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
不同基質(zhì)配方對銀葉金合歡苗木生長的影響 唐洪輝 趙 慶 楊 洋 魏 丹 錢萬惠 鄒偉杰 (1)
稀土元素鑭、鈰對擎天樹幼苗生長量的影響 戴文君 陸海燕 楊 梅 梁小春 李 婷 (10)
不同種植模式對鉛污染土壤微生物數(shù)量及酶活性的影響 朱紅霞 張建強 張家洋 (16)
湖南3種混交林土壤酶活性的差異研究 劉振華 李 貴 陳 瑞 吳 敏 童 琪 童方平 (23)
香榧種子抑制其發(fā)芽和生長的內(nèi)源物篩選研究 劉 序 陳 黎 高捍東 (28)
干旱脅迫對桃葉杜鵑菌根苗生長的影響 熊賢榮 歐 靜 龍海燕 歐陽嘉暉 熊 丹 (34)
庫源調(diào)節(jié)對油茶葉片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酶活性的影響 彭映赫 陳永忠 許彥明 王 瑞 陳隆升 馬 力 彭邵鋒 (41)
八角柱頭和花粉的形態(tài)結(jié)構(gòu)分析 黃開順 梁海英 李開祥 李寶財 趙志珩 (46)
鐘花櫻花粉離體萌發(fā)培養(yǎng)及低溫保存技術研究 聶超仁 況紅玲 于靜亞 胡文洪 (54)
杉木種鱗石蠟切片工藝優(yōu)化研究 左丹丹 熊 升 李 佳 饒麗莎 林思祖 陳 宇 (59)
怒江干熱河谷區(qū)域5個木薯品種的綜合性狀比較 劉 倩 劉光華 李月仙 宋記明 段春芳 姜太玲 周迎春 嚴 煒 張林輝 (66)
不同施氮水平及根系分隔方式對間作小麥蠶豆氮吸收的影響 劉英超 肖靖秀 鄭 毅 湯 利 (72)
氮素對香根草吸收和去除撲草凈的影響 劉書楷 王 銘 鄭 毅 (79)
北京市7種經(jīng)濟林空氣負離子特征研究 李少寧 魯紹偉 趙云閣 丁 杰 劉 斌 陳 波 (85)
新鄉(xiāng)4種主要綠化樹種葉片硫含量與大氣污染物硫濃度的關系研究 藺 芳 邢晶鑫 朱亞軍 張曉亞 任思敏 張家洋 (9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盈江縣野生保護植物分布研究 喻丁香 杜 凡 周 丹 侯淑娜 (96)
喜馬拉雅山普蘭段和吉隆段螞蟻物種多樣性研究 張 翔 徐正會 李文瓊 許國蓮 周雪英 馬學云 (103)
二斑栗實象COI序列多態(tài)性分析 熊忠平 吳培福 徐 磊 潘涌智 (110)
基于紋理模型的檀香咖啡豹蠹蛾蟲害圖像診斷方法研究 陳珠琳 王雪峰 (117)
思茅松天然林林分胸徑多樣性的區(qū)域差異研究 冷 燕 歐光龍 李 超 閭妍宇 吳文君 黃明泉 胥 輝 (126)
??谑?000—2015年城鄉(xiāng)交錯帶景觀格局梯度變化研究 張利利 厲月橋 李 銳 (133)
迷迭香釋放揮發(fā)性有機物的成分和變化規(guī)律研究 蔣冬月 陳雅靜 李永紅 李因剛 沈 鑫 (140)
思茅松松脂產(chǎn)量及化學組分遺傳變異分析 李思廣 付玉嬪 許林紅 張快富 蔣云東 (151)
東京野茉莉重要化學成分的時空分布研究 萬俊鵬 崔義真 喻方圓 (157)
響應面法優(yōu)化云南松樹皮多聚原花青素片段化條件 張 霞 李美娟 姜永新 李 娜 張加研 李蓮芳 趙 平 (162)
水紅木果油的超聲輔助提取與脂肪酸組成研究 楊曉琴 黃元波 鄭云武 劉 燦 馬 煥 鄭志鋒 (169)
氧化木薯淀粉用量對脲醛樹脂性能的影響 王 輝 王洪艷 普 龍 黃 興 杜官本 (175)
處理單寧改性脲醛樹脂性能研究 張本剛 席雪冬 吳志剛 雷 洪 杜官本 王 輝 (180)
單寧-羥甲基糠醇膠黏劑的制備與應用 張 俊 張本剛 周曉劍 杜官本 梁堅坤 (185)
反應條件對GUF樹脂合成及動態(tài)熱機械性能的影響研究 鄧書端 夏 炎 張 俊 楊 燕 杜官本 (189)
天敵互作對烏桕生長及生物量的影響 劉亞珍 覃志偉 項 瑤 張 玉 李 忠 莫長明 李曉瓊 郭文鋒 (196)
安康 ‘紫仁’ 核桃響應干旱脅迫的生理評價研究 李大培 李生萍 高向倩 趙婷婷 張芳芳 楊桂燕 (202)
4個油茶新品種抑制物質(zhì)對扦插生根的影響 王 瑞 陳隆升 王湘南 彭映赫 陳永忠 (207)
昆明市園林植物偽角蠟蚧危害情況及發(fā)生規(guī)律研究 付興飛 李 巧 郭宏偉 楊云波 劉 波 (211)
高溫水熱處理對馬尾松木材化學成分的影響 蔡紹祥 李 康 秦韶山 李延軍 (217)
第2期
高黎貢山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樹種的種間聯(lián)結(jié)性研究 柴 勇 李貴祥 袁春明 和麗萍 李品榮 孟廣濤 楊昌級 趙士杰 (1)
寶天曼馬尾松和槲櫟混交林的競爭關系分析 陳 詩 海 鑫 史訓旺 葉永忠 袁志良 房會普 劉曉靜 王 婷 (10)
12種潤楠屬植物葉柄解剖學特征研究 張 建 薛洪富 趙振軍 向 云 徐思遠 費永俊 (16)
石漠化區(qū)銀合歡林光響應曲線模型比較 鄭 威 何琴飛 彭玉華 申文輝 譚一波 何 峰 (23)
加勒比松純林混交改造闊葉樹種葉片的養(yǎng)分和光合特性研究 方怡然 蔡金桓 李 潔 薛 立 (30)
雜種落葉松家系生長性狀變異分析與優(yōu)良家系選擇 李 祺 賈慶彬 楊偉財 張含國 (37)
不同氣候條件耐瘠薄杉木優(yōu)株生長適應性的對比研究 郭祥泉 吳載璋 劉 健 黃 崎 鄭經(jīng)池 吳 煒 (43)
間種作物對油茶幼林秋季小氣候的影響 左繼林 周文才 孫 穎 黃建建 (49)
野生與栽培紅河橙葉表型性狀比較研究 牟鳳娟 黃必嬌 李雙智 李一果 (56)
荷花轉(zhuǎn)錄組測序及花青素苷合成相關基因表達分析 孟亞南 張 琳 劉召強 史芳芳 劉藝平 孔德政 (61)
雜交蘭 ‘黃金小神童’ 四倍體誘導技術研究 李 涵 李慧敏 陸 琳 楊少杰 瞿素萍 田 敏 黎 霞 曹 樺 (70)
巖溶山地不同植被恢復模式和年限土壤養(yǎng)分的變化 常恩福 李 婭 李品榮 儂時增 劉永國 王 竣 (76)
典型巖溶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類型土壤鈣分布及形態(tài)特征 倪大偉 王 妍 劉云根 侯 磊 楊桂英 王艷霞 聞國靜 (83)
喀斯特地區(qū)地表侵蝕產(chǎn)沙對前期有效降雨的響應 潘佑靜 唐麗霞 楊 智 杜 波 羅 金 (89)
西雙版納熱帶森林景觀破碎化地形差異性分析 魏莉莉 寇衛(wèi)利 向蘭蘭 梁昌獻 (95)
高分二號全色-多光譜影像融合方法對比研究 鄭雅蘭 王雷光 陸 翔 (103)
基于MODIS NDVI數(shù)據(jù)的鄭州市植物物候監(jiān)測研究 楊 陽 何瑞珍 田國行 任曉娟 李 巖 鄭景飚 (111)
4株番木瓜根際解磷細菌發(fā)酵條件優(yōu)化研究 吳海波 王櫻潼 葉維雁 劉惠民 (117)
2株楚雄腮扁葉蜂蟲生真菌培養(yǎng)條件及產(chǎn)孢特性研究 曾廷瀟 蘆俊佳 徐 榮 樊佳星 李永和 (126)
貴州綠僵菌液體培養(yǎng)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華 梅 王 垚 肖支葉 原曉龍 虞 泓 王 娟 楊宇明 王 毅 (134)
樟葉越桔葉內(nèi)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樊苗苗 陳肖學 張 訸 羅旭璐 曾為林 劉 麗 伍建榕 李 靖 趙 平 (141)
銹赭緣蝽臭腺分泌物的化學成分及其驅(qū)避作用分析 王大偉 趙 寧 馮小飛 楊發(fā)忠 楊思林 澤桑梓 楊 斌 (148)
基于AHP-PCA模型的安寧市森林火災社會脆弱性評價 龍騰騰 高仲亮 劉岳峰 黃銘栩 王秋華 (153)
含水率與溫度對巨尾桉汽蒸效果的影響及機理研究 孔璐璐 趙紫劍 何正斌 伊松林 (158)
靜電紡絲法制備酶解木質(zhì)素與聚乙烯醇混合纖維薄膜的研究 蔣帥南 陳敏智 周曉燕 (165)
福建巒大杉苗木質(zhì)量分級研究 歐建德 康永武 (172)
不同處理對印度辣木種子萌發(fā)及生長的影響 羅 清 謝振興 秦玉燕 覃 茜 梁 春 丁麗瓊 (177)
云南主栽油橄欖品種果實品質(zhì)綜合評價 賀 娜 張艷麗 寧德魯 耿樹香 (181)
云南蝗不同地理種群染色體研究 柳 青 歐曉紅 (185)
星油藤根腐病的癥狀和病原鑒定 魏玉倩 唐 婕 普曉蘭 伍建榕 童亞麗 楊植芳 (190)
高壓脈沖電場對黃粉蟲幼蟲殺滅效果研究 馬 榮 趙龍慶 何 超 (194)
大戟科一新種——元江海漆 呂亞媚 杜 凡 李 娟 肖明昆 (199)
鐵皮石斛花椒鞘銹菌新病害鑒定分析 席剛俊 趙 楠 趙菊潤 趙桂華 (202)
青岡櫟天然林木材的解剖特征及基本材性研究 胡 拉 吳東山 徐慧蘭 楊章旗 (206)
阻燃劑濃度對桉木膠合板膠合強度和潤濕性的影響 韋鵬練 秦志永 符韻林 李英健 (211)
交叉層積材在高層木結(jié)構(gòu)建筑中的應用探析 杜曉英 董春雷 鄭志鋒 黃元波 (215)
第3期
遼寧楊與青楊派樹種雜交子代的苗期性狀分析 劉 巍 蔄勝軍 楊振學 (1)
基質(zhì)及多菌靈對水分脅迫下芳樟扦插苗根系活力的影響 林 鈴 張國防 黃秋良 畢學琴 謝亞兵 陳瑞炎 陳志平 (8)
馬尾松半同胞子代林材性變異研究 楊雪梅 陳庭巧 趙 楊 (15)
櫻亞屬部分園藝品種遺傳多樣性的ISSR分析 蔣冬月 沈鳳強 徐盧雨 李因剛 沈 鑫 柳新紅 (21)
吉泰盆地古樟群體遺傳多樣性分析 鐘永達 田曉娟 李彥強 劉立盤 楊愛紅 劉淑娟 余發(fā)新 (31)
錐栗主栽農(nóng)家品種表型性狀變異及選擇研究 李穎林 董蒙蒙 陳 輝 李 煜 鄭國華 顧光仕 鄭芳奕 (36)
修枝對云南松林分結(jié)構(gòu)及生長影響的分析 李楊濤 李蓮芳 楊文君 凌莉芳 馬 敬 吳柏良 葉桂榮 吳俊多 沈 松 楊歷雨 李衛(wèi)沖 龔建斌 鄭樹宏 (44)
林分密度及立地條件對濕加松生長與產(chǎn)脂的影響 吳東山 韋 海 顏培棟 傅 鋒 楊章旗 (51)
脫落酸對中國沙棘克隆生長調(diào)控機制的研究 吉生麗 聶愷宏 鄒 旭 劉春紅 高海銀 李根前 (57)
增溫對滇楊和川楊生長及生理特性的影響 楊春勐 代微然 索 默 李 榮 許 喆 任 健 (63)
云南松不同種群4年生苗木光合特性比較 周 麗 陳 詩 蔡年輝 王紅娟 許玉蘭 段安安 李 悅 (71)
8種美洲黑楊無性系抗寒性評價 田 星 樊軍鋒 張錦梅 (80)
烤煙專用型誘導劑對煙草苗期生物學性狀的影響 黃夸克 張 俊 陳海如 楊 嘉 曾 嶸 解 燕 (87)
連翹根際高效解有機磷細菌的篩選鑒定及促生長特性研究 吳 偉 張鵬飛 張桂萍 李秀芳 任嘉紅 (93)
鏈格孢菌毒素對中國月季主要營養(yǎng)物質(zhì)含量的影響 李云仙 李永梅 楊發(fā)忠 李 靖 (101)
廣東羅浮山土壤有機碳儲量與組分垂直分布特征 秦海龍 賈重建 盧 瑛 郭彥彪 姜 坤 李先霞 楊奇青 溫志滔 (108)
退耕植被演替過程中土壤團聚體與膠結(jié)物質(zhì)的協(xié)同響應 袁 瀛 肖 列 (116)
鱗籽莎對間伐后林下植物多樣性的影響 慈 航 李兆佳 周光益 趙厚本 邱治軍 (123)
瀕危植物狹葉羅傘形態(tài)特征及其群落和種群學研究 楊錦超 杜 凡 石 明 代 俊 宋 放 (130)
基于NFI和DEM數(shù)據(jù)的浙江森林立地分類研究 李培琳 韋新良 湯孟平 (137)
基于SPOT5遙感影像分類的抽樣技術研究 蔣 仟 林 輝 嚴恩萍 羅 攀 (145)
基于光譜特征參量的高山松葉片氮素含量估測模型研究 吉一濤 舒清態(tài) 黃 田 謝福明 劉 延 吳秋菊 (151)
冀北山區(qū)不同坡向白樺木材解剖特性徑向變異研究 唐 爽 孫照斌 馬長明 (157)
鋅硼磷酸銨鹽對木粉與聚氯乙烯復合材料燃燒性能的影響 王陽陽 房軼群 肖澤芳 謝延軍 張志軍 李 凱 王清文 (166)
單向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板I型裂紋尖端應力場的有限元分析 任 雷 盛冬發(fā) (175)
氨基改性納米纖維素氣凝膠的制備及吸附性能研究 張?zhí)烀?張 洋 劉 雙 江 華 姚 遠 (181)
基于XPS的馬尾松褐腐降解研究 李 權 齊文玉 任 凱 林金國 (188)
興安落葉松過伐林結(jié)構(gòu)優(yōu)化及其效果分析 玉 寶 (194)
樟葉越桔不定根培養(yǎng)體系建立 卜程洪 張 訸 羅旭璐 付 羚 唐軍榮 李 娟 丁 勇 趙 平 (200)
賓川特有臍橙與血橙精油成分分析 劉 佳 陳 波 施建蓮 張榮平 杜帥帥 江宇凱 張 麗 (206)
西南冷涼高地蘋果園土壤養(yǎng)分狀況分析 王紅葉 魯興凱 趙偉麗 劉 偉 柳 展 黃俊杰 張 暉 夏敬源 胡志芳 (209)
云南蒙自長橋海鉗嘴鸛時間分配與活動節(jié)律 楊 旭 劉 強 雷 宇 劉 慧 楊俊杰 (214)
第4期
竹節(jié)樹幼苗的光響應特性及其曲線最適模型選擇 彭莉霞 黃東兵 吳 德 曾振宇 余棟華 (1)
農(nóng)桿菌介導的外源基因在本氏煙中瞬時表達體系優(yōu)化研究 陳思涵 錢 靖 彭杰軍 魯宇文 鄭紅英 林 林 燕 飛 陳劍平 (6)
農(nóng)桿菌介導的白楊遺傳優(yōu)化體系研究 王蓓蓓 張 炎 金博文 王澤偉 李亦軒 趙 健 張金鳳 (14)
泡桐叢枝病發(fā)生過程中的蛋白質(zhì)組學研究 趙振利 童琳琳 鄧敏捷 董焱鵬 范國強 (22)
基于ITS條形碼的云南丹參及其近緣種鑒定研究 文鳳娟 龔廷鋒 賴清玉 李云濤 趙明富 徐紹忠 文國松 (29)
川滇無患子經(jīng)濟及產(chǎn)量性狀變異分析 蔡光輝 熊 歡 賈雯雯 胡鵬飛 鄧 浪 王連春 周 軍 劉惠民 (37)
未來氣候變化對貴州紅心獼猴桃種植氣候適宜性的影響 韓會慶 張嬌艷 張英佳 張 璇 白玉梅 張新鼎 (46)
不同EM菌劑濃度對花生種植的紅壤性狀及產(chǎn)量影響 盧錦釗 王克勤 趙洋毅 張繼輝 (53)
雅長蘭科植物自然保護區(qū)典型森林類型土壤理化性質(zhì)研究 黃蘚茹 韋 思 李承東 朱濟友 覃國銘 (59)
不同生長期鐵皮石斛碳氮磷生態(tài)化學計量學特征 史驥清 滕士元 閆道良 袁虎威 鄭炳松 (64)
干旱處理對不同品種簕杜鵑光合特性的影響 王春春 謝利娟 韓 蕾 王定躍 張 華 (70)
昆明市16種道路綠化樹種秋季固碳釋氧能力研究 李琬婷 楊藝寧 程小毛 黃曉霞 (76)
不同基質(zhì)和基肥對旱冬瓜扦插及扦插苗移植的影響 張軍鵬 查貴生 段安安 唐紅燕 聶艷麗 (83)
藍桉及直干桉超級苗初步選擇研究 王曉麗 楊再國 曹夢涵 曹子林 (89)
根瘤菌回接對蠶豆生長及抗根腐病能力的影響 王金華 聶中良 徐玉巧 鄭 毅 (94)
越桔擬莖點霉引起歐美楊I-107潰瘍病發(fā)生的研究 楊鶴同 趙 楠 趙桂華 (100)
馬尾松抗性家系感染松材線蟲后酶活性變化研究 劉洪劍 王曦茁 汪來發(fā) 徐六一 李成錄 曹業(yè)凡 (107)
基于NGS技術的仔豬腹瀉病毒檢測 羅文濤 何啟蓋 陳芳洲 李 靜 周杰瓏 (112)
昆明市4個主要針葉樹種林分斷面積生長模型研究 吳 恒 朱麗艷 李 華 羅春林 吳雪瓊 (119)
基于樹高-年齡分級的廣東木荷生長模型研究 林麗平 徐期瑚 薛春泉 羅 勇 雷淵才 (126)
基于多源遙感數(shù)據(jù)的羅平油菜種植面積提取方法研究 李 杰 劉陳立 汪 紅 張 軍 (133)
云南納帕海濕地冬季景觀格局動態(tài) 劉 強 蔣文靜 (139)
基于情景分析與多準則評價的集體林經(jīng)營規(guī)劃方法研究 劉雅楠 李明陽 榮 媛 張向陽 (146)
基于PCA和系統(tǒng)聚類的西南地區(qū)森林火災形勢評價 伊伯樂 曹哲銘 班擎宇 張秋良 張 恒 (153)
軟木復合結(jié)構(gòu)建筑柱體耐火性能研究 蔣 瞻 謝文博 王 正 劉中洋 趙天長 (161)
基于螺栓連接的薄壁鋼-木組合梁承載力影響因素分析 金許奇 柏亞雙 徐國林 (167)
木質(zhì)素-糠醇-乙二醛樹脂基砂輪片的制備與測試 張 俊 張本剛 周曉劍 王文麗 杜官本 吳志剛 (173)
樟葉越桔VdARP7基因片段克隆與表達分析 陳海濤 邵亞林 趙展平 趙 平 劉小燭 丁 勇 (179)
樟葉越桔1株內(nèi)生真菌的鑒定及其抑菌活性 陳肖學 樊苗苗 張 訸 羅旭璐 趙長林 伍建榕 李 靖 趙 平 (187)
云南引種油橄欖果實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組成分析 耿樹香 楊生超 寧德魯 李勇杰 陳海云 (193)
云南核桃分心木氨基酸含量及綜合評價 賀 娜 耿樹香 寧德魯 肖良俊 (200)
林下大球蓋菇的種植試驗 段麗華 甘云浩 張文東 羅云生 鐘 華 岳金龍 趙 苗 (206)
貴州省薔薇科一新記錄屬——牛筋條屬 楊家鑫 廖海民 茍光前 胡國雄 (210)
森林經(jīng)營管理多目標規(guī)劃模型研究 劉 帥 袁 夢 卿東升 趙梅芳 李 娜 (213)
第5期
高溫、干旱及其復合脅迫對多歧蘇鐵生理影響研究 鄭艷玲 馬煥成 (1)
鎘脅迫對洋常春藤葉綠素熒光特性的影響 自海云 李琬婷 程小毛 黃曉霞 (7)
六盤山生態(tài)移民遷出區(qū)不同植被恢復模式對土壤養(yǎng)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響 楊君瓏 李小偉 曹 兵 張維江 (13)
木醋液對樟幼苗土壤特性的影響 韓浩章 張麗華 王曉立 李素華 張 穎 王 芳 (20)
15個北方楊樹栽培品種倍性檢測與SSR遺傳分析 張金旺 李代麗 尚峰男 阿茹娜 鐵 龍 王 君 姜 鵬 (27)
思茅松SSR-PCR反應體系優(yōu)化研究 王大瑋 保云瑩 唐紅燕 段安安 蔡年輝 許玉蘭 周 軍 李思廣 (34)
椰子織蛾轉(zhuǎn)錄組分析 徐志文 任雪敏 王 俊 張枝全 劉乃勇 閻 偉 朱家穎 (38)
基于流式細胞術的15個油茶品種基因組測定研究 楊曉蘭 佟 巖 雷小林 徐林初 高立志 (46)
穗條尺寸和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對杉木扦插生根的影響 周新華 姚甲寶 肖智勇 曾平生 周 默 李家彧 (52)
不同撫育措施對尾巨桉人工林生長動態(tài)及其林下植被多樣性的影響 于洋洋 廖博一 程 飛 林俊平 蔡泉星 劉愛琴 (58)
不同擇伐方式云南松針葉表型多樣性比較 蔡年輝 楊博寧 王亞楠 汪夢婷 許玉蘭 李根前 (65)
5種楠屬植物的葉片形態(tài)特征及其金屬元素含量的比較 黃承石 張 銀 費 越 胡 蝶 (71)
曲靖翠峰山云南含笑的葉部變異研究 郝佳波 司馬永康 陳潛娥 付玉嬪 祁榮頻 耿云芬 (76)
5種水東哥屬 (獼猴桃科) 植物的花粉形態(tài)及分類學意義 李 璐 楊晨璇 羅 艷 向建英 (84)
陜南不同產(chǎn)地核桃綜合性狀評價 費昭雪 彭少兵 (90)
云南主栽核桃品種堅果品質(zhì)比較及綜合評價 劉 嬌 范志遠 贠新華 杜春花 張 雨 徐 亮 馮 倩 (97)
美國山核桃果實特征及粗纖維含量差異研究 張金麗 李 靖 艾星梅 王 錦 馬長樂 (103)
不同黃酮類物質(zhì)對蠶豆根瘤菌生長的影響 王靜靜 董 艷 肖靖秀 湯 利 鄭 毅 (110)
安溪云中山南嶺栲徑級結(jié)構(gòu)與種間關聯(lián)性研究 吳聯(lián)杯 施曉春 鄒麗娜 劉丹萍 李劍飛 鄭德祥 (116)
福州市濕地松人工林樹皮厚度模型研究 嚴銘海 方靜儀 李睿宇 江希鈿 (124)
城市森林生物量遙感估測中DN值分層抽樣的應用 龐恩奇 徐麗華 張茂震 徐慧鋒 (132)
基于騰訊街景的林地郁閉度提取方法研究 余付蓉 高 峻 付 晶 (139)
基于MODIS NDVI的西雙版納植被覆蓋變化趨勢研究 許 婧 劉飛鵬 王建雄 邊 琳 (145)
柚子皮的交聯(lián)改性及其吸附Pb2+性能研究 楊 琦 茄麗梅 李國偉 謝尚賓 姚增玉 戚建華 (154)
TiO2太陽光催化降解敵百蟲廢水的研究 張 閔 張芝專 程 承 李惠娟 李向紅 (161)
吉林省重特大森林火災與氣象因子的關系研究 關 山 劉泓禹 高 博 韓喜越 單延龍 杜 帥 尹賽男 (168)
PEG加固處理木質(zhì)遺存變色的原因探析 秦 磊 盧丹鈺 何海珊 邱 堅 (173)
林木抗蟲性研究進展 李 薇 李淑嫻 (180)
正交膠合木 (CLT) 防火性能的研究 呂雯蓉 曹 龍 王思群 王建如 杜官本 (191)
單寧基泡沫材料的研究進展 徐 洋 杜官本 李濤洪 周曉劍 (200)
干旱脅迫對大花紫薇與毛萼紫薇生理生化特征的影響 馬曉華 鄭 堅 張旭樂 胡青荻 劉洪見 錢仁卷 (205)
梔子優(yōu)良無性系選育研究 蘇智良 施 彬 董曉光 聶艷麗 (210)
菌包木材材積消耗估算 張忠旭 邱 堅 李世民 李有貴 何海珊 (217)
第6期
云南自然森林分類系統(tǒng)及地理分布研究 曾覺民 (1)
乳源木蓮生長形質(zhì)的地形效應及微生境配置優(yōu)化研究 康永武 歐建德 吳志莊 (19)
山杏不同無性系的產(chǎn)量性狀及種仁營養(yǎng)成分研究 吳月亮 許 淼 張靜涵 董勝君 劉明國 (27)
不同莖干類型云南松子代2年生苗木生長比較 張 煥 陳永麗 蔡年輝 陳 詩 王大瑋 何承忠 許玉蘭 (34)
不同基質(zhì)和容器類型對簕杜鵑生長的影響 王定躍 王春春 謝利娟 韓 蕾 張 華 (42)
種子不同處理方法對漆樹幼苗生長的影響 馮小芹 胡勐鴻 呂 尋 (48)
馬尾松無性系苗期生長性狀遺傳多樣性分析 王 胤 姚瑞玲 (58)
油茶轉(zhuǎn)錄組測序與SSR特征分析 張 震 許彥明 陳永忠 李志鋼 王湘南 陳隆升 彭邵鋒 馬 力 王 瑞 李美群 唐 煒 彭映赫 (63)
擬南芥突變體jar1的鑒定及其MeJA感受性分析 喬菊香 楊紅玉 吳 嘉 彭 湞 沈 放 周麗娟 王云月 (69)
金沙江干熱河谷同一群落不同生活型植物葉片解剖結(jié)構(gòu)差異分析 許云蕾 蒲文彩 余志祥 楊永瓊 馬煥成 (74)
臭氧和干旱對梓樹葉片色素含量和熒光生理的影響 陶漢成 馬長樂 徐 勝 (83)
鋅鎘單一脅迫對小麥和稗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響 張家洋 陳麗麗 楚莉莉 孫玲玲 (89)
3種叢枝菌根真菌對任豆生長和抗旱性的影響研究 宋鳳鳴 劉建華 劉登彪 史正軍 王文明 (97)
深圳市森林土壤主要類型有機碳分布特征 文 偉 彭友貴 譚一凡 史正軍 (106)
陜北黃土區(qū)退耕還林后不同植被類型土壤含水量動態(tài)研究 強大宏 艾 寧 劉長海 劉廣全 羅夢嬌 強方方 (114)
色季拉山垂直氣候帶土壤可蝕性研究 喬 鋒 王明剛 李 晶 楊文姬 喻 武 聶曉剛 (121)
叢枝菌根真菌(AMF)對星油藤根腐病的抗性研究 唐 燕 葛立傲 普曉蘭 馬煥成 伍建榕 (127)
楊樹濕心材致病細菌及其拮抗細菌的鑒定 宋春草 梅 莉 蔡 麗 張 帥 樊孝萍 (134)
新鄉(xiāng)綠化樹種葉片與葉面降塵中的氯含量協(xié)同監(jiān)測大氣氯濃度研究 藺 芳 張曉亞 朱亞軍 王盟盟 (145)
昆明市綠地斑塊特征對地表降溫的影響 鈕子鵬 章皖秋 岳彩榮 (151)
珠江源自然保護區(qū)濕地遙感監(jiān)測與動態(tài)變化研究 溫 禮 王 錦 張所林 李建剛 劉倫燕 (159)
超支化聚合物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的物理性能研究 周曉劍 王文麗 李 斌 孫蓉瑩 李 喆 杜官本 (166)
改性鈮酸在線催化裂化堿木質(zhì)素熱解蒸氣的研究 張志峰 蔣明月 李淑君 王清文 張志軍 (172)
納米TiO2制備PUF/TiO2復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李偉超 鄧 攀 解林坤 柴希娟 (182)
基于模板印刷法的仿生超疏水木材的研制 楊玉山 沈華杰 邱 堅 (187)
細圓藤對杉木人工林生長干擾的研究 鐘連香 梁立華 程 飛 楊 梅 (192)
不同間伐強度對黃山松人工林生長的影響 邱 林 張建設 王曉云 申明海 周傳濤 徐玉杰 鄭天才 張琳琳 (198)
騰沖紅花油茶花器官的數(shù)量性狀變異研究 郭玉紅 司馬永康 徐德兵 江期川 吳興波 錢迎新 張立新 周鳳林 (203)
濕地植被高光譜遙感技術應用研究 何理深 張 超 (208)
(卷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