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關于加強法律援助精準扶貧的調研報告

      2018-02-07 02:33:27吉林省長春市司法局課題組
      中國司法 2018年10期
      關鍵詞:長春市法律援助貧困村

      吉林省長春市司法局課題組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qū)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法律援助是一項扶貧助困、彰顯政府責任的民心工程,法律援助從本質上講就是法律扶貧。貧困人口不僅是經濟上的弱勢群體,更是法律知識欠缺、法律服務獲得上的弱勢群體,在發(fā)展產業(yè)、教育脫貧、金融扶貧、社保兜底等精準扶貧措施強力推進的過程中,為貧困弱勢群體提供及時、便捷、精準的法律服務,就成了法律援助機構義不容辭的責任。近年來,吉林省長春市緊緊圍繞精準扶貧工作重點,突出發(fā)揮法律援助職能優(yōu)勢,扎實開展法律援助扶貧助困工作,切實維護貧困人口合法權益,為全市脫貧攻堅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支持和法律保障。

      一、長春市貧困人口基本情況及需求分析

      (一)致貧原因分析

      長春市嚴格實施貧困對象動態(tài)管理工作,認真開展貧情分析、實地入戶調查、信息數據復核等工作,總結分析致貧原因如下:

      1.因病因殘致貧。部分村民因長期生病或患重大疾病而喪失勞動能力,雖有新農合保障,但因治療周期長、醫(yī)療費用高、經濟負擔重造成家庭貧困。部分村民身有殘疾或年老體弱,不能通過勞動獲得收入或收入極低,需要通過社會保障兜底來幫助脫貧。

      2.自然條件限制致貧。部分貧困村土地總量和人均占有量均較少,而且自然資源匱乏、交通條件極差、基礎設施落后,醫(y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嚴重滯后,嚴重制約了貧困戶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脫貧項目難以開展。

      3.自身缺乏動力致貧。部分村民因貧輟學,其文化素質相對較低、學習能力較差,缺少發(fā)展家庭經濟的科學計劃、必要技術和管理能力,只能選擇外出打工,靠微薄薪資供養(yǎng)家庭。盡管有些貧困戶懷揣擺脫貧困的愿望并不斷努力嘗試,但由于缺乏科學引導,以致增收無門路、脫貧無渠道,最終喪失了脫貧致富的信心和勇氣。

      4.不務正業(yè)致貧。部分村民不勞而獲思想嚴重,熱衷參與“六合彩”等賭博活動,以致傾家蕩產、債臺高筑。還有部分村民因經濟收入少,急用生產生活資金,盲目選擇借高利貸,結果利滾利,造成貧困。

      5.信息封閉致貧。農民工外出務工的信息來源有限,且多以打零工為主,在出現拖欠工資、受到人身傷害等情況時,由于缺乏法律知識,不知如何求助于法律,致使農民害怕走出去,收入難以提高。

      (二)貧困村及貧困人口現狀分析

      據了解,2015年年底,長春市共有貧困村146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3萬人。2016年,我市實現76.2%貧困人口、74%貧困村脫貧。2017年,長春市實現2.7萬人實現脫貧,累計減貧幅度達93%;有124個貧困村出列,占總數的85%,貧困發(fā)生率由0.83%下降到0.11%。預計2019年基本完成脫貧任務,2020年鞏固脫貧成效。到2020年末,確?,F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與全市人民一道進入小康社會。

      (三)貧困人口法律援助需求分析

      為更好了解和掌握貧困群眾法律援助需求,長春市司法局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法律援助精準扶貧工作,以法律援助服務團隊、村干部、熟悉村里情況的明白人為主體,對146個貧困村進行走訪和摸底調研,邀請貧困戶填寫調查問卷,免費為村民提供法律咨詢,綜合分析貧困村及貧困戶的法律援助需求。在走訪摸底過程中,累計為低保人群、留守兒童、孤寡老人、返鄉(xiāng)農民工等特殊人群提供法律咨詢5000余人次, 經過認真梳理總結,貧困群眾普遍關心而且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法律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如,婚姻家庭糾紛、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勞務糾紛、相鄰權糾紛、勞動爭議及借貸糾紛等。

      二、長春市法律援助精準扶貧的主要做法

      近年來,長春市司法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指示和黨中央關于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的決策部署,找準司法行政工作在全市脫貧攻堅工作的職能定位,結合困難群眾實際需求,大力開展“法律援助扶貧助困”專項行動,全力滿足貧困村困難群眾的法律援助需求,取得較好成效。

      (一)高位統(tǒng)籌,主動挺進精準扶貧“主戰(zhàn)場”

      1.精心部署。為切實做好貧困村、貧困人口的法律援助工作,充分發(fā)揮法律援助扶弱助困的社會服務職能,長春市司法局黨委高度重視,專門召開“法律援助惠民工程”推進會,與市扶貧辦聯合出臺《脫貧攻堅法律援助支持計劃實施方案》,全面部署安排法律援助精準扶貧工作,為全市脫貧攻堅工作提供支持保障。

      2.整合資源。長春市司法局采取政府購買法律服務方式,整合北京盈科(長春)、吉林良智等律師所律師與貧困村結對,北京盈科(長春)律師所負責榆樹市、德惠市、九臺區(qū)、雙陽區(qū),吉林良智律師所負責農安縣、二道區(qū)、寬城區(qū)、綠園區(qū)的法律援助精準扶貧工作,推動優(yōu)質法律援助資源向貧困地區(qū)有效傾斜,使貧困群眾能在第一時間獲得優(yōu)質便捷的法律服務。

      3.齊力推進。長春市司法局在榆樹、九臺、雙陽、德惠、農安等地司法局,分別召開法律援助精準扶貧推進會,為全市146個貧困村書記頒發(fā)“法律援助聯系人”聘書,為鄉(xiāng)鎮(zhèn)法律援助工作站站長、貧困村書記、村民開展法律援助專題講座10余場,建立了市、縣、鄉(xiāng)、村四級法律援助精準扶貧聯動機制。

      (二)聚焦重點,精準實施法律援助“惠民策”

      1.實行“一免七優(yōu)先”政策。對全市146個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申請法律援助的,實行“一免七優(yōu)先”優(yōu)惠政策,即免除經濟狀況審查,提供優(yōu)先接待、優(yōu)先咨詢、優(yōu)先受理、優(yōu)先指派、優(yōu)先審查、優(yōu)先辦理、優(yōu)先回訪等服務。

      2.實現一貧困村一律師。依托北京盈科(長春)律師事務所、吉林良智律師事務所,聘請67名律師組建扶貧助困律師幫扶團隊,分別與146個貧困村簽訂服務協議,通過公布聯系方式、進行入戶走訪、開展集中宣講、進行遠程視頻、提供電話咨詢等方式,為貧困村和村民提供無償法律幫助。幫扶團隊共走訪貧困村100余個,收取調查問卷2000余份,開展法律講座50余場。

      3.建立脫貧攻堅法律援助微信群。發(fā)揮微信自媒體平民化、普遍化的優(yōu)勢,建立了由貧困村、法律援助機構及社會律師事務所為成員的三方溝通聯絡機制,將貧困村有智能手機的群眾全部納入服務范圍,由律師定期推送法律法規(guī)、及時解答在線咨詢、無償提供法律服務,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主動聯系并積極引導當事人申請和辦理法律援助手續(xù),累計通過微信引導群眾申請法律援助50人次,解答法律咨詢1000人次。

      4.開展多元化普法送法主題活動。為提高貧困群眾法治意識,在全市范圍內大力開展“送法下鄉(xiāng)”系列活動,不斷激發(fā)貧困村、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內生動力。創(chuàng)新開展“司法行政惠民大集”,打造集扶貧慰問、企業(yè)招聘、公益義診、普法宣傳、法律咨詢?yōu)橐惑w的多元化惠民服務平臺,為貧困村、貧困戶生產生活提供幫助。開展“法律扶貧解民惑,送法下鄉(xiāng)潤民心”等系列主題宣傳活動,在法定節(jié)假日、農閑時節(jié),采取扣門送法、菜單普法、以案釋法、法治文藝演出等方式,把法律服務真正送到貧困群眾身邊。

      (三)搭建平臺,精心織就精準扶貧“服務網”

      1.完善法律援助精準扶貧實體平臺。建立了長春市法律援助中心、10個縣(市)區(qū)法律援助中心、鄉(xiāng)鎮(zhèn)法律援助工作站、村法律援助聯系點的四級服務網絡,為貧困群眾就地就近提供法律幫助。建立完善“城市半小時、農村一小時”覆蓋全市的法律援助應急服務機制,開通法律援助直通車,為累計殘疾、患病、行動不便的貧困群眾提供上門服務、預約服務10余次。

      2.開通“12348”法律扶貧咨詢熱線。采取向社會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律師為貧困群眾答疑解惑,將服務時間由原先的周一至周五早8:30至晚4:30延長為每天早8:30至晚11:30,實現146個貧困村“12348”法律咨詢服務全覆蓋。今年以來,“12348”熱線接到貧困群眾咨詢3000余件。

      3.開展“互聯網+”法律援助。充分利用12348長春法律服務網、長春法律援助網、長春法律援助微信公眾號在線咨詢平臺,為貧困群眾提供在線咨詢、申請等服務。利用QQ群搭建法律援助遠程視頻咨詢服務平臺,由專職律師通過視頻為貧困群眾在線提供面對面法律援助咨詢服務。

      (四)廣泛宣傳,不斷提高法律援助“知曉率”

      1.開展走訪宣傳。針對貧困戶關心的民間借貸糾紛、婚姻家庭糾紛、選舉權的行使、彩禮糾紛、土地承包合同糾紛等法律規(guī)定,開展法律專題活動講座。到貧困戶家中走訪座談,針對他們上述個性化需求,以宣傳《法律援助條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婚姻法》《繼承法》《勞動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等與他們權益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為重點,用以案說法的形式進行普法交流。

      2.懸掛服務標識。在全市146個貧困村村口醒目位置懸掛法律援助免費服務標識,在村部懸掛法律援助機構統(tǒng)一公示板。公布法律援助范圍、援助流程,縣(市)區(qū)法律援助中心、鄉(xiāng)鎮(zhèn)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地址、電話,包保貧困村律師電話等內容。發(fā)放法律援助宣傳資料、便民服務卡、宣傳品,確保貧困村群眾特別是貧困戶能夠及時獲得法律援助服務。

      3.培育基層隊伍。以村兩委干部、人民調解員為主體,在全市146個貧困村培養(yǎng)法律援助聯絡員,讓聯絡員了解法律援助機構職能、法律援助的相關政策等。通過法律援助聯絡員的輔助,讓村民足不出戶即可享受法律咨詢服務。截至目前,通過法律援助聯絡員發(fā)出宣傳單28000份,解決糾紛37起,在貧困村中得到了良好的反響。

      三、存在問題和困難

      近年來,長春市法律援助精準扶貧工作取得一定效果,但與黨委政府要求、與貧困群眾期望、與先進地區(qū)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服務力量短缺。司法部提出“法律扶貧是司法行政機關必須擔負的政治責任”。長春市城區(qū)以外的5個縣(市)區(qū)共有法律援助律師12人、社會律師48人。在全市推進法律扶貧的大背景下,面臨法律需求量大、法律服務資源緊缺這一實際,深入推動和開展法律援助精準扶貧工作具有一定困難。

      (二)宣傳引導不夠。農村是法律援助宣傳工作的主戰(zhàn)場,也是普及法律知識和法律援助制度最艱難的戰(zhàn)場。由于困難群眾法治意識淡薄,法律援助宣傳力度有限、宣傳形式單一,法律援助政策還沒有達到人人知曉的程度,部分困難群眾特別是農村貧困群眾,缺少對法律援助的認知,缺乏對法律援助的認同感、依賴感。

      (三)經費保障不足。隨著法律援助制度的有效實施和法律援助工作社會知曉率的不斷提高,法律援助需求逐年遞增。2017年,吉林省司法廳、省財政廳聯合下發(fā)《關于調整法律援助辦案補貼費用標準的通知》,法律援助案件補貼標準提高了一倍以上,雖然長春市已將法律援助全部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但因長春屬于欠發(fā)達地區(qū),部分縣(市)區(qū)財政保障資金有限,無法滿足現實工作需求,制約和限制了法律援助工作的開展。

      四、深入推進法律援助精準扶貧的思考

      目前,長春市的扶貧工作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實現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的既定目標,時間十分緊迫、任務相當繁重。法律援助精準扶貧必須在現有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扶貧開發(fā)思路和辦法,堅決打贏這場攻堅戰(zhàn)。

      (一)訂制法律援助精準扶貧服務套餐

      在建立鄉(xiāng)鎮(zhèn)精準扶貧工作臺賬時應當一并建立法律援助工作臺賬。每年摸底調查精準扶貧人口,全部納入法律援助基礎臺賬,并隨著脫貧人口和新進貧困戶實行動態(tài)調整,精準法律扶貧應覆蓋所有貧困戶和貧困人口,按照“一村一檔、一戶一卡”的原則,對有法律需求的屬于精準扶貧法律援助臺賬內的貧困人口優(yōu)先保障其需求,做到“應援盡援、優(yōu)援速援”。

      (二)培植法律援助精準扶貧幫扶隊伍

      要想讓法律援助工作接地氣、解民憂,鍛造一支高素質、勇擔當、肯作為的隊伍至關重要。全面落實“一貧困村一律師”制度,切實發(fā)揮包村律師的實際作用,采取多種方式為貧困村配備律師。招募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大專院校學生、法學專家等法律援助志愿者到貧困村開展志愿服務,并由政府承擔提供志愿服務的必要費用。通過發(fā)放聯系卡、遠程視頻等方式,為村民提供法律咨詢、調解法律糾紛,滿足法律需求。

      (三)開展法律援助精準扶貧公益活動

      組織精準扶貧法律服務團,定期深入貧困村開展公益法律服務日活動。選取貧困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每月至少開展一次送法進村屯活動,上門提供法律援助、法律咨詢、法律宣傳、人民調解、司法鑒定、公證等法律服務,與貧困群眾面對面進行互動,提高法律援助群眾知曉率,讓更多困難群眾了解法律援助,遇到問題想到法律援助,解決問題尋求法律援助。

      (四)完善法律援助精準扶貧聯動機制

      開展法律援助精準扶貧不能僅靠司法行政部門單一力量,解決一個復雜的涉農法律問題常常需要多個部門互相配合,在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qū)單純依靠當地的司法所、法律援助援助工作站對扶貧工作提供法律保障是不夠的。應建立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工作站、律師事務所、司法所等法律服務機構與公安、民政、信訪等部門聯動機制,這樣才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走向高效、良性的軌道,對精準扶貧工作真正起到保障作用。

      (五)強化法律援助精準扶貧宣傳引導

      開展貧困村法律援助宣傳,要強化熱點難點宣傳,針對婚姻家庭、土地流轉、民間借貸、勞動爭議等貧困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普法知識講座,提高貧困群眾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要強化惠民政策宣傳,積極主動做好政府惠民政策的宣傳講解,特別是宣傳法律援助制度,力促利好政策在貧困村落地、生根、發(fā)芽、開花,使困難群眾在合法權益收到侵害時,能夠依法維護自身權益。要強化入村入戶宣傳,在常規(guī)傳統(tǒng)媒體、新興媒體宣傳的基礎上,結合貧困群眾獲取信息途徑狹窄這一實際,組織法律援助中心律師、精準扶貧法律服務團、司法所和基層法律服務所工作人員入村入戶進行普法宣傳,使法律援助真正走到貧困群眾身邊、走進貧困群眾心里。

      猜你喜歡
      長春市法律援助貧困村
      踐行“尊重教育”實施“多元培養(yǎng)”長春市第二十九中學簡介
      江西在全國首推法律援助“全省通辦”服務
      農村百事通(2022年8期)2022-05-30 10:48:04
      登泰山
      貧困村開通“網上大集”
      由“貧困村”變成“百萬村”
      河北畫報(2020年21期)2020-12-14 03:16:06
      “崖窯”之戰(zhàn)——一個深度貧困村的“突圍”
      當代陜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06
      一個貧困村的“暴富”——寶豐村的農業(yè)也能讓人“吃撐”
      當代陜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0
      法律援助是農民工的剛需
      論有效辯護在法律援助中的實現
      做大做強做優(yōu)法律援助事業(yè)
      中國司法(2013年10期)2013-01-30 08:17:48
      凤城市| 陆良县| 卢湾区| 榆中县| 黄平县| 周宁县| 通海县| 滁州市| 呼图壁县| 长宁区| 常熟市| 安宁市| 鹤岗市| 巴南区| 循化| 资阳市| 东宁县| 贵阳市| 静海县| 福泉市| 黄浦区| 道真| 安图县| 卢氏县| 蒙自县| 梁河县| 马边| 云龙县| 玛沁县| 澎湖县| 油尖旺区| 河间市| 平邑县| 剑阁县| 汕尾市| 贵德县| 华池县| 曲水县| 咸宁市| 宜良县| 乌兰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