非政府力量主導下形成的一種市場關系,并且正處于快速的發(fā)展的過程中,其多項制度創(chuàng)新成果可以為我國職業(yè)足球制度創(chuàng)新提供啟示。民間足球競賽聯盟與職業(yè)足球體育聯賽的制度創(chuàng)新經驗可相互借鑒,共同推動我國足球運動的發(fā)展。
2.1.3 促進足球競技后備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我國民間足球競賽組織的發(fā)展和校園足球的相互作用,將極大地促進我國競技足球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我國足球運動的發(fā)展,離不開后備競技人才培養(yǎng)系統(tǒng)的優(yōu)化。在足球水平較高的國家,青少年足球均備受重視。如:日本有“足球百年復興計劃”;德國則制定了“職業(yè)足球俱樂部青訓計劃”[13]。在我國,《中國足球改革發(fā)展總體方案》也明確提出實現青少年足球人口規(guī)模化增長,拓展足球運動員成長渠道和空間的問題[2],2014年7月教育部提出了新修訂的校園足球改革方案,力爭校園足球取得重大突破。爭取用3年時間把校園足球定點學校由目前的5 000余所擴展到2萬所,并在2014年起逐步建立健全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四級足球聯賽機制,通過招生考試政策疏通足球人才成長通道,為足球運動培養(yǎng)源源不斷的優(yōu)秀后備人才的舉措[14]。在這樣的國家政策引導下,校園足球除了可以通過正規(guī)的渠道直接為國家輸送大批優(yōu)秀的青少年后備人才以外,同樣還有大批的青少年足球愛好者溢出到社會并加入到“草根足球”這個大家庭中,為民間足球競賽組織提供了豐富的人力資源,同樣也進一步增加了為國家輸送大批優(yōu)秀的青少年后備人才的渠道。
從世界各國足球職業(yè)化的成功經驗中可以發(fā)現,足球職業(yè)化的基礎是“社會化”、“普及化”。以德國為例,德甲等職業(yè)足球聯賽水平較高,聯盟和各俱樂部也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收益;并且近年來在“世界杯”、“歐洲杯”等國際足球賽事中也屢獲佳績。德國聯賽和國家隊獲得如此好的業(yè)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民間足球競賽的火熱。德國的業(yè)余足球俱樂部遍布全國各地,甚至每個村都有組建足球隊,業(yè)余足球有地區(qū)間聯賽、州聯賽,大區(qū)、城市聯賽等等,其聯賽體系一共由近10個級別組成。在中國,無論是國內聯賽,還是國際水平均不甚理想,盡管有多方面的影響因素,但是,足球人才基礎不佳和市場基礎水平低下可能是主要原因。基于此,近年來,將青少年足球發(fā)展作為國家戰(zhàn)略,不僅極大地促進校園足球的繁榮,同時,還為民間足球在青少年群體中注入極大的活力。近些年來,很多民間足球競賽組織開設青少年球員和教練的培訓營,助力發(fā)掘培養(yǎng)足球人才。為了進一步整合青少年培訓資源,2016年初,國內12家民間足球俱樂部的負責人宣布成立青少年足球發(fā)展聯盟,旨在促進在青少年足球教學資源、宣傳推廣方面的規(guī)范管理,為中國足球的普及和推廣做貢獻[15]。
扎實的群眾基礎是提高足球運動水平的關鍵,足球事業(yè)的發(fā)展必須建立在足球運動普及的基礎上,前中國國家隊隊長馬明宇也曾經提到:“業(yè)余足球、民間足球是球迷自己的比賽,是中國足球金字塔的‘塔基’,直接決定著‘塔尖’的高度,必須要把這些‘球迷身邊的聯賽’搞好,才能提升職業(yè)聯賽的水平”[16]。因此,我國民間足球競賽組織的發(fā)展和校園足球的相互作用,將逐漸改變原有單一的三級制的競技運動后備人才培養(yǎng)模式,豐富人才輸送渠道,極大地促進我國足球競技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
2.2民間足球競賽組織的間接價值——經濟功效
2.2.1 商業(yè)化開發(fā)逐漸顯現。隨著民間足球競賽的影響力日益擴大,民間足球競賽的商業(yè)開發(fā),包括冠名權、贊助與廣告等現象逐漸呈現。由于民間足球發(fā)展迅速,參與者人數眾多,已形成公眾影響效應,并由此形成了一定的商業(yè)價值。目前一些發(fā)展較好民間足球競賽賽事,如深圳鐵狼杯、廣東聯盟杯、粵超等賽事已獲得廣東體育電視臺以及樂視體育的關注,對其中部分賽事進行直播,盡管尚未獲得明顯的轉播收入,但已大大增強了民間足球聯賽的影響力。許多商家已經注意到了其巨大的受眾群體,期望通過對民間足球賽事的贊助,獲得更高的營銷價值。卡爾美(KELME)是近兩年在中國足球裝備市場的一支新軍,卡爾美的中國代理商在2014年才拿到了中國的所有權,開始負責其在中國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2016年卡爾美營收將近5億元人民幣,其中足球品類占到卡爾美80%的收入來源[17]??柮莱速澲屑住⒅幸衣撡惣扒蜿犕?,還贊助了非常多的民間足球聯賽及球隊,如2016廣東聯盟杯全省總決賽的冠名贊助商等。卡爾美通過贊助民間賽事及球隊行為為其打開中國市場提供了支持。通過訪談了解到,一些較為知名的賽事每年可獲得近百萬的贊助經費,為“草根足球”的發(fā)展提供了支持,同時企業(yè)的贊助行為也為其提供巨大商業(yè)價值。民間足球競賽組織在發(fā)展過程中,已逐漸呈現出商業(yè)開發(fā)能力,同時對體育賽事資源進行市場化探索。
2.2.2 拉動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除了競賽產業(yè)本身的經濟收益之外,體育產業(yè)還具有產業(yè)關聯效應較高的特征,足球競賽產業(yè)對于體育場館建設、體育用品制造、贊助商、傳媒業(yè)等具有推動作用。目前,國內的足球競賽產業(yè)關聯效應較強的主要還是體育場館與體育用品業(yè),民間足球競賽的發(fā)展,對于足球場地的經營與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密集的賽事盤活了大量的足球場地資產;為滿足民間足球競賽需求,在很多地區(qū)還新建了很多足球場地,包括大量的七人制人工草地球場。不僅如此,民間足球的發(fā)展也極大地拉動了足球服裝、足球鞋、足球護具等體育服飾裝備產業(yè)的發(fā)展。由于我國民間足球競賽市場尚處于快速發(fā)展中,可以預期:其規(guī)模和市場范圍將不斷快速擴大,對關聯產業(yè)的拉動性必將越來越強。
長期以來,人們總是將注意力投放在政府發(fā)展體育的公共資源配置結構方面,卻疏忽了原于“民間草根”內生原需求所形成的“民間運動競賽的組織形態(tài)”,并且逐漸在“制度化、組織化”過程中,補充著政府公共體育資源供給不足的現實事實。隨著人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國家層面各類宏觀支持政策的出臺,我國民間足球競賽組織必將得到快速的發(fā)展。本研究對我國民間足球競賽組織的屬性和價值這個最基本的問題進行了梳理和討論,以期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進而為討論我國民間足球競賽組織的各類問題提供前期研究支持。
[1]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fā)展體育產業(yè)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Z].國發(fā)[2014]46號,2014-10-02.
[2] 國務院辦公廳.中國足球改革發(fā)展總體方案[Z].國辦發(fā)[2015]11號,2015-03-08.
[3] 樊渭.西安民間足球聯賽管理體制及運行機制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0.
[4] 楊成偉.全民健身活動視野下城市居民進行“民間足球”活動行為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0,26(4):19-21.
[5] 國際足聯.國際足聯草根足球培訓手冊[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0:5-8.
[6] Anheier H K, Salamon L M. Global civil society: dimensions of the nonprofit sector[J].Global Democracy Key Debates,2006,42(1):93-107.
[7] 陸明遠.中國民間組織發(fā)展中的政府管理模式研究[D].天津:南開大學,2008.
[8] 楊升平.體育競賽組織及其形成演化機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5.
[9] 編寫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10] 叢湖平,楊升平.民間足球競賽組織的發(fā)展階段特征及主導環(huán)境因素[J].體育科學,2015(4):3-11.
[11] 于國安.政府購買公共服務評析及政策建議[J].經濟研究參考,2011(46):36-41.
[12] 叢湖平,盧偉.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模式、問題及建議——基于蘇、浙、滬、粵等省市的調研[J].體育科學,2016(12):11-17.
[13] 王妍蘇,鄭芳.我國職業(yè)足球俱樂部后備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歷史演進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16,38(2):14-17.
[14] 毛振明,劉天彪.再論“新校園足球”的頂層設計——從德國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培養(yǎng)看中國的校園足球[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5,49(6):5-11.
[15] 網易體育.“足球熱”在中國民間漸升溫.草根足賽接連上演[EB/OL].2016-08-20.
[16] 搜狐.前國腳:民間和青少年足球是中國足球金字塔“塔基”[EB/OL].2014-03-02.
[17] 搜狐體育.卡爾美(KELME)為“新國貨運動”拼天下[EB/OL].2016-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