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匯洋
(河南省鄭州外國語新楓楊學校 河南 鄭州 450000)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歷史與發(fā)展現狀
于匯洋
(河南省鄭州外國語新楓楊學校 河南 鄭州 450000)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生產生活活動不斷增多,人們對電力資源的依賴性越來越高,此時電氣工程建設以及自動化發(fā)展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了解電氣工程發(fā)展的歷史能夠增加我們的知識儲備,并為電氣工程研究以及自動化發(fā)展提供重要的理論基礎。文中將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發(fā)展歷史以及發(fā)展現狀展開分析與探究。
電氣工程;自動化;歷史;發(fā)展現狀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是一門覆蓋知識范圍廣泛的學科,其涉及到到電機電器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計算機技術以及電力電子技術等眾多科學內容,其專業(yè)的知識內容可以用于解決與電氣工程相關的各種問題,對此展開探討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人類對于靜電知識的系統(tǒng)研究開始于17世紀,1600年吉爾伯特(英國)在書中對“電”進行了一定的闡述。在此時候格雷(英國)發(fā)現了絕緣體以及導體。杜菲(法國人)是第一個對靜電現象進行深入研究的人。18世紀,富蘭克林(美國)利用風箏實驗驗證了電是真實存在于自然界的。19世紀開始關于“電”的研究越來越多,安培發(fā)了電磁流效應;法拉第則提出了電磁感應定律;麥克斯韋爾提出了系統(tǒng)的電磁理論。這些物理學家的研究都是電氣工程發(fā)展的重要基礎,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很多國家都設置了電氣工程專業(yè)。
我國對電氣理論研究也予以了高度關注。1908年,我國初步展開了電氣理論研究,南洋大學堂開設了電機??齐姎夤こ虒I(yè)。到1932年,清華大學率先設置了電機系。新中國成立以后,工科性大學不斷涌現,機電學院、電氣專業(yè)等均不斷增多。1958年,北京成立了北京電力學院,這是第一所專門針對機電專業(yè)展開教學的學院,學院內設置了包括高電壓技術、電力系統(tǒng)等在內的眾多專業(yè)。1961年到1962年期間,我國開始著手培養(yǎng)電氣專業(yè)的研究生,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的十名電力專業(yè)研究生到北京電力學院進修。在此之后,我國對電氣工程建設予以了高度的關注,并授權“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成為博士學位學科。
在計算機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發(fā)展的帶動下,我們進入了信息化時代,計算機技術得到了廣泛的關注與應用,電氣工程領域也不例外。OPC技術以及Windows操作系統(tǒng)的提出與應用推動了計算機技術在電氣工程行業(yè)的推廣。首先,在電氣自動化發(fā)展的過程中,IEC6113標準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這一標準使得編程接口更為標準化,多種程序都可以得到有效的開發(fā),這對提升程序的工作質量以及工作效率來說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具體來說,在經濟與技術發(fā)展的帶動下,PLC企業(yè)以及產品越來越多,但是這些產品所使用的編程方式以及編程語言是不同的,這給電氣工程管理工作的展開造成了困擾。IEC6113標準就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它可以使各個產品的編程接口達到統(tǒng)一的標準,這樣工作人員就可以對產品進行統(tǒng)一的管理,代碼的有效利用率可以得到極大的提升,而編程時間則可以相應的降低。其次,微軟系統(tǒng)的使用推動了工業(yè)控制的標準化發(fā)展,當前電氣工程化自動控制平臺通常都會將Windows NT系統(tǒng)作為標準平臺;將windows CE作為編程的標準語言;將Internet Explore作為標準瀏覽器。Windows系統(tǒng)及相關的技術被廣泛應用到企業(yè)管理等工作中。隨著電氣自動化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PC人機界面被廣泛應用到各項自動化管理工作中,PC控制系統(tǒng)在電氣自動化管理工作中呈現出了高度集成化、高度靈活性等特征,其應用領域愈加廣泛。
Internet技術、C/S體系結構、計算機技術以及以太網的發(fā)展推動了電氣自動化革命的展開,隨著社會環(huán)境、市場需求的改變以及電子商務的發(fā)展,IT平臺與電氣自動化平臺實現了高質量的融合,信息技術逐漸滲透到了電氣工程領域,并使其自動化水平得到了提升。具體來說,信息技術的滲透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縱向的滲透,即應用到了電氣工程管理工作中;第二是橫向的滲透,即應用到了自動化系統(tǒng)以及自動化設備當中。從整體上來看,信息技術已經應用到了電氣自動化的方方面面,有效推動了電氣自動化水平以及管理效率的提升。
現場總線即通訊總線,它具有雙向傳輸的特點,是數字式的總線。在串行電纜的輔助下,它可以將包括監(jiān)控軟件、PLC以及工業(yè)計算機在內的自動化系統(tǒng)以及包括遠程I/O站、馬達啟動器以及智能儀表在內的只能設備連接到一起。而分布式控制系統(tǒng)則可以在總線的輔助下將現場設備、I/O模塊以及PLC有效連接到一起,并將輸入/輸出模塊進行有效的轉化,使其成為執(zhí)行器以及現場檢測器。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發(fā)展歷史悠久,但是在我國的發(fā)展起步相對較晚,近年來我國對電氣工程研究以及相關專業(yè)的建設予以了高度的關注,力求培養(yǎng)高素質的專業(yè)性人才。近年來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技術呈現出了新的發(fā)展特征,首先是實現了平臺開放式發(fā)展,其次信息技術得到了有效應用,最后實現了現場總線與分布式控制。
[1]王娟,鄭紅梅.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歷史與發(fā)展現狀[J].技術與市場,2012(07).
[2]張澤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歷史與發(fā)展現狀[J].科技展望,2017(27).
[3]鞏春霞.探討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建設與發(fā)展[J].無線互聯科技,2013(02).
[4]卜慶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發(fā)展研究[J].中外企業(yè)家,2016(15).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ts automation
Yv Huiyang.
Zhengzhou Foreign Language New Fengyang School, Henan, Zhengzhou 450,000,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production and living activities are increasing, the dependence of people on power resources is becoming higher and higher,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ation have received wide attention.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can increase our knowledge reserve and provide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tud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probes into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ts automatio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utomation; History; Development status
TM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624(2018)02-0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