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蒙古族題材故事影片中的“草原”符號研究

      2018-02-11 19:25孫書敏
      創(chuàng)作與評論 2017年24期
      關(guān)鍵詞:蒙古族草原生命

      孫書敏

      蒙古族認為大地是萬物之母,也是保護子女、五畜、五谷的女神。所以把大地稱為額和德勒黑,意為大地母親。蒙古人把大地作為神秘的超自然力量來崇拜,這與他們依賴自然草原生活有密切聯(lián)系,草原不僅造就馬背民族的生命,而且賦予了馬背民族的獨特品格。草原是母親,孕育著強大的生命意識和情感意識。蒙古族人對草原有一種特殊的情感,草原兒女保衛(wèi)著他們的家園,并且先于其他民族掌握了一種生態(tài)理念。在工業(yè)文明急劇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蒙古族題材故事影片將草原精神及生態(tài)觀以電影符號的形式淋漓盡致展現(xiàn)出來,引起人們的思考和重視。

      一、作為“景觀符號”的草原

      麥茨的電影符號學{1}可以歸結(jié)為一句話:電影不是真正的語言,但卻是一種具有表意性符碼的特殊語言。我國的蒙古族題材故事影片在拍攝中合理運用電影語言,展現(xiàn)民族文化。從目前電影拍攝的實踐來看,草原符號是電影建構(gòu)本民族文化的核心語言之一。通過草原符號的多種藝術(shù)方式的圖像展示,使民族文化記憶更好地凸現(xiàn)出來。

      在蒙古族題材故事影片中,對內(nèi)蒙古大草原的展現(xiàn)無處不在,草原是蒙古族生命和文化的孕育。草原一直是蒙古族精神的寄托,靈魂的安放地。蒙古民族就是草原,草原就是蒙古民族。蒙古族題材電影注重對獨特的自然風貌展示,創(chuàng)作者將自然景觀同對所屬民族的濃厚情感相融合。廣袤的草原不僅作為民族歷史展開的地域空間和人物活動的場所,還寄托著創(chuàng)作者的主體情感和審美理想。這些內(nèi)涵在電影語言上,以草原的景觀符號加以凸顯,以地理地貌的形式呈現(xiàn)。

      就景觀符號的表現(xiàn)形式來看,代表性的大約有以下幾種:

      應(yīng)云衛(wèi)的《塞上風云》{2}巧妙的鏡頭處理創(chuàng)生出了獨具特色的草原符號,在視聽語言上讓人耳目一新。影片開始打出字母“成吉思汗的陵寢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然后是遠近景交替的草原風光,運動鏡頭以平移為主,以悠揚的蒙古民歌打破草原的寂靜。只用了短短的三分二十秒,便展現(xiàn)了此時草原的豐美,牧民生活的快樂、安寧。駝隊行走于沙漠的構(gòu)圖和疊影,使影片產(chǎn)生一種粗狂的美感。同時,影片既有較長的移動鏡頭追拍,又有景別跳動比較大的鏡頭組接,體現(xiàn)出一種中國式的人物塑造、鏡頭處理方面的特有方式。

      《季風中的馬》導演特地安排了兩組景深的鏡頭來凸顯草原沙化后蒙古族牧民和被他們視為生命的馬的悲慘遭遇。遠景是淡藍色的天和沙漠化嚴重的草原,草原的荒漠化,不僅使他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物質(zhì)基礎(chǔ),也使他們陷入了精神家園喪失的痛苦之中。

      《天上草原》阿媽寶日瑪?shù)某鰣鰟t是在水天相接的草原背景中,人物沿銀幕X軸線由左進入,漸由中景走入前景,構(gòu)成舒服順暢的視覺效果。人物和景物比例協(xié)調(diào),運動方向舒暢,并且給予草原擬人化的性格,賦予了它人的靈魂。在視覺上給人以極大的美感。

      《狼圖騰》在電影故事的一開始,用了一個空鏡頭和特寫鏡頭,呈現(xiàn)了一幅錫林郭勒大草原廣袤和空靈的美,給觀眾眼前一亮的美感。

      草原基本都是這樣一幅精美的畫卷:一望無際的豐美草地,如綠毯般平鋪在天地之間,三三兩兩的蒙古包點綴其中,悠閑的羊群慢慢地劃過我們的視線,高高的顴骨上有著太陽紅的蒙古族姑娘,提著羊奶桶大步朝我們走來,臉上洋溢著知足而純真的笑容,而馬背上的漢子無不高大英武,面膛黑紅,勇猛而彪悍。他們策馬揚鞭,馳騁于萬里疆場……豐美草原儼然成為蒙古族題材故事影片中的標志性符號。內(nèi)蒙古草原獨有的景觀形成了影片撲面而來的“草原風”,引領(lǐng)觀眾走入廣袤無邊的草原,身臨其境地感受內(nèi)蒙古草原的自然風貌和地域文化。

      二、作為“情感符號”的草原

      情感是電影一種內(nèi)在的表達語言,也是一部影片成功與否的關(guān)鍵。其中有導演本身對于草原獨特的感情,也有影片需要所要表達出來的感情,這些情感中更體現(xiàn)出蒙古民族堅強不屈、淳樸、崇尚自由的精神、性格與價值追求。

      1.導演個體的情感

      塞夫、麥麗絲執(zhí)導的一系列影片中都有對草原風情的完美展現(xiàn)。塞夫曾說: “草原是我們的生命, 我們不愿意像美國西部片那樣把草原拍得荒涼, 而是想方設(shè)法把它拍美拍漂亮。這是一個感情問題, 也是我們的生命需要。”{3}他們將蒙古族最本真最原始的一種生存狀態(tài)以及對草原的感情以最美的鏡頭刻畫出來。

      他們的影片也的確是這一番話的完美注解,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中, 大比例地使用白與黃的色彩來展現(xiàn)草原風貌,這兩種色彩既能濃墨重彩地潑繪出天蒼蒼、野茫茫的草原風光, 又頗富寓意,飛雪的灰白好似覆蓋著危險、災難, 而霞光的金黃則像包含著愛、希望和勝利。這兩種色彩組合在一起, 再加上如血的殘陽、莊嚴壯美的樂章與遼闊無邊的大草原, 一起構(gòu)成了一幅氣勢恢宏的歷史畫。此外, 影片《東歸英雄傳》中伴隨著清脆鳥鳴、蜿蜒流淌的河流和廣袤的山川, 《悲情布魯克》中布滿皚皚白雪的山川, 《騎士風云》中象征強大生命力的茂盛的森林, 都將蒙古族的地域風光描繪得如詩如畫。到拍攝《天上草原》時,影片中展示出的草原已超越了自然風光本身, 更被賦予了一種精神象征意義, 就像蒙古族人的心靈一般, 在美麗、古樸與寧靜中漸漸蘇醒, 接受著現(xiàn)代文明的沖擊。{4}這是塞夫、麥麗絲眼中和心中的草原,也是他們情感的承載地。

      影片作為電影工業(yè),部分存在為了適應(yīng)文化市場的需求,從導演的角度沒有傾注太多的個人情感。蒙古族導演寧才拍攝于2003 年的影片《季風中的馬》{5}顛覆了以往草原題材電影的傳統(tǒng)套路,第一次直面環(huán)境日益惡劣的草原以及那里人們的現(xiàn)實狀態(tài),可以說是不可多得的具有現(xiàn)實主義人文關(guān)懷的草原題材電影佳作。影片中, 草原美麗的風光不再, 那份傳承了千年的馬背上的自豪感已經(jīng)遠去, 取而代之的是沙化的環(huán)境, 還有生存的困境、現(xiàn)代文明所帶來的不安和雜亂。當代表現(xiàn)代文明的廣告車隊開進草原時, 嘈雜的音響使主人公烏日根的妻子驚恐失措, 捂住雙耳逃避卻摔倒。古老草原文明視若神靈的馬, 被放置在色情場所的舞臺中間, 半裸的演員騎在馬背上,在電影中, 草原文化與現(xiàn)代文明的沖突達到了極致。《季風中的馬》直面草原的受到破壞的現(xiàn)狀,在拍攝過程中對草原的取景,為了使保護生態(tài)主題深入人心,一定程度擴大了草原受損狀況,從而達到社會輿論宣傳的效果,提高人們保護草原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endprint

      2.電影本體的情感

      另外一些電影則是在某一個鏡頭或者一個場景為了情感服務(wù)的,使電影成為一種有情感的語言。在《額吉》中,大量使用畫外音來表達草原上的小男孩內(nèi)心的感情。額吉放下手中的活向小男孩走來,小男孩哭著喊了聲“額吉”,此刻的草原是溫馨美麗的。額吉拯救了一個出生的小羊羔,也拯救了一個身處異地的孤兒。

      《長調(diào)》在每一次災難后都會出現(xiàn)遼闊的草原,蒙古族長調(diào)歌唱家其其格因為丈夫突遭車禍死亡而悲痛萬分,歸途她遇到一些人,這些人和事都在詮釋著生活。最后,其其格終于在為失去了孩子的母駝和失去了母親的駝羔唱起《勸奶歌》時釋放出自己全部的悲哀,重新獲得失去的聲音和生活的勇氣。這是災后重生的草原,也是希望的草原。

      在《狼圖騰》的結(jié)尾處,阿諾導演卻在電影里為我們設(shè)置了一個有懸念的結(jié)局。人狼四目相望,狼消失在茫茫的草原中。人離開了草原,流下了眼淚。此刻的草原是悲傷的,不舍的,草原系著的是狼和人不變的感情。電影中悠長的基調(diào)為影片增添了濃郁的抒情氣氛,導演通過鏡頭呈現(xiàn)出特殊的民族情感,同時也是電影核心部分,觀眾的情感觸點。正如麥麗絲所言:“我們對草原充滿情感,每在一處拍攝,就對那片草原產(chǎn)生特有的感情?!鼻楦蟹柺请娪暗囊环N隱性語言。{6}電影對草原的展現(xiàn)并不僅僅停留在客觀環(huán)境的復寫,而是融入了蒙古族對草原的深厚感情,煥發(fā)出特有的光彩。

      三、作為“生命符號”的草原

      蒙古族人對地的崇拜,主要與其游牧的生產(chǎn)方式密切相關(guān)。在蒙古族人的眼中有了土地就會有草原,有了草就會有牛羊,就會有生命,所以他們認為大地也是孕育生命的源頭,養(yǎng)育了草原上所有的生命。蒙古民族正直、剛正不阿,他們對待自然界的人,所有生靈都是平等的?!吧旧矶际侵粮邿o上的,無論干歸還是卑微,都應(yīng)該得到尊重、接納和愛護?!眥7}生命意識是蒙古族傳統(tǒng)文化中的核心理念。

      1.對自我生命的呵護

      草原上的女人,一旦成了母親,承受難以想象的磨難來養(yǎng)育兒女。深沉的母愛比山脈高大,比草原更寬廣。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中鐵木真的母親在孩子餓得支持不住的時候,咬破自己的手指,用生命之血哺育兒女。在嚴酷的生活面前,沒有屈服,而是以柔弱之軀與狼進行搏斗。是對孩子的顧惜和深沉的母愛讓她舍身忘我,英勇無畏,最終為孩子們博得了過冬的干肉。草原母親對兒女的愛,超越了家的界限,就像這千里的草原,一望無際。

      2.對“外來人”生命的尊重

      草原沒有民族歧視和差別對待,在《天上草原》中就有明顯的體現(xiàn)。一個心靈受到傷害的漢族孩子虎子來到草原后,在草原上住下來。他看到了草原人圍獵時的英武和慘烈,看到了草原人如何將傷害他們的狼教訓后放生。在草原人熱情開朗、豁達大度的感染下,虎子被感動了,他深切感受了從沒體會過的溫暖與真情。草原獨有的風情風貌,蒙古族人民對待自然、對待動物和對待人以及對一切生命的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使得虎子懂得勇敢的人首先要戰(zhàn)勝自我。他克服了內(nèi)心的憂郁與怯懦,在這片廣袤的草原上成長起來并逐漸融入草原生活,最終戰(zhàn)勝自我,變成了一個健康的孩子?;⒆幼鳛橐粋€漢族孩子,從排斥草原上的一切到安然快樂的生活過程,也是一個蒙漢文化不斷交流的過程。文化交流的過程是人性本善的回歸,需要我們走出電影,在現(xiàn)實生活意義層面實現(xiàn)和發(fā)展這種意識形態(tài)的文化交流。

      草原成為了人們醫(yī)治心靈創(chuàng)傷、撫慰靈魂、喚醒生命意義的圣地。在2009年海濤導演《錫林浩特·汶川》中,草原成了災區(qū)人可信任的后援和溫暖的家園。影片最后,蒙古族父親從災區(qū)帶回了地震孤兒,延續(xù)了六十年代3000孤兒的故事,草原對待流浪的孤兒亦是如此。把草原無私的溫暖再次灑向災區(qū),這是草原對生命的熱愛和尊重。

      《額吉》中的張老師被下放草原來教書,多年之后,她讓女兒來到草原轉(zhuǎn)述他的遺言,“生活在草原上的這七年是最幸福的,因為這里的人們沒有把他當成右派”。桑杰喇嘛因為沒能治愈貧苦牧民的病牛而被定為“罪人”,額吉給桑吉喇嘛送奶茶而被喝止后,倔強地爭辯說:“什么人也是人總得喝口茶吧”,“就是一頭牛來到井邊,我也得給它喝水,何況是個人呀”。草原人民有著一個金子般的心,他們善良仁慈,對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豪無保留的接納,無論是高貴還是卑微的,也無論有無血緣關(guān)系,都會給予他們尊嚴,給予他們最真摯最寬厚的愛。這是生命本源的價值,同時是草原賦予的。

      3.對動物的愛護

      在蒙古族的生命觀念里,無論是人,還是幼小動物,都值得去呵護和關(guān)注。在他們的生命哲學中,任何生命都值得尊重和珍愛。甚至是對于狼——他們的敵人,也有著一顆仁愛之心,即使狼是蒙古族的敵人,但是蒙古族對狼有著一種來自生命本身的尊重。

      寧才《綠草地》中的小黃狗點點,雖幾經(jīng)周折,主人最終還是不忍拋棄;《天上草原》中,狼咬傷了旭日干家的牲畜,但旭日干還是放走了它,只是向它喊話,叫它不要再來傷害牲畜;《季風中的馬》中,烏日根放生自己心愛的白馬薩日拉;謝飛的《黑駿馬》中,奶奶在冰天雪地里救活了奄奄一息的小馬駒剛嘎哈拉…

      這些小動物都是在蒙古族人民的精心呵護下生存下來的,也許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與牛羊為伴,與大自然同呼吸的緣故,蒙古族人對自然界一切的生靈都非常的珍惜和愛護。

      蒙古民族對生命的理解看似十分簡單,實則有著十分豐富的內(nèi)涵。作為一種優(yōu)秀的品質(zhì),已經(jīng)完全融入蒙古族人心中,貫穿于蒙古族人的行動中。他們對于生命的珍愛,就像春雨潤物般悄無聲息,卻震撼心靈。而這些優(yōu)秀的品質(zhì),都是草原的寬厚和無私賦予的,草原是所有生命的源頭,是根。

      四、作為“地母符號”的草原

      蒙古人自古以來把草原視作母親, 故鄉(xiāng)叫母親草原。在古代, 大地被稱作“額客、額禿格捏”,意為母親大地?!睹晒琶厥贰访晒抛逶S多諺語都是歌頌自然美的, 如“花卉是草原的裝飾,婦女是家庭的光輝。茂密的森林是山上的裝飾,漂亮的姑娘是家里的裝飾。無日月天際空曠、無花卉草原空曠。若無太陽,宇宙黑暗。若無牛羊,草原空虛?!?{8}這表達了蒙古人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對草原母親的呵護和崇拜。大草原是蒙古族人游牧的天堂,元代著名蒙古族詩人薩都刺在詩中描繪了空闊大漠里的元上都。草原賦予蒙古族以最美好的品質(zhì)和屬性。endprint

      馮小寧的《嘎達梅林》深刻體現(xiàn)了草原作為地母這一偉大的形象。蒙古族傳奇英雄嘎達梅林,為了保護草原與民,爭取自由與幸福,奮起反抗達爾罕王公勾結(jié)腐朽的民國政府以“放墾”為名出賣草原,勇敢進行武裝起義。他說“草原上的草可以喂牛羊,也可以化作熊熊烈火”。一把火燃燒了整片草原,也保衛(wèi)了草原的生命。嘎達梅林為了草原牧民的幸福生活而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電影通過隱喻的方式,加上關(guān)注人類命運的環(huán)保主題,保護草原母親,傳承生態(tài)理念,使得電影在主題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升華。

      《我的草原大母親》中對草原上的牛羊、牧民多次有鏡頭的跟拍,草原就是所有生命的母親。草原牧民薩日娜熱愛草原,用生命保衛(wèi)著草原母親。她不顧個人安危,堅持與破壞草原、監(jiān)挖藥材的一伙人斗智斗勇。作為一位世代生活在巴爾虎草原上的蒙古族后代,她面對日益沙漠化的美麗草原憂心忡忡。她賣掉了家里的羊,抵押草原使用證,從銀行貸款買來沙棘和麥桿。固沙種樹,渴望草原恢復昔日的無邊綠色。蒙古民族文明的歷史性創(chuàng)造中, 孕含著深邃的生態(tài)觀念, 具有高度的歷史合理性和必然性。蒙古族人對地母的崇敬,體現(xiàn)了他們的一種生態(tài)理念,也蘊含一種草原文化精神。

      在蒙古族的喪葬儀式中,也體現(xiàn)了蒙古族人,對大地母親的崇拜之情。例如,在電影《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中,當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巴特爾被敵人毒殺后,他的部落為他舉行了隆重的土葬儀式。巴特爾,作為一個部落首領(lǐng),在理論上,他應(yīng)該得到最崇高的尊敬,為他舉行最隆重的葬禮,而電影中卻選擇“土葬”這種形式,說明蒙古族對土葬是非常重視的。這在一個側(cè)面也顯示了蒙古族對于大地母親的尊崇。草原生養(yǎng)了巴特爾,巴特爾最終也將回到草原的懷抱之中。在蒙古族的傳統(tǒng)文化中也有一種對地母的信仰,是草原養(yǎng)育了生命。{9}

      另一個層面上,女性所代表的另一個世界像草原一樣堅韌、無私、真誠、敢愛敢恨,充滿著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美。母親是蒙古族題材電影中的重點塑造形象之一。這也是草原母親精神所延伸出來的一個具體形象。她們喜歡孩子,對每一個新生命充滿熱愛和期待,她們勤勞、堅韌、不圖回報地養(yǎng)育孩子們成長,默默承擔著生活的重擔?!逗隍E馬》中索米亞雖然明知會失去白音寶力格的危險,但仍舊堅持把孩子生下來并撫養(yǎng)成人。她的這種堅韌的品質(zhì)和頑強的精神是蒙古族草原母親的共性。

      總之, 一部電影的所有,遠不止銀幕上所呈現(xiàn)的。工夫在詩外,每一部電影背后都蘊含著深刻的社會文化甚至最先進的理論成果,否則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草原符號表征是蒙古族題材故事影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對草原母親的取景刻畫,無不體現(xiàn)蒙古族草原文化精神和一種生態(tài)意識,呼吁我們從生態(tài)的角度審視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繼承和發(fā)展草原文化精神,發(fā)揚草原生態(tài)理念,是一個漫長又艱巨的任務(wù),需要我們中華兒女共同做出努力。

      注釋:

      {1}[法]羅蘭·巴爾特:《符號學原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2}王雪麗:《 草原鏡像——中國蒙古題材電影述要》,西南大學2011年碩士學位論文。

      {3}張衛(wèi).:《馳騁草原塞夫、麥麗斯訪談》,《當代電影》1998年第3期。

      {4}王俊義.:《草原民族文化的鏡像傳達——論蒙古族題材電影中的民俗色彩》,《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0年第6期。

      {5}于英格.:《現(xiàn)代化進程中草原文化的影像表達:從<季風中的馬>到<長調(diào)>》,《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1年第6期。

      {6}[法]雅克·奧蒙,米歇爾·馬利.:《當代電影分析》,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饒曙光:《生命的禮贊—電影《額吉》觀感》,《當代電影》2010年第6期。

      {8}余大鈞譯著:《 蒙古秘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9}崔銀河:《簡論內(nèi)蒙古少數(shù)民族電影發(fā)展》,《當代電影》2006年第5期。

      *本文系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社科規(guī)劃青年項目“蒙古族題材故事影片的民族主體精神建構(gòu)研究”(項目編號:2013c120)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內(nèi)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endprint

      猜你喜歡
      蒙古族草原生命
      講解《草原圖》
      out of Steppe
      我把草原帶給你
      中國共產(chǎn)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第十屆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當選名單
      中國共產(chǎn)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第十屆委員會候補委員當選名單
      中國共產(chǎn)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第十屆委員會委員當選名單
      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可可托海的草原
      論蒙古族長調(diào)的地區(qū)性風格
      建始县| 彰化县| 洛扎县| 托克逊县| 佛坪县| 南陵县| 富宁县| 安平县| 清新县| 内乡县| 长宁县| 额尔古纳市| 介休市| 崇仁县| 洞口县| 洪雅县| 宝鸡市| 平罗县| 巴里| 乌拉特后旗| 洛宁县| 泸溪县| 蒙自县| 芦溪县| 吉安市| 青冈县| 饶平县| 辽中县| 拜泉县| 平遥县| 方正县| 静宁县| 遵义市| 平江县| 哈尔滨市| 乌审旗| 哈巴河县| 伊宁市| 来凤县| 民勤县| 辉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