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扎根 和 村
(1.焦作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河南 焦作 454003;2.沁陽市覃懷文化研究所,河南 沁陽 454550)
《周易正義·卷七·系辭上》:“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則之;天地變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兇,圣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雹?/p>
《尚書·顧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 ”②
《論語·子罕》:“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③
《管子·小匡》:“昔人之受命者,龍龜假河出圖,洛出書,地出乘黃,今三祥未見有者?!雹?/p>
《竹書紀(jì)年》轉(zhuǎn)引《宋書·符瑞志》云:“五十年秋七月庚申,鳳鳥至,帝祭于洛水。庚申,天霧三日三夜,晝昏。帝問天老、力牧、容成曰:‘于公何如?’天老曰:‘臣聞之,國安,其主好文,則鳳凰居之;國亂,其主好武,則鳳凰去之。今鳳凰翔于東郊而樂之,其鳴音中夷則,與天相副。以是觀之,天有嚴(yán)教以賜帝,帝勿犯也?!偈凡分?,龜燋,史曰:‘臣不能占也,其問之圣人?!墼唬骸褑柼炖?、力牧、容成矣?!繁泵嬖侔菰唬骸敳贿`圣智,故燋。’霧既降。游于洛水之上,見大魚,殺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魚流于海,得圖書焉?!洱垐D》出河,《龜書》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軒轅,接萬神于明庭。今塞門谷口是也?!雹?/p>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載:“夏桀之居,左河濟(jì),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修政不仁,湯放之?!雹?/p>
相傳,禹被授之《河圖》許多年之前,便有人泄露了天機(jī)?!端?jīng)注考釋》中說:“昔帝堯修壇河洛,擇良議沉,率舜等升于首山(首陽山),而遵河渚,有五老游焉。相謂《河圖》將來,告帝以期,知我者,重瞳也。五老乃翻為流星而升于昴,即于此也。又東,濟(jì)水注焉。”⑦
《水經(jīng)注》曰:“昔禹治洪水,觀于河,見白面長人,魚身,出曰:‘吾河精也?!谟怼逗訄D》而還于淵。及子朝篡位,與敬王戰(zhàn),乃取周之寶玉沉河以祈福。后二日,津人得之于河上,將賣之,則變而為石;及敬王位定,得玉者獻(xiàn)之,復(fù)為玉也。河水又東,湨水入焉?!雹?/p>
河圖洛書的傳說,源于河洛地區(qū)古河內(nèi)與古河南結(jié)合部的孟津。據(jù)乾隆五十四年《懷慶府志·沿革表》載:懷川于夏、商、周三季分別為 “鄂、雍、邘、溫、晉、鄭、魏、衛(wèi)”等諸侯國,所屬行政區(qū)劃,分別為“寧、原、樊、向、邢、陽樊、溫、原、攢茅、纟希、向、懷、州、盟、扈、軹、阝貴、寧、卷”等十九地。 其中“盟”指的是“孟津”,就是“河出圖”的地方⑨。
河洛地區(qū)地處中原腹地,以洛陽為中心,西至潼關(guān)、華陰,東至滎陽、鄭州,南至汝穎,北跨黃河,懷抱沁陽、濟(jì)源、焦作至?xí)x東南一帶,“居天下之中”。河圖與后來的洛書,其文化意義,博大精深,底蘊(yùn)深厚。“河”指黃河,“洛”指洛河,在黃河與洛河交匯的流域,古代中原人民和懷川人民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物質(zhì)文明與精神文明。河洛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頭,是華夏文化把根扎得最深的地方。
注釋:
①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9年12月版《十三經(jīng)注疏·周易正義》第290頁。
②貴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版《古今尚書全譯》第403頁。
③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7月版《五經(jīng)四書全譯》第3128頁。
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9月版唐房玄齡注《管子》第81-82頁。
⑤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版《古本竹書記年輯?!そ癖局駮浤晔枳C》第40頁。
⑥中華書局 1959年 9月版《史記》(全十冊)第2166頁。
⑦時代文藝出版社2001年11月版《水經(jīng)注》第34頁。
⑧時代文藝出版社2001年11月版《水經(jīng)注》第34頁。
⑨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年5月版乾隆五十四年《懷慶府志》第8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