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旭
(臨沂市蘭山區(qū)半程中心小學)
小學語文教學不但要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而且也要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而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極大拓展了學生的學習范圍,同時使教師擁有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有利于創(chuàng)建輕松活潑的語文課堂氣氛。
1.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學生年齡還小,本身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有限,他們極易被新鮮的事物所吸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應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將教材當中那些過難過繁的知識轉變成形象直觀的學習內容,可以利用圖片、圖像、文字、視頻等各種手段呈現(xiàn)學習內容,有效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參與學習活動,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小學生還不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他們在了解事物時還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但語文學習中存在著大量的抽象概念,不易于學生理解與接受。即使教師為之付出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也收不到較好的效果,但如果應用多媒體技術,則可以幫助語文教師將抽象的語文概念轉變?yōu)樾蜗蟮膬热荩挥迷儋M盡力氣去解釋。
3.增加課堂評價時間
在過去較長時期內,由于上課時間較少,需要要求學生做筆記、開展板書設計等活動,因此上課時間更是捉襟見肘。有時老師剛剛講完內容就到了下課時間,很多練習題沒有時間處理。而在語文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板書與練習題設計制作成課件,不但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課堂時間,而且也可以順利開展課后練習,有著充足的課堂評價時間。
1.可以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
多媒體可以播放各種格式的視頻材料與聲音材料,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這一特點結合學習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將學生置于情境當中可以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感受作者的寫作意圖。
如在學習《荷花》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第一,教師使用多媒體展示荷花的圖片,使學生感受到荷花的美麗。第二,要求學生閉上眼睛,為學生播放音樂,教師在音樂的伴奏下朗誦一段描寫荷花的句子,從而增加了學生的情感體驗,認識到課文內容表達的美好思想。第三,在學生學習完整篇課文以后,教師再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荷花盛開的視頻,從而深入展示了荷花的內在美,幫助學生體會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2.增加課外知識,開拓學生視野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各種功能,而且其還包涵有豐富的網(wǎng)絡資源。語文教師在備課、講課過程中,都可以隨時搜索自己所需要的教學素材,為學生增加豐富的課外知識,有效開拓了學生的視野。
如在學習《少年閏土》時,教師首先要介紹魯迅先生一生最著名的著作與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教師則可以利用多媒體上網(wǎng)查詢,選擇其中最為合理的內容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如可以告訴學生《少年閏土》這篇課文來自于魯迅先生的小說《故鄉(xiāng)》,是其中的一個片斷,明確了當堂學習內容是小說中的一段插敘,同時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上網(wǎng)、去圖書館閱讀魯迅先生的《故鄉(xiāng)》,有利于增加對本篇課文的認識。
3.利用多媒體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借助多媒體技術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多媒體不但可以播放圖片、圖像、視頻、文字等文件,而且還有大量功能有待進一步開發(fā)。如可以制作動畫,利用在學生面前呈現(xiàn)動畫,則可以引導學生深入觀察與思考。
如在學習《坐井觀天》時,教師就可以制作一個動畫,青蛙坐在井中,小鳥站在井沿上,二個動物開展了一番對話。當青蛙提出外面的天不過如此時,教師可以利用動畫將畫面移動到井外面,對學生展現(xiàn)碧藍廣闊的天空。利用這種教學方法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而且也可以將學生引入到深深地思考當中。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充實語文教學手段與教學內容,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可以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角色的轉換,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效增加與學生的交流與互動,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反饋情況,有利于快速調整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率。
[1]王學武.淺析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Z1).
[2]劉簡.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研究[J].科技經(jīng)濟導刊,2017,(18).
[3]李純良.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研究[J].課外語文,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