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林
(南京科技職業(yè)學院 學生工作處,江蘇 南京 210048)
退役復學大學生是指參軍入伍前未完成高等教育,退役后回歸所在高校繼續(xù)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它是一個新興的群體。隨著參軍入伍大學生數(shù)量的逐年增加,退役復學大學生人數(shù)也在穩(wěn)步上升,成為高校里不可忽視的一支力量。高校國防教育工作要充分挖掘這一群體的優(yōu)勢潛力,利用各種途徑讓他們參與到國防教育中,使之成為一股生力軍,這對于提高國防教育效果有著積極意義。
為更好地開展國防教育,我們首先對當前大學生國防教育狀況做了相關調研。根據(jù)調研結果可以看出,當前大學生在國防認識上存在一些問題:
國防觀念是公民對參軍入伍、保家衛(wèi)國和國防建設等所持的態(tài)度,是關系國家安危和民族興衰的重要精神因素。
調研發(fā)現(xiàn),盡管大多數(shù)大學生都認識到了國防建設對于國家、民族及個人的重要性,在寫材料、公共場合或者別人面前時,會大談特談國防建設的意義和自己對國防的熱愛程度,但當要求他們參與國防建設時,部分大學生往往認為國防是國家的事情、是軍人的事情甚至是別人的事情,跟自己沒有直接關系,對國防建設表現(xiàn)出冷漠和本能的抵制。具體表現(xiàn)為:大學生征兵工作的困境、征兵難參軍冷;在參軍入伍的大學生當中,相當一部分人是為了享受參軍福利政策,看中的是參軍給自己所帶來的實惠,至于保家衛(wèi)國、獻身國防等意識比較淡薄。這些表面現(xiàn)象的深層根源,是部分大學生的國防觀念出現(xiàn)了偏差,沒有從內心樹立起正確的國防觀念。
國防精神,包括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自我奉獻、英雄主義以及尚武等各類精神,是國防建設的靈魂和重要內容。
通過調研發(fā)現(xiàn),部分大學生的國防精神缺乏,表現(xiàn)為愛自己遠勝于愛國、自私思想占據(jù)大腦、自由散漫、怕苦怕累等。尤其是在當前各類媒體的過度渲染和不正確的引導下,很多男大學生的價值觀出現(xiàn)問題,他們追捧的是所謂的“小鮮肉”、“娘炮”,性格趨向中性化,涂脂抹粉,以此為美。眾所周知,軍人所需要的是強健的體魄、強悍的性格、堅韌的意志和男性特有的陽剛之氣,要能夠承受各類困難和嚴格的紀律約束,這些都不是“小鮮肉”、“娘炮”所具備的。
國防知識,主要包括國防理論、國防法律法規(guī)、國防制度、國防戰(zhàn)略方針政策、武裝力量等。
調研發(fā)現(xiàn),部分大學生對于國防知識基本上是一知半解,淺嘗輒止,知識面狹窄,了解得不深入,比較籠統(tǒng)。如:很多人只是從網(wǎng)絡或其他非正規(guī)途徑,零星的了解國內外軍事科技情況;對于國防理論、各類國防法律法規(guī)條例、國防常識不清楚;對于當前世界各個國家國防發(fā)展情況、當今世界上的各類武器裝備、世界國防發(fā)展趨勢認知模糊,對于戰(zhàn)場上注意事項不知道等。國防知識貯備不足,容易使大學生在參與國防建設中陷入迷霧之中,不知所措。
1.思想覺悟高,國防知識豐富
退役復學大學生在服役期間是以政治學習和軍事訓練為主。政治學習的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原理、歷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黨的方針政策路線以及會議精神、當代軍人核心價值觀、國防現(xiàn)代化理論、軍事理論和國內外時事政策等。他們的學習形式有集體授課、集體學習、讀書看報、定時收看新聞聯(lián)播、舉辦主題座談會、黨日活動等。
“參軍大學生在服役期間主要以軍事訓練和思想政治教育為主,不僅很好地磨練了自己的意志,思想覺悟也有較大的提高”。通過內容豐富的理論學習和形式多樣的實踐主題教育活動,退役復學大學生貯備了豐富的國防知識,提升了思想覺悟,是參與大學生國防教育的好幫手。
2.經(jīng)歷豐富,自律性強
兩年的部隊生活使得退役復學大學生擁有了豐富的經(jīng)歷。與同齡人相比:他們擁有強健的體魄、堅韌的意志和吃苦耐勞的品質;他們見識廣、視野開闊、看待問題全面、責任心強、承受困難能力強、獨立自主能力強;他們自律性強,能夠嚴格要求自己、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集體榮譽感特別明顯。退役復學大學生所擁有的這些素質,也是大學生國防教育的重要內容。
退役復學大學生參軍前后都是學生身份。學生身份角色使得他們更容易與在校大學生溝通交流,同時也對高校國防教育的實際情況比較了解,能夠對癥下藥。
他們通過分享親身的軍旅生活,講授部隊所習得的國防觀念、國防知識和國防精神,理論聯(lián)系實際,拉近與在校大學生間距離,切身感受到教育的實際效果,促使國防教育方式的多元化、模式的立體化、效果的綜合化,更多地呈現(xiàn)直接性和示范性。
高校國防教育,是對大學生進行國防觀念、國防知識、國防精神等方面的普及性教育活動,是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國防建設、踴躍報名參軍、保家衛(wèi)國的一項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退役復學大學生應充分利用和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將在部隊所習得的國防觀念、國防知識、國防精神等傳授給在校大學生,達到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和提高教育實效性的效果。
為更好地參與和協(xié)助大學生國防教育,退役復學大學生應該成立專門的組織。這樣一方面能夠把散落在校園各個角落的退役復學大學生組織在一起,另一方面能夠很好地利用集體力量辦大事,擴大國防教育的影響力。
退役復學大學生組織,可以命名為“軍事發(fā)燒友”、“軍迷協(xié)會”、“八一青年”等具有國防教育特色的名稱,由學校武裝部統(tǒng)一發(fā)放服裝和編制組織機構,定期開展自身的軍事訓練和政治教育活動,協(xié)助學校保衛(wèi)處的巡邏和安全工作,增強組織的影響力。在此基礎上,退役復學大學生要利用組織積極參與學校各項國防教育活動,實現(xiàn)“戰(zhàn)時能戰(zhàn)、急時應急、平時服務”的目標。
目前很多高校的國防教育教學都被并入到“兩課”中,多由兼職老師教學。教學形式比較落后,基本是填鴨式的滿堂灌,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育教學的效果有限。
利用退役復學大學生協(xié)助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問題?!八麄兣c同學是同輩,而且更加成熟,他們的軍旅經(jīng)歷更為他們增添了神秘色彩,同學對他們會有一定的信任感和敬佩感?!蓖艘蹚蛯W大學生擁有正確的國防觀、豐富且前沿的國防知識和高漲的授課熱情。在國防教育理論課堂上,退役復學大學生可以結合自己兩年酸甜苦辣的軍旅生涯,講述所習得的國防知識,聲情并茂,打破以往千篇一律、枯燥的教學形式,能夠極大地引起在校大學生對國防教育教學的興趣,比老師在講臺上單純的理論知識傳授更有說服力,也更容易被人所接受。
大學生軍事訓練是培養(yǎng)國防后備人才的重要途徑,也是磨礪大學生意志,提升其國防觀念、國防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和平時期,高校的國防教育主要是通過大學生軍事訓練來實施,以此為國家培養(yǎng)高素質的國防后備人才”。由于各種原因,目前大學生軍訓存在一些問題,如:訓練模式陳舊、參訓大學生積極性不高、承訓教官數(shù)量不足且有時候與學生溝通不暢、訓練流于形式、訓練效果不佳等。總之,當前的大學生軍訓沒有達到國防教育的目標。
退役復學大學生幫助在校大學生軍訓工作,能夠較好的解決上述問題。經(jīng)過兩年的專業(yè)訓練,他們已經(jīng)具備了承擔大學生軍訓所需要的素質,且與大學生有很多共同語言,便于溝通交流。高校可以采?。鹤屗麄兂蔀檐娪柦坦俚闹?,分擔部分軍訓任務,如管理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參與軍訓的后勤大學生;在教官的指導下單獨訓練部分學生,與部隊教官形成競爭促進關系;動員他們進行理論研究,探索軍訓的新模式、新方式、新途徑,為大學生軍訓工作向更高層次發(fā)展奠定基礎。通過這些措施,能夠有效地提升軍事訓練的教育效果。
實踐活動是大學生國防教育的半邊天。但因為考慮到安全、組織管理、費用等因素,很多高校的國防實踐教育活動幾乎沒有,或者流于形式,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
經(jīng)過兩年部隊生活的鍛煉,退役復學大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組織管理素質,并且擁有高漲的積極性。高??梢猿浞职l(fā)揮他們的作用,“圍繞愛國主義主題,開展學生喜愛的國防教育活動,擴大和增強教育的覆蓋面和滲透力?!卑褔澜逃龑嵺`活動真正地搞起來。
退役復學大學生可以在清明節(jié)、黨的生日、建軍節(jié)、抗戰(zhàn)勝利紀念日、國慶節(jié)等重要節(jié)日時候,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營造積極氛圍,激起在校學生對革命前輩的敬仰;通過組織在校大學生到歷史博物館、革命圣地、紅色景點等參觀,幫助他們樹立健康正確的國防意識;通過開展諸如國防方面的征文、標語征集、演講比賽、漫畫比賽、辯論賽、微電影制作等方式,吸引廣大在校生積極參與到國防教育中,增強他們的國防意識;通過讓退役復學大學生參與宿舍、教學、生活等公共空間的建設管理,引導學生規(guī)范行為,消除不好習慣,為國防教育打下基礎;通過讓退役復學大學生在開學典禮、運動會、畢業(yè)典禮、征兵宣傳會等一些大型活動上的“亮相”,彰顯他們身上存在的在校生所不具備的健壯體魄、陽剛之氣、成熟穩(wěn)重和組織管理能力,讓在校生對軍人產生敬仰之情,進而提升對國防教育的興趣等。
大學生征兵工作過程也是對大學生國防教育過程。國防教育為征兵工作奠定了前提基礎,征兵工作是國防教育結果的展現(xiàn)。當前大學生征兵工作出現(xiàn)一些問題,征兵難、參軍冷等現(xiàn)象困擾著高校武裝部,反映出高校國防教育不得力。
退役復學大學生是高校征兵工作的受益者和實踐者,對大學生征兵工作最有發(fā)言權和無可爭辯的說服力,也容易被在校生所認可和接受?!鞍l(fā)揮退伍學生參與入伍征集宣傳動員方面的作用,如入伍咨詢、宣講,對入伍學生進行入伍前教育等,讓有入伍意愿的學生理性思考自己的行為和將要面對的情況,讓報效祖國的激情和現(xiàn)實緊密聯(lián)系起來,走一條無悔的從軍路?!备咝Mㄟ^讓退役復學大學生引領征兵工作,讓他們談自己參軍的收獲、軍營的生活和國家征兵政策等,鼓勵大學生報名參軍入伍,積極參與國防建設,要比學校單純的宣傳效果好。通過退役復學大學生引領高校征兵工作,對全體在校生做國防教育大普及,能夠提高國防教育的實效性。
大學生國防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程,高校通過積極發(fā)揮退役復學大學生的作用,利用不同途徑向在校生傳授國防觀念、國防知識和國防精神,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高校國防教育的現(xiàn)狀,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對促進高校國防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起到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