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軍平
(洛寧縣園藝局,河南 洛寧 471700)
河南省洛寧縣紅彤彤蘋果種植科普示范基地主要經營蘋果的育苗、種植、儲藏、銷售等,提供新品種引進、開發(fā)、技術培訓、信息咨詢和農資供應等系列化服務,致力于把當地蘋果產業(yè)做大做強,提高蘋果種植的經濟效益,引領農民共同致富。基地順勢發(fā)展,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市場引領產品,讓優(yōu)質品牌搶占市場先機,以基地示范帶動為重點,優(yōu)化種植布局,提高標準化、規(guī)?;⒓s化水平;以技術創(chuàng)新、服務為支撐,注重普及和提高相結合,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以產業(yè)化為突破,大力發(fā)展蘋果冷藏保鮮,延伸產業(yè)鏈條,增加市場競爭力,提高產品附加值,以興業(yè)富民為目標,實現共贏雙豐,為促進農業(yè)產業(yè)化調整、建設和諧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了積極貢獻[1]。
一是在技術服務上基地按照“六統(tǒng)一”(統(tǒng)一品種、統(tǒng)一剪枝、統(tǒng)一打藥、統(tǒng)一施肥、統(tǒng)一澆水和統(tǒng)一采摘)的要求,組織果農進行科學管理,在施肥、打藥、疏花、疏果、鋪膜和套袋等方面,采用當今最先進的技術,在采摘、選果等環(huán)節(jié)上統(tǒng)一標準,既保證了果品質量,又提高了果農效益。
二是在新技術推廣普及上,聘請中國農業(yè)科學院鄭州果樹所、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河南省農業(yè)大學等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多位專家,并與他們簽訂長期穩(wěn)固的合作關系,先后引進紅富士、郭喬納金、花冠等新品種,淘汰原有的國光、紅星、新紅星、黃香蕉、紅香蕉及喬化栽培模式,推廣蘋果小冠開心形、主干高光效、果樹套袋、樹下鋪反光膜等先進技術,實現優(yōu)質蘋果綜合配套技術推廣,并以此制訂了適合本地推廣的紅富士蘋果生產管理實施方案。
基地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緊緊圍繞“一優(yōu)雙高”(果品產量調高、果品質量調優(yōu)、果農效益調高)來確定培訓內容,將培訓和推廣新品種、新技術結合起來,同時通過科技培訓又促進了產業(yè)結構調整,使科技培訓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在培訓方式上做到4個結合,一是集中授課和分散自學相結合,二是課堂培訓與現場技術指導相結合,三是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四是科技培訓與跟蹤服務相結合,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激發(fā)群眾學習科技的積極性,科普培訓取得了明顯成效[2]。
在蘋果果實成熟期,基地每年舉辦一次蘋果果品觀摩會,組織全鄉(xiāng)及鄰鄉(xiāng)種植蘋果的黨員、干部和果農來基地進行現場觀摩,實地鑒賞蘋果品質,察看品種適應性、豐產性及其他抗性,對引進、試驗、示范及推廣有全面的了解。通過介紹和對比品嘗,引導群眾發(fā)展表現好、口感好、風味佳、產量高和品質上等的優(yōu)良蘋果品種,為農業(yè)結構調整和增加農民收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基地在蘋果生產管理的關鍵時期,根據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需求,印發(fā)技術資料,舉辦不同類型的科技培訓,為果農講重點、解難點、傳經驗、送信息,對照果樹可能出現的問題,提高蘋果的栽培管理水平?;匾浴叭珖破杖铡薄翱萍蓟顒又堋薄翱萍既锣l(xiāng)”等科普活動為契機,組織科普小分隊送科技下鄉(xiāng),引領農民致富。
每年在“全國科普日”“科技活動周”“科技三下鄉(xiāng)”期間,基地都聘請省、市、縣相關部門的專家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科普活動,進行技術咨詢和科技服務,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通過科學施肥、掌握好病蟲害防治關鍵時間節(jié)點、采用疏果套袋等配套技術,蘋果產量得到了提高,質量得到了改善,使果農的效益達到最大化,損失降至最低。
在加速蘋果新品種、新技術推廣的過程中,基地建立了科普示范網絡體系,在科普示范村中選一些科技能人、科普示范戶、蘋果種植大戶給予重點扶持,邀請他們來基地參觀學習,送示范苗木,開通聯系電話,推薦他們到省內外參加相關技術交流活動,并通過科技下鄉(xiāng)、講座、指導、現場示范等形式,向他們及時發(fā)放農業(yè)實用書籍和資料,便于他們掌握科技信息和動態(tài),隨時引進新的科研成果,有效地解決了基地規(guī)模擴大遇到的技術難題,他們的示范作用和傳幫帶作用也加大了先進栽培管理技術的推廣力度。
農村文化大院是新形勢下滿足群眾科技文化需求的一個產物,其不僅是占領農村宣傳文化、普及科學知識的“窗口”,而且是農民學習科技的“課堂”、傳播先進文化的“橋梁”,農村文化大院的建立為農民學習科技知識提供了便利條件?;貫樘O果種植戶提供關于蘋果栽培的科技書籍和資料,為提高果農的種植技術水平發(fā)揮了很大作用。每年到文化大院借閱書籍學習專業(yè)技術的人員日益增加,及時解決了生產中遇到的諸多問題。
基地自身建設效益明顯,對周邊鄉(xiāng)村發(fā)展蘋果產業(yè)起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輻射效應,為農民增收致富找到了一條有效途徑。目前,蘋果種植已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yè),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卦趧?chuàng)建初期就十分注重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技術合作,適時引進蘋果新品種及先進的種植技術,逐步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用科技作支撐、圍繞效益這個中心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當前疏花疏果技術、果實套袋技術、配方施肥技術、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等先進實用技術已被廣大果農所接受與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