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喆
(湖南外貿職業(yè)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1)
當前我國高職藝術設計專業(yè)的素描課程教學還普遍存在著一些缺陷,值得我們反思和改進。首先,很多高職的素描課程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并沒有體現高職特點和高職人才培養(yǎng)的定位與目標,甚至很大程度上照搬本科院校的同類課程,教學方法也比較陳舊,側重基礎化和通用化的教學,缺乏針對性、方向性和專業(yè)技能應用導向性。其次,沒有進行深入的學情分析,對高職學生的情況沒有摸清和把握,致使課程教學不能契合高職學生的特點,學生學習效果不佳,學生藝術設計方面的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與鍛煉,無法適應相關崗位的工作,從而畢業(yè)生對口就業(yè)率偏低。
具體在素描課程的教學安排上,我們發(fā)現很多高職所開設的這門課程都沒有體現其職業(yè)特色,也并沒有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量身打造,僅僅基于藝術設計專業(yè)的整體設置和要求,而對素描課程加以安排的展開。比如說,很多高職藝術設計專業(yè)錄取的學生毫無美術、繪畫和制圖方面的基礎,甚至完全沒有接觸、學習和訓練過繪畫技巧,對藝術設計一竅不通;但是,大多數本科藝術設計類專業(yè)招收的新生都是通過特長考試招收進來的,他們具有相當程度的繪畫、素描基礎和功底。如此一來,同樣的素描課程,在高職和本科開展教學時,其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都應該有明顯區(qū)別,特別是在高職教育當中,素描課程的教學必須要根據學生基礎薄弱的現狀和高職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對過去的教學模式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和優(yōu)化,提升該課程的教學效果。
我們認為,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yè)素描課程的教學改革,應該遵循的思路是:①以高職教育的規(guī)律以及高職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前提和基礎。②根據高職藝術設計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定位與特色,調整教學內容,不必追求全面性,突出方向性和針對性,要側重素描的基本技巧和內容充分融入到藝術設計相對應的工作內容當中去,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③要突出課程教學的實踐性,強化技能和技術的訓練與培養(yǎng),理論方面以夠用為限,不必成體系的講述,以免抑制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④素描課程的教學方法應靈活多樣,不必拘泥于形式,充分結合課堂需要,采用各種亮點突出,學生歡迎,效果明顯的多種教學方法。
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yè)素描課程教學改革的第一個方面就是教學內容的優(yōu)化和調整。要根據高職教育的規(guī)律特點、高職藝術設計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以及高職學生的普遍現狀將更為合理的教學內容融入到素描課程教學當中去。按照這一理念,可以將高職素描課程教學內容梳理成三個模塊:明暗素描、結構素描以及設計素描。同時,基于高職學生普遍缺乏素描和繪畫基礎的現狀,在安排教學進程時要從易到難、由表及里、循序漸進的逐步展開,讓學生能夠按部就班的逐一掌握知識和技巧。在安排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時,必須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理實一體的教學原則,堅持以實踐教學內容為主,以理論教學內容為輔,兩者相輔相成,相互印證。在具體教學活動當中,教師應該進一步把握知識點和技能點,并相互結合,共同形成課堂教學目標,側重實用型技術技能的鍛煉與藝術設計能力的提升,并強化學生的開拓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思維的靈敏度和活躍度。
在結構素描模塊的教學方面,首先讓學生通過大量的觀察討論與思考,提升對藝術的感知力和觀察力,并運用專業(yè)的眼光和方法對藝術造型進行識別和分析。然后思考如果恰當的運用線條的粗細、深淺和虛實來展現某靜物形體的整體結構與空間狀態(tài)。最后通過學生的實際訓練,加上教師的個別指導,逐漸讓學生形成手感和習慣,使其熟練掌握和運用以線條展示物體立體感和空間感的技巧與方法。
在明暗素描模塊的教學方面,要讓學生通過該階段學習和訓練,逐漸培養(yǎng)其藝術素養(yǎng)和整體造型能力。主要是通過運用明暗調子造型訓練,來表現各種幾何物體以及靜物造型。該模塊的教學必須要遵從高職學生的學情以及高職教育的普遍規(guī)律,從易到難、由表及里、循序漸進的讓學生逐步掌握明暗素描的技巧,讓他們的作品布局合理、展示到位、層次分明、美觀和諧,初步完成一件具有一定藝術水平、展現素描功底的作品,使學生產生一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從而激發(fā)繼續(xù)學習的興趣與熱情。
在設計素描模塊的教學方面,要讓學生通過該階段的學習和訓練,全面培養(yǎng)其藝術設計素描能力,從而和今后所從事的職業(yè)與工作能夠銜接起來。一般來說可以通過三種方法來進行訓練:①寫生訓練。帶領學生在戶內或者戶外觀察和揣摩素描對象,對其形態(tài)、構造、空間位置等方面進行推敲、斟酌與構思,最后表現在自己的作品上。②默寫訓練。讓學生在觀察素描對象之后,完全憑記憶和主觀想象來對環(huán)境與物體進行重新加工和塑造。③想象表現的訓練。讓學生在無對照和參考素描對象的情況下,通過對過去經歷或者觀察過的事物進行重構、加工與創(chuàng)新,展現全新的作品,從而鍛煉學生的藝術加工能力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為今后從事藝術設計類工作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