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愛民
為進一步突出健身氣功項目的群眾性、文化性和參與性,規(guī)范競賽管理體系,完善評分方式和方法,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關于印發(fā)《健身氣功競賽規(guī)則(試行)》的通知,已在2017年健身氣功各項賽事活動中貫徹實施。我作為一線健身氣功教練員、運動員,在積極參加《健身氣功競賽規(guī)則(試行)》培訓學習的同時,以新規(guī)則為準則,不斷地提升認知能力;以新要求為標準,規(guī)范動作規(guī)格、動作質量和演練質量;注重風格特征的修煉,力求在整套動作演示中能充分體現(xiàn)演練功法的主要風格特征。
2017年,我隨同江蘇省代表隊,全程觀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運動會群眾比賽”健身氣功預賽和決賽,又代表江蘇省健身氣功協(xié)會,參加了第七屆世界(荷蘭)健身氣功交流比賽大會。這期間我在加強新規(guī)則、新要求學習的同時,更注重風格特征的修煉,點滴感受與大家分享:
一、以新規(guī)則為準則
《健身氣功競賽規(guī)則(試行)》,可滿足多元化的需求。從功法評分標準中的動作規(guī)格、動作質量、演練質量、風格特征來看,評判標準是可以量化的。動作規(guī)格是對與錯的關系,對的只有一個,而錯的會有無數(shù)個。在健身氣功競賽附則中,新增了普及功法動作規(guī)格常見錯誤,為我們一線的裁判員、教練員、運動員提供了可以量化的準則。呼吸的順暢、勁力的順達等,都可體現(xiàn)出演練質量的好與壞。
二、以新要求為標準
(一)動作規(guī)格評分標準
1、規(guī)格錯誤扣分:凡功法動作錯誤及手型、步型、身型、口型、手法、步法、身法、腿法、平衡、發(fā)聲、器械持握方法等不符合功法規(guī)格要求的,每出現(xiàn)一次錯誤扣0.1分……
2、動作失誤扣分:每出現(xiàn)一次身體晃動、腳移動、跳動扣0.1分……
(二)演示水平評分標準
1、整體質量
①動作質量:動作姿勢、動作幅度、動作路線、動作起止點和器械方法符合功法動作要求……
②演練質量:勁力順達、虛實分明、動作協(xié)調。呼吸順暢、意念集中、眼神運用符合功法動作要求。
2、風格特征
整套動作演示中充分體現(xiàn)演練功法的主要風格特征。
①健身氣功·易筋經(jīng):抻筋拔骨,剛柔相濟,旋轉屈伸,虛實相兼。
②健身氣功·五禽戲:仿生導引,形神合一,動諸關節(jié),引挽腰體。
③健身氣功·六字訣:吐氣發(fā)聲,以聲助氣,形隨聲動,以氣運形。
④健身氣功·八段錦:立身中正,神注莊中,松緊結合,動靜相兼。(新五套普及功法另行撰文)
從健身氣功普及功法風格特征中,不難看出每套功法都具有著不同的風格特征,有著豐富獨特的運動內涵。
三、注重特征與內涵
1、健身氣功·易筋經(jīng)風格特征與運動內涵
健身氣功·易筋經(jīng)是以脊柱為核心的抻筋拔骨、旋轉屈伸的功法。如:“倒拽九牛尾勢”,脊柱豎直拔抻側體微旋轉,脊柱呈麻花狀運動;“摘星換斗勢”、“九鬼拔馬刀勢”,脊柱側身逐節(jié)旋轉,脊柱呈S狀運動;“青龍?zhí)阶荨?,脊柱豎直側身彎曲,腰椎呈旋轉屈伸運動;“打躬勢”,脊柱豎直逐節(jié)彎曲,脊柱呈鉤狀運動;“臥虎撲食勢”,脊柱反向彎曲,脊柱呈反C狀運動及向前蠕動運動;“掉尾勢”,脊柱反向側曲,脊柱呈水平C狀運動等,在運動時很容易感覺到四個椎體的運動方向、角度和力度。
健身氣功·易筋經(jīng)的剛柔相濟、虛實相兼體現(xiàn)在“韋馱獻杵第二勢”的坐腕立掌外撐時為剛,是實;松腕、調肘則是由剛緊轉為松柔,是虛?!暗棺Ь排N矂荨?,雙臂內收旋轉逐漸拽拉至止點是剛,為實;隨后身體以腰轉動帶動兩臂伸展至下次收臂拽拉前是柔,為虛?!俺鲎α脸釀荨保p掌立于胸前呈擴胸展肩時,肌肉收縮的張力增大為剛,是實;當松肩伸臂時,兩臂肌肉等張收縮,上肢是放松為柔,是虛;兩臂伸至頂端,外撐有重如排山倒海之感時,肌肉張力再次增大為剛,是實。這些動作都是剛柔相濟,虛實相兼運動內涵在動作演示中的體現(xiàn)。
2、健身氣功·五禽戲風格特征與運動內涵
健身氣功·五禽戲具有仿生導引,形神合一,動諸關節(jié),引挽腰體的風格特征。每一禽戲神態(tài)的運用要形象,不僅要形似,更重視神似。只有熟練掌握“五禽”的神態(tài),進入玩耍、游戲的意境,神韻方能顯現(xiàn)出來,動作形象才可能逼真。如:虎戲要仿效虎的威猛氣勢,神發(fā)于目,虎視耽耽,威生于爪,伸縮有力;鹿戲要仿效鹿的輕捷舒展,自由奔放;熊戲要仿效熊的憨厚剛直,步履沉穩(wěn);猿戲要仿效猿的靈活敏捷,輕松活潑;鳥戲要仿效鶴的昂首挺立,輕盈瀟灑。
每一禽戲動作都體現(xiàn)了身體軀干的全方位運動,包括前俯、后仰、側屈、擰轉、折疊、提落、開合、縮放等不同的姿勢,以腰為主軸和樞紐,帶動上、下肢向各個方向運動,以增大脊柱的活動幅度。其外還特別注意手指、腳趾等關節(jié)的運動,以達到加強遠端血液微循環(huán)的目的。如:虎戲中虎舉的手型動作,三個環(huán)節(jié)變化要先后分明:撐掌、屈指、擰拳要清晰;虎舉的提、舉動作,猶如猛虎伸腰試力?;渲械拈L引腰動作及以身體軀干為軸的伸展、折疊、縮放,帶動舉爪投足運動,猶如猛虎撲食,威風無限。鹿戲中鹿抵動作,兩臂猶如鹿角,邁步擰腰,轉頭角抵,后腿蹬直,似兩鹿較勁,全神貫注,氣息鼓蕩。鹿奔中的“橫弓”要求兩肩夾骨充分向前內合,形成圓背;而“豎弓”要求脊柱充分向前彎曲,腹部內收,背部最向后突出的部位是命門穴。熊戲中熊運動作,主要運動表現(xiàn)在腰腹的立圓松緊搖轉和左右擠壓晃動,身體的其他部位與之協(xié)調配合。熊晃中肢體運動的特征體現(xiàn)在:腿為底盤,要掌握提髖的技巧和落步的厚重沉穩(wěn);腰為中軸,左右轉動;臂為垂柳,隨風擺蕩。猿戲的猿摘,手、眼、身、步要求協(xié)調一致,主要看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左腳撤步,右腳收回成丁步和右手抄掌、頭部右轉神注視右前上方要同時完成,方能彰顯猿的靈活敏捷。鳥戲的鳥伸上舉時,兩腿伸直,身體微前傾,提肩,縮項,挺胸,塌腰,撅臀要勁力順達。鳥飛則是模仿白鶴展翅飛翔的動作,兩臂猶如鶴翅,上下翻飛,翱翔天空。其開合技巧是脊帶手,兩臂微屈向側方舉起,要先沉肩,再墜肘、提腕,兩手拉開如抽絲,勻速自然,成平舉或上舉;兩臂下落,要先松肩,再落肘、按掌,內勁的順達,兩手向里擠壓氣球,緩緩內合于腹前。而提膝平衡的技巧是腰帶腿,支撐腿伸直時,意識頭頂百會虛領,這有助于立腰豎脊,提高穩(wěn)定性。鶴的昂首挺立,輕盈瀟灑方能顯現(xiàn)。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