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西赟
廚房里有兩把刀,一把鋒利無比,另一把比較厚重,刀上還有幾個豁口。母親常用那把薄一點的利刀在砧板上切絲,切出來的東西不僅大小均勻而且模樣好看。而鈍刀就像被遺忘了一般,孤獨地生了銹。
直到有一次,我從市場買回來一些大骨煲湯。母親才告訴我:“用那把鈍刀砍骨省勁。”我不明白,利刀不是更快嗎?果然,我用利刀砍骨頭,利刀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鋒利,連刀口都崩了一個豁口。
母親看著我笑了,讓我用鈍刀試試。我拿起那把沉重的鈍刀,雖不能一下砍斷,但鈍刀不會被骨頭夾住,提刀再砍兩三下,骨頭就斷了。母親說:“利刀雖利,但刀輕刃薄,容易陷入一個地方難以自拔。鈍刀不夠鋒利,但鈍刀勢大力沉,骨頭易被砸裂。”
郭旺啟摘自《燕趙老年報》
(做事不必急于求成,有時候笨辦法效果也不差。本文適用于方法論方面的作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