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瑾(南昌市第一醫(yī)院心內二科,江西330008)
水腫是臨床常見癥狀之一[1]。由于毛細血管靜水壓和組織間隙膠體滲透壓增加,導致毛細血管滲出的液體增加,或血漿膠體滲透壓和組織間隙靜水壓降低,使液體回流減少,造成靜脈隱匿,導致靜脈穿刺困難。靜脈滴注是患者接受治療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臨床最常用的1項基礎護理操作,在靜脈穿刺過程中需要講究操作技巧。對水腫患者行靜脈穿刺時,操作難度大大增加,穿刺成功率會直接影響患者滿意度。隨著醫(yī)療行業(yè)的發(fā)展、就醫(yī)體驗的改善、各類疾病患病率的升高,導致患者就醫(yī)普及,患者對護士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臨床上給患者進行靜脈滴注時,不僅僅要求達到一次穿刺成功,而且要減少穿刺時帶來的疼痛及穿刺失敗率。水腫患者作為高難度靜脈穿刺的特殊人群,增加了護士的工作難度[2]。在臨床上,護士往往會遇到某些如腎性水腫、低蛋白血癥水腫、心源性水腫等因水腫癥狀而導致穿刺困難而無法進行靜脈穿刺的情況,這給護理人員增加了心理負擔和工作量,也會延誤寶貴的搶救時機[3]。要成為1名合格的臨床護理人員,就必須熟練掌握靜脈穿刺的技術和技巧,減輕患者痛苦,使患者早日康復。本科自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采用指壓法對水腫患者行靜脈穿刺靜脈滴注,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本院心內科住院的42例接受靜脈滴注治療、意識清楚的水腫患者(均經患者同意),其中包括心源性水腫、腎源性水腫等患者各若干,均為中度水腫,全身皮膚組織明顯水腫,指壓后可看到明顯下陷,且平復緩慢;排除嚴重創(chuàng)傷、手術及精神病史等患者。男25例,女17例,年齡38~72歲,中位數年齡60歲。每例患者共穿刺1~5次,共穿刺80例次。按住院日期單雙號分成兩組,雙日為對照組,男12例,女8例,采用常規(guī)靜脈穿刺;單日為觀察組,男13例,女9例,采用指壓法靜脈穿刺。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疾病、家庭經濟收入、醫(yī)療費用來源、并發(fā)癥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靜脈穿刺[4]。(1)常規(guī)靜脈滴注物品至床旁,作好患者解釋工作。(2)扎止血帶,用右手4指輕輕按摩患者的手背或足背的局部。(3)選擇好血管并用0.5%碘伏以穿刺點為中心旋轉消毒,然后以左手拇指繃緊皮膚固定靜脈,針頭斜面與皮膚的角度約成15°~20°角進針,見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再將穿刺針順靜脈方向平行推進0.5~1 cm,并按常規(guī)固定,整理用物。觀察組采用指壓法靜脈穿刺[5]。(1)常規(guī)靜脈滴注物品至床旁,做好解釋工作,評估水腫程度,選擇血管。(2)根據患者的水腫評估結果擦干進行消毒,部分水腫患者可能在皮膚表面有液體滲出而潮濕,這會影響消毒效果和膠布粘貼,需要擦干皮膚后再進行消毒。(3)消毒后選擇合適的穿刺部位,扎止血帶,根據四肢淺靜脈的解剖特點,用大拇指或食指沿著靜脈走向按壓于該靜脈上約10 s,嚴重水腫者可適當延長時間[6]。等到血管周圍組織間隙液被推開,清晰可見血管時,迅速消毒、立即進行靜脈穿刺。因水腫患者血管暴露后容易消失,且血管較深,因此進針角度選取20°~30°較為適宜,刺入靜脈后再平行向前進入1~2 cm,避免在指壓陷窩消失的時候將針頭從血管退出,導致局部水腫加重,然后進行固定,整理用物。
1.3 評價指標 在靜脈滴注過程中,因為水腫患者液體外滲時表現不明顯,護理人員應經常巡視患者及靜脈滴注情況,查看靜脈滴注有無回血,同時注意詢問患者的感受,以確保靜脈滴注通暢無滲漏。經患者允許后,觀察并記錄患者每日靜脈穿刺次數和穿刺成功次數。比較兩組患者靜脈滴注穿刺次數和一次穿刺成功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數據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例數或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一次穿刺成功例數明顯多于對照組,觀察組多次穿刺成功例數少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靜脈穿刺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常規(guī)靜脈穿刺與指壓法靜脈穿刺效果比較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每日穿刺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水腫患者由于靜脈暴露不明顯,且血管通透性增強,大大增加了護士穿刺難度。當采用常規(guī)綁扎止血帶方法行靜脈穿刺時[7],可使本來存在的水腫癥狀加重,從而導致尋找血管的難度加大,降低了靜脈穿刺成功率,整個過程會給患者帶來較大痛苦[8]。因此,采用指壓法按壓所需穿刺的血管,使游離水移向壓力較低處,讓靜脈顯露更明顯,這成為水腫患者靜脈穿刺成功的關鍵[9]。
指壓法首先將局部皮下組織水分推開,使淺表靜脈充分暴露后再扎止血帶,能使靜脈充盈更加明顯,避免了因扎止血帶時間過長給患者造成的痛苦和止血帶以下肢體的腫脹加重、皮膚發(fā)紺[10]。水腫患者皮下組織疏松,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周圍組織壓力高,血管不清晰、脆弱、無彈性,應用常規(guī)靜脈穿刺法一次穿刺難以成功,導致多次穿刺,給患者帶來了較多痛苦。而應用指壓法對水腫患者進行靜脈穿刺,成功率高達90.9%,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方法。此種方法大大提高了水腫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了因反復穿刺給患者造成的痛苦和恐懼感,也降低了護士在靜脈穿刺時的工作壓力。指壓法還能阻斷淺表靜脈和毛細血管血流,護士利用兩者血液充盈血管速度的時間差可迅速識別靜脈進行穿刺。靜脈血管口徑粗、管壁薄、容量大、擴張性大,較小的壓力就可以使容積發(fā)生較大的變化。指壓時,靜脈血管口徑變小,血流阻力升高,放松后血管口徑恢復,血流阻力降低,血容量迅速恢復,充盈時間短暫;而毛細血管管徑小,對血流產生了一定的阻力,指壓時管徑變小,放松時雖能恢復,但與靜脈比較有著較大差別。由于兩者血液充盈血管存在約1 min的時間差,從而顯現出一片蒼白區(qū)域,充分暴露靜脈血管,更有利于靜脈穿刺,提高穿刺成功率。刺入靜脈后再平行向前進入1~2 cm,避免在指壓陷窩消失的時候將針頭從血管退出,而導致局部水腫加重。這種穿刺方法程序較復雜,但急診搶救又需爭分奪秒,所以護理人員應加強練習,提高穿刺速度及穿刺成功率。
本研究結果還表明,觀察組患者的靜脈穿刺次數明顯少于對照組患者。水腫患者不僅要忍受基礎疾病所帶來的痛苦,同時因為治療需要,還要忍受靜脈穿刺困難導致多次穿刺所帶來的痛苦,因此,通過指壓法可以降低患者的心理壓力和痛苦,有利于患者恢復健康。某些水腫患者病情危重,尤其遇上情況緊急需要搶救時,護理人員必須在最短時間內迅速建立靜脈通道,以爭取搶救的寶貴時機。
綜上所述,利用指壓法為水腫患者行靜脈穿刺效果明顯[11]。無論是在進行常規(guī)靜脈滴注、靜脈采血,還是行靜脈留置穿刺時,都可以保證靜脈穿刺成功的質量,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二次穿刺率,減少患者多次穿刺所帶來的痛苦,減少護理人員思想壓力和工作量[12],為搶救危重患者贏取寶貴的時間。該方法簡單易學,花費少,無污染,無不良反應,資歷短的年輕護士經短期培訓就能較好掌握。通過臨床實踐,指壓法靜脈穿刺除專為水腫患者服務外,對老年、肥胖患者等血管穿刺難度大者均實用,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該方法在使用中通過按壓可以明顯降低患者痛苦,改善醫(yī)患關系,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理念。
參考文獻:
[1]張昱.常見病癥中西醫(yī)結合診治叢書——水腫[Z].2007:3-4.
[2]趙培培.水腫患者靜脈穿刺技巧[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0,8(16):115.
[3]王紅英.水腫患者靜脈穿刺的護理體會[J].中外健康文摘,2009,6(19):154.
[4]岳彩杰.水腫患者靜脈穿刺新流程[J].護理學雜志,2006,21(23):59.
[5]王林娟,牟靈英,董秀紅,等.指壓法在小兒靜脈穿刺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14):11.
[6]周積逢.水腫患者靜脈穿刺技術的研究進展[J].當代護士,2010(1):11-12.
[7]伍玲玉.水腫患者血管穿刺的護理進展[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17):29-30.
[8]王雪梅.靜脈輸液操作技術和技巧之管見[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6,13(5):142-144.
[9]劉露,馮莉,劉姍.棉花簽在水腫患者行靜脈留置針穿刺前的巧用[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5(14):117.
[10]鞏云霞.改良靜脈穿刺法在老年中度水腫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7):17-19.
[11]吳靈英,張慧,徐黛玉.微負壓指壓法在嬰兒頭皮靜脈穿刺困難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護理與康復,2016,15(7):663-664.
[12]孫秀娟.影響靜脈穿刺成功率的因素分析[J].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7,34(3):36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