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佛
汪道涵任上海市市長后,上海社科院世界經(jīng)濟研究所開始設港澳室。國務院港澳辦魯平每次來上??傄缴缈圃赫偌郯氖彝鹃_會,開會的內(nèi)容一般先是港澳室同志匯報前階段工作,然后魯平布置今后的任務。比如翻譯有關(guān)香港經(jīng)濟的書籍,翻譯的質(zhì)量是得到魯平認可的。對于前期已經(jīng)翻好的書籍的稿費,都由港澳辦在香港支付。當時所翻的書籍有時由一個人完成,有時也有幾個人一起合作完成。當時港澳室出版的《港澳經(jīng)濟專輯》是不定期刊(每月約3-4期),每期都寄給港澳辦參考,其中有些部分得到港澳辦和魯平的認可,并加以采用。
記得有一次,魯平打電話給我,要我推薦一位既懂英語又熟悉法律的人去澳門工作,于是我就將這事轉(zhuǎn)托社科院世經(jīng)所的王惠珍同志,很快王惠珍就在社科院法學所物色了一位符合要求的同志,我立即把這位同志的姓名告訴魯平。魯平通過港澳辦請上海市政府有關(guān)部門調(diào)該同志,但過了一年多還沒調(diào)成。魯平后來才知道該同志的組織關(guān)系不在市政府,而是在社科院法學所。過后港澳辦到法學所來商調(diào),該同志很快就走馬上任了。
魯平先生經(jīng)常到上海來,每次來我?guī)缀蹩傄退娒?。地點有時在社科院,有時在我家里。魯平是宋慶齡基金會上海分會的負責人,他把我也吸收為上海分會的會員。該會每年至少開一次會,所以我和他每年至少多見一次面。后來我想這可能是他吸收我為會員的目的。
2009年,我最后一次去北京,原想順便去看看他,但因逗留時間短,而且要去國家圖書館等事情耽擱了,所以沒有去成。不想這竟成為我一生中的一件憾事,因為直至2015年他因病去世,我們再也沒有見過面。(2017年12月9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