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桂麗,王 碩,周小雷,龔小妹,歐春麗,王 杰綜述,繆劍華△審校(.廣西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廣西南寧53000;.廣西藥用植物研究所西南瀕危藥材資源開發(fā)國家工程實驗室,廣西南寧53003)
菲牛蛭為醫(yī)蛭科牛蛭屬、動物菲牛蛭的干燥體,別名馬尼擬醫(yī)蛭,俗稱金邊螞蟥,是目前常見吸血蛭類中個體較大的品種。其性平,味咸、苦;有小毒,歸肝經;具有破血通經,逐瘀消癥之功效,可用于血瘀經閉、癥瘕痞塊、中風偏癱、跌打扭傷等癥[1]。自1992年STEINER等[2]首次從菲牛蛭提取菲牛蛭素以來,菲牛蛭的抗凝活性一直是醫(yī)藥領域研究的熱點[3-4]。本文對菲牛蛭的活性成分、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進行綜述,為菲牛蛭的進一步研究提供參考。
1.1 活性成分 菲牛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菲牛蛭素和水蛭素,菲牛蛭素是一種多肽,由60多個氨基酸組成,其中50%~60%的氨基酸殘基與水蛭素相同,菲牛蛭與水蛭素均為抑制凝血酶,作用機制相同[5]。1992年STEINER等[2]首次從菲牛蛭中提取、分離到2種新水蛭素,將其命名為Hm1和Hm2,并闡明了Hm1和Hm2的一級結構,表明2種新水蛭素均有抗凝作用。1993年SCACHERI[6]測定了菲牛蛭中2種新水蛭素異構體氨基酸序列,對其基因進行了克隆,并研究了Hm1和Hm2全基因的結構和功能,也表明Hm1和Hm2有抗凝活性。1994年VINDIGNI等[7]利用限制性蛋白水解酶標記并獲得了Hm2多肽結構,并對其N端肽片段進行了分離、鑒定和抗凝血酶活性檢測,結果表明Hm2具有較強的抗凝活性。黃愛民等[8]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廣西菲牛蛭消化液中含有2種抗凝物質,即菲牛蛭素A和菲牛蛭素B,且菲牛蛭素A和菲牛蛭素B對凝血酶具有極強的抑制作用。另有報道稱,菲牛蛭中含有水蛭素P6、水蛭素P18,表明水蛭素也是主要活性成分[9-10]。此外,菲牛蛭中還含有其他活性成分,如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成分[11]、纖維蛋白溶解酶[12]、抑菌活性成分[13]、透明質酸酶、抗凝劑[14]、血管擴張劑[15]等。
1.2 微量元素 菲牛蛭體內的微量元素主要有鈣(Ca)、鉻(Cr)、銅(Cu)、鐵(Fe)、鎂(Mg)、錳(Mn)、釩(V)、鋅(Zn)等8種元素,其中Ca水平最高。菲牛蛭的抗癌作用與其所含有的上述微量元素有關,且Fe、Mg、Zn水平符合抗癌藥物中的微量元素水平范圍[16-19]。
1.3 脂肪酸 菲牛蛭中的脂肪酸含量相當豐富,主要有16種脂肪酸,占脂肪酸總量的92.52%,其中包括3-甲基十三酸、肉豆蔻酸、4,8,12-三甲十三酸、十四酸、十五酸、14-甲基十五酸、9-十六烯酸、棕櫚酸、15-四基-十六酸、14-甲基-十六酸、十七酸、3,7,11,15-四甲基十六酸、9-十八烯酸、8-十八烯酸、硬脂酸、11-二十烯酸;其中飽和脂肪水平較高,占脂肪酸總量的60.17%[17-19]。菲牛蛭中所含的9-十八烯酸和11-二十烯酸等占不飽和脂肪酸的水平高于寬體金線蛭。
1.4 氨基酸 菲牛蛭中有18種氨基酸,包括天門冬氨酸、亮氨酸、格氨酸、L-甲硫氨酸、胱氨酸、谷氨酸、丙氨酸、賴氨酸、纈氨酸、絲氨酸、組氨酸、甘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色氨酸、異亮氨酸、脯氨酸;其中含有人體必需的7種氨基酸,占氨基酸總量的28.16%,明顯高于寬體金線蛭的21.40%與日本醫(yī)蛭的22.50%[19]。這18種氨基酸中甘氨酸水平最高,其次是亮氨酸,這些水平較高的氨基酸在菲牛蛭活血化瘀方面有重要作用[20]。菲牛蛭體內的黃嘌呤水平較高,而尿嘌呤和次黃嘌呤水平較低[21]。
2.1 抗凝作用 多位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菲牛蛭具有較強的抗凝活性[22-25],其抗凝血的作用機制是水蛭素與凝血酶發(fā)生反應。水蛭素對凝血酶有極強的抑制作用,是迄今為止所發(fā)現(xiàn)的最強凝血酶天然特異抑制劑。實驗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抗凝血酶活性測定法測定菲牛蛭中天然水蛭素的抗凝血作用,結果表明菲牛蛭中天然水蛭素具有較高的抗凝血酶活性。黃愛民等[26]研究發(fā)現(xiàn),廣西菲牛蛭中提取的2種菲牛蛭素在體內外實驗中,菲牛蛭素A、B均能明顯延長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及凝血酶時間(TT),其中菲牛蛭素A對TT的作用最明顯,菲牛蛭素B則對PT的作用更強,表明廣西菲牛蛭中的抗凝物質菲牛蛭素A、B在體內外均有較強的抗凝活性。另有研究表明,菲牛蛭的抗凝血活性遠遠大于寬體金線蛭和日本醫(yī)蛭,其抗凝活性分別是兩者的13.2倍和3.6倍[27]。丁月珠等[28]采用凝血酶滴定法和發(fā)色底物法-萃取-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比較了寬體金線蛭和菲牛蛭抗凝血酶活性,結果發(fā)現(xiàn)菲牛蛭的抗凝血酶活性遠遠高于寬體金線蛭。
2.2 抗栓和溶栓作用 目前關于水蛭素抗血栓與溶栓的報道較多,其抗血栓的作用機制主要是水蛭素與凝血酶特異性結合形成非共價鍵緊密結合的穩(wěn)定化合物,阻止了凝血酶的催化反應與纖維蛋白原的凝固。實驗研究表明,菲牛蛭具有明顯的抗血栓作用[29-30]。其中,菲牛蛭凍干粉的抗血栓作用最強,其次是日本醫(yī)蛭凍干粉、歐洲醫(yī)蛭凍干粉,而寬體金線蛭凍干粉的抗血栓作用最弱;菲牛蛭頭部段凍干粉則比菲牛蛭全身凍干粉樣品溶血栓效果更佳,溶栓率為66.8%。
2.3 降低血脂和改善血液循環(huán) 菲牛蛭能提高血液流動性和變形能力,疏通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從而降低血脂,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曹斌等[31]在高脂飼料喂飼鵪鶉2周后,用藥組同時灌服不同劑量的菲牛蛭4、6周后,測定血脂水平及血液流變學指標時發(fā)現(xiàn),菲牛蛭各組的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明顯低于模型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菲牛蛭組的全血黏度、紅細胞剛性指數(shù)和紅細胞壓積明顯低于模型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菲牛蛭具有降低血脂和改善血液流變學作用。
2.4 抗腫瘤作用 菲牛蛭對腫瘤癥狀緩解的效果明顯,其能夠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與增殖,同時對癌癥放化療的損傷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32-33],體外實驗中,菲牛蛭提取物對人肝癌細胞、人宮頸癌細胞、人結腸癌細胞、人舌鱗癌細胞、人肺癌細胞、人胃癌細胞等6種腫瘤細胞的增殖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對小鼠成纖維細胞毒性作用相對較弱;同時,與順鉑組比較,菲牛蛭提取物與順鉑聯(lián)合使用能夠抑制S180荷瘤鼠的腫瘤生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使S18荷瘤鼠的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總膽紅素(TBIL)、尿素(BUN)、肌酐(CREA)水平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菲牛蛭提取物與順鉑聯(lián)合使用治療S180荷瘤鼠具有相加的抗腫瘤作用,且菲牛蛭提取物能夠減輕順鉑對S180荷瘤鼠的肝腎毒性反應。
此外,菲牛蛭具有抗血小板聚集[11]、纖溶及抗痛風等作用[34];菲牛蛭素可刺激人臍靜脈內皮細胞和雞胚絨毛尿囊膜血管,促進血管新生[35]。
藥材中有害元素水平與農藥殘留量是藥材、新藥申報和藥品控制的重點內容之一,吳志軍等[36]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毛細管氣相色譜(CGC)-電子捕獲檢測器(ECD)和CGC-氮磷檢測器(NPD)氣相色譜法測定菲牛蛭樣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質水平并進行了急性毒性實驗,結果表明菲牛蛭中重金屬元素Cu、Cr、砷、汞、鉛的水平及有機氯、有機磷農藥殘留量均低于藥典對中藥的一般要求;急性毒性實驗LD50>10 g/kg,表明無明顯不良反應。
活體菲牛蛭可以分泌一種生物多肽類的水蛭素,其可有效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管阻力、降低血小板凝集性、減少血管壁脂質的沉積、具有抗炎性,故臨床上采用活體菲牛蛭吸血療法較為常見。徐惟永等[37]自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以來將痛風患者隨機分為菲牛蛭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菲牛蛭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上輔以活體菲牛蛭生物治療,觀察結果顯示,菲牛蛭治療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3%,均無不良反應,其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菲牛蛭具有治療痛風的作用。楊曉楠等[38]自1991年1月至2006年11月以來應用活體菲牛蛭吸血療法救治了8例移植皮瓣靜脈淤血的患者,其中1例皮瓣遠端邊緣部分出現(xiàn)小面積壞死,另外7例均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可見菲牛蛭也可應用于整形美容外科等相關學科中。
我國有水蛭近百種,水蛭之名首見于《神農本草經》[39],被列為下品藥;其后《名醫(yī)別錄》也有收載[40]?!吨袊幍洌?015版)》收載的藥用水蛭有寬體金線蛭、日本醫(yī)蛭和柳葉螞蟥3種,而市場上出售的水蛭藥材實際上多為寬體金線蛭。研究發(fā)現(xiàn),吸血蛭類的菲牛蛭抗凝活性明顯高于非吸血蛭類的寬體金線蛭[18-23],因此,對菲牛蛭的綜合利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目前對菲牛蛭的研究還停留在簡單的抗凝、抗血栓等初步藥效學研究階段,對其機制的探討尚欠缺,臨床研究的報道較少,有待進一步研究。
[1]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壯藥質量標準[M].南寧:廣西科技出版社,2011:183-184.
[2]STEINER V,KNECHT R,BOMSEN KO,et al.Primar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novel O-glycosylated hirudins from the leech Hirudinaria manillensis[J].Biochemistry,1992,31(8):2294-2298.
[3]劉剛.新的抗凝藥物-水蛭肽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藥學分冊,1995,22(3):133-138.
[4]黃榮清,孫曉東,李艷玲,等.水蛭的研究進展[J].中西醫(yī)結合學報,2004,2(5):387-389.
[5]歐興長.水蛭活血有效成分研究概況[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1997,4(2):60.
[6]SCACHERI E.Novel hirudin variants from the leech Hirudinaria manillensis,aminoacid sequence,cDNA cloning and genomic organization[J].Eur J Bio Chem,1993,214(1):295-304.
[7]VINDIGNI A,DE FV,ZANOTTI G,et al.Probing the structure of hirudin from Hirudinaria manillensis by limited proteolysis.Isolation,characterization and thrombin-inhibitory properties of N-terminal fragments[J].Eur J Biochem,1994,226(2):323-333.
[8]黃愛民,黎肇炎,廖共山,等.廣西菲牛蛭消化液中抗凝物質的分離純化[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06,27(5):273-276.
[9]方富永,苗艷麗,蘇舒華,等.雙水相萃取-凝膠色譜聯(lián)用法提取菲牛蛭中的水蛭素[J].中國藥學雜志,2012,47(7):489-494.
[10]方富永,苗艷麗,劉惠欽,等.以D2EHPA為流動載體的乳狀液膜萃取菲牛蛭中的水蛭素實驗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2,37(20):3056-3061.
[11]李文,廖福龍,殷曉杰,等.七種水蛭抗血小板聚集與抗凝血研究[J].中藥藥理與臨床,1997,13(5):32-34.
[12]鐘小斌,黎淵弘,周維海,等.廣西菲牛蛭中一種纖溶酶的分離純化[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0,31(4):225-227.
[13]黎淵弘,黎肇炎.我國菲牛蛭的研究概況[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8,19(11):2716-2718.
[14]盧舒凡,李慶國,許淑芹.廣東菲牛蛭中有效抗凝物質的分離純化[J].醫(yī)學研究雜志,2014,43(5):104-107.
[15]張彬,龔元,于翔,等.體重,年齡和應激刺激對菲牛蛭繁殖性能的影響[J].四川動物,2012,31(3):397-401.
[16]苗艷麗,宋文東.菲牛蛭的酸水解及其棕色化反應產物的分析[J].食品科技,2009,34(9):108-110.
[17]苗艷麗,方富永,宋文東.中藥菲牛蛭化學成分的分析[J].中成藥,2007,29(8):1248.
[18]方富永,苗艷麗,宋文東.中藥菲牛蛭中脂肪酸及微量元素的測定[J].食品科技,2007,32(2):218-220.
[19]苗艷麗,宋文東.菲牛蛭中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分析[J].福建分析測試,2007,16(2):49-51.
[20]歐興長,劉振麗,丁家欣,等.十種水蛭的氨基酸分析[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fā),1995,7(1):23-25.
[21]劉麗芳,金蓉鸞,徐國鈞.5種水蛭中尿嘌呤、黃嘌呤、次黃嘌呤的含量比較[J].中藥材,1999,22(1):8-9.
[22]歐興長,張秋海,丁家欣,等.四種水蛭抗凝血酶作用的研究[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fā),1996,8(2):54-56.
[23]歐興長,張秋海,丁家欣,等.七種水蛭抗血小板聚集與抗凝血研究[J].中藥藥理與臨床,1997,13(5):32-34.
[24]張漢貞,聶詩明,張麗萍,等.不同食性的水蛭抗凝血酶活性的比較[J].中藥材,1998,21(12):599.
[25]吳志軍,張靈霞,于立華.四種不同品種水蛭生物活性的研究與比較[J].中成藥,2006,28(2):232-234.
[26]黃愛民,黎肇炎,廖共山,等.菲牛蛭素體內外抗凝實驗研究[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6,23(1):30.
[27]李軍,于翔,張健,等.4種水蛭粗提物抗凝活性及凍存時間對菲牛蛭抗凝活性影響[J].水產科學,2014,33(9):591-593.
[28]丁月珠,段天璇,單宇,等.寬體金線蛭與菲牛蛭抗凝血酶活性及抗凝機制比較研究[J].中國藥師,2016,19(9):1621-1624.
[29]吳志軍,于立華.菲牛蛭及其制品的抗血栓、溶血栓作用[J].中成藥,2007,29(4):591-593.
[30]黎淵弘,楊洋,黎肇炎.廣西菲牛蛭提取物抗動物血栓形成的作用[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6,23(6):901-903.
[31]曹斌,周維海,韋錦斌,等.菲牛蛭對實驗性高脂血癥血脂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27(2):198-200.
[32]黃紅坤,鄭佳琳,王諾,等.菲牛蛭提取物體外抗腫瘤活性的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4,25(12):2870-2872.
[33]黃紅坤,王諾,王弋,等.菲牛蛭提取物對順鉑治療S180荷瘤鼠減毒作用的研究[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4,23(13):12-14.
[34]劉喜華,黃敏琪,林忠文,等.金邊螞蟥抗痛風作用研究[J].中草藥,2014,45(12):1747-1750.
[35]劉言香,黎淵弘,鐘小斌.菲牛蛭素對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J].廣西醫(yī)科大報,2014,31(1):55-57.
[36]吳志軍,于立華.菲牛蛭成分與急性毒性實驗研究[J].中成藥,2006,28(11):1625-1627.
[37]徐惟永,鄧彰恂,蘇承武,等.水蛭生物治療痛風的效果觀察[J].蛇志,2014,26(1):28-29.
[38]楊曉楠,殷國前,楊健祥,等.活體水蛭吸血療法臨床應用8例[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07,18(4):284-285.
[39]顧觀光,于童蒙.神農本草經[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07:300.
[40]陶弘景.名醫(yī)別錄[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