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宗飛
如今中高考改革正在進行時,有人說:“得語文者得天下”。此言聞之欣慰。多年來,也許語文學科在成績漲勢上不及有些學科來得更快、更“立竿見影”,處于“搶分”劣勢,其地位因此受到嚴重沖擊。語文寬廣厚重,需要一個堅持學習和積累的過程,急功近利是行不通的?;ヂ?lián)網快了,閱讀經典卻快不得;周圍的世界變化快了,教學語文的心卻不能變得浮躁。有當前中高考改革助力,讓我們反思過去對語文課堂教學的認識,再想想如何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科自身的優(yōu)勢,把失去的陣地找回來。筆者探索如下小徑,找尋突破口。
讓文學色彩為語文學習插上快樂的翅膀。文學以其獨到的藝術魅力為人們所喜愛,使人產生情感與美的享受,而語文就是以文字為載體的一種文學形式。很慶幸自己做了語文老師,因為有更多的機會去親近文學,愛上語文。每一個文字都是小小精靈,在紙頁間曼舞,伴隨它們的指引,帶領學生一起讓心靈在真善美的天空飛翔。語文部編本選入的文學名篇,文質兼美,美點比比皆是,語文老師可信手拈來加以渲染演繹,跟學生交流分享。課堂語言表達也盡量帶上文學色彩,比如說“窗外彩蝶紛飛”,可能是在表達“秋葉落下”;說“鳥兒在枝頭唱歌”,也許是將“鳥在鳴叫”文學化了;糾正學生一逗到底、錯誤標點時,說“這里的‘小蝌蚪’應該換成魚兒吐出的 ‘小氣泡’”;指導認識作文篇章知識時,以人的構成作比:靈魂統(tǒng)帥著軀體,正所謂文章不能沒有中心;人無骨架關節(jié)不立,說明作文要安排好結構和過渡;肌肉血液讓人體豐滿完美,體現(xiàn)言之有物語言流暢對于文章出彩的重要性。文學性語言表達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文學與情感相連,閱讀教學時以情為先,美讀鑒賞適當“得意忘形”不怕失態(tài),充分調動多種感官,喜就眉飛,怒可捏腕,哀則生泣,樂就色舞。語文課堂充盈著文學色彩和美的情味,有如小魚游過去,水很活潑。學生興趣盎然,樂此不疲。
讓學生在想象性閱讀中感悟語文的美趣。美源于想象,想象中秋之夜天空掛著香甜的月餅時,入目的秋月風景也是入心團圓的幸福,即便憂傷也是凄美的。讀著文句頭腦中再現(xiàn)畫面感時,更覺得意境之雋永優(yōu)美,在文學留白的空間驅遣想象時,才體會到那似有是無,似無是有的朦朧而神奇的美。如筆者在七年級下冊《紫藤蘿瀑布》的閱讀教學中品讀下面的文段:從未見過開得如此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fā)端,也不見其終極,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在和陽光互相挑逗?!币贿呑x一邊想象,那紫藤蘿的活力和氣勢,那繁花盛紫的美景,那“飛流三千尺”的瀑布感躍然而出,攝人心魄,詩情畫意的想象還誘發(fā)了創(chuàng)作熱情,仿照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作詩《望紫藤蘿瀑布》以助興:日照庭院生紫輝,駐惜藤蘿一樹綴。巨幅繁花盛無際,疑是瀑布自天垂。在魯迅的《阿長與山海經》一文中,有一個情節(jié)就一句話:“哥兒,有畫的三哼經來了”。就讓學生想象復述阿長為“我”買《山海經》的情景,想象一個文盲,沒有文化的人,怎樣到處打聽,跑遍書店書攤,操了多少心……如此想象也更能加深理解課文中“我”對長媽媽的感激和懷念之情。漢字是有意象的,文學處處呈現(xiàn)美言美景美情。閱讀與想象,相伴總相宜,閱讀因想象而妙趣橫生。
讓開放性課堂為語文教學增添激情。學生不喜歡語文課,往往是因為課堂封閉而氣氛沉悶。語文教材不是語文的天空,語文的世界很大,語文教學要有課程創(chuàng)造意識,教學內容要通過教材向外開放,世界每天都是新的,學生喜歡接觸鮮活而豐富多彩的東西。筆者除了在閱讀教學中重視同類和相關閱讀的課外延伸外,還安排學生關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信息,輪流登臺講述一則新聞并作簡明評論,以及分享一段愉快的課外閱讀經歷的學習活動,從不間斷。用以幫助學生認識世界,了解社會,回歸生活,加深體驗,讓他們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不斷增強。課堂教學雖有預設,但問題門檻都不高,以利于全員參與,且讓學生能自主的選擇學習方式,教師組織學習活動,甚至只作“幕后使者”,互動學習時根據(jù)需要就爭取一個角色,與學生合作交流,平等對話,分享彼此的思考和情感體驗,并適時引導以實現(xiàn)教學相長,過程靈活而又開放,學生的眼耳口手心都放得開,筆者喜歡跟學生一起朗讀課文,參與領讀,合讀,輪讀,跟讀,競讀,讀的體驗很快樂,學生學習的過程充滿激情。
讓筆記型閱讀點亮語文成績的光環(huán)。語文成績在原地徘徊太久容易挫傷學生的自信和耐心,幫助他們在努力過后能感受到可喜的進步,筆記型閱讀是很能增加效益的方法。如果說“得語文者得天下”,那么,得讀寫者得語文。指導學生做讀書筆記,堅持“不動筆墨不讀書”,簡式筆記就在書頁上圈點批注寫直感,采取筆記式閱讀時,可摘錄積累好詞佳句段,或隨意選取“感點”議論聯(lián)想開去,感悟收放自由,或為自己喜歡的課文寫推薦語練筆,這種基于讀的寫學生不致于無所適從和無話可說,既加深了閱讀,又以“讀”帶“寫”,讀寫相得益彰。學生收獲了成就感,也能增強他們學習語文的后勁。
總之,如果學生對語文學科缺乏興趣,便不能發(fā)揮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需要給一些理由,讓學生愛上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