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敦
摘要:教學模式的不斷發(fā)展,使傳統(tǒng)教育的弊端逐漸顯現(xiàn)。教師在高中語文課堂中對教育方法的不斷探索,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發(fā)展。而就目前而言,自主教學正被教育界積極引用,關于自主教學的開展也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本文立足于探究自主教學在高中課堂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及其發(fā)展意義。
關鍵詞:自主教學;高中語文;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11-0073
跨入新世紀以來,教育就開始面臨著全面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階段。教育創(chuàng)新并不僅僅指課本的改革,還有教師在課堂上的教育方法。教師要去創(chuàng)造和發(fā)現(xiàn)前所未有的高效方法。同時,也要緊跟時代步伐,對于前沿的教學方法也要在課堂上進行靈活運用,而自主教學就是其中之一。
一、激發(fā)學生興趣
對于學生而言,能否學好一門學科,除了教師的積極引導和課堂教學外。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也對他們的學習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當學生對一門學科產(chǎn)生興趣時,他們就會對這門學科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對知識擁有強烈的渴求感。他們也會對這方面的知識自主進行積極探索,經(jīng)過探索之后他們對這方面知識的理解就會更加充分。目前,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
例如,在學習課文《采桑子·重陽》時,教師要注意不要在一開始把對課文的分析就全部都披露出來。要留給學生進行思考的時間。在課堂一開始,教師可以提出:“這首詞到底描繪了什么場景?”或者“這首詞到底表達了詞人的什么感情?”這些問題都是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的開始。也許一開始學生回答的并不是那么精確,但教師一定要給學生及時地鼓勵和肯定。當學生的思考獲得教師的表揚時,學生會產(chǎn)生很大的滿足感。學生自主探索的次數(shù)多了,自己得出的答案就會越來越接近正確答案。他們會知道詞中一些高頻語句和引用景象的象征意義,也會考慮詞人在這首詞中到底寄托了什么思想感情,也會注意到詞人當時的社會處境和地位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教師要想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自主探究時更活躍,就需要創(chuàng)設輕松的課堂氛圍。在課堂上,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教育中“以教師為中心”的觀點,要逐漸把課堂中心向學生傾斜。教師如果能充分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那么創(chuàng)造輕松課堂氛圍的過程就會簡單很多。教師在整個過程中都是起到貫穿和輔助作用,要和學生成為朋友,促進師生互動和師生交流。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知識傳授的過程中,傳授方法是很重要的,也是很有講究的。要想學生更好地探究知識,擁有更雄厚的創(chuàng)新能力,就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探索方法。僅僅記住知識點并不能提高其探索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知識傳授時,需要讓學生在理解的前提下進行記憶學習。知識的海量掌握和靈活運用為創(chuàng)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知識是一切教學活動進行的基礎。教師在傳授過程中,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不要過多干涉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應該明白,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的責任更多是在管理教學,探索教學方法,當然還有解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疑惑以及對前一階段的教學工作進行歸納與總結。
二、設計翻轉課堂
在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中,學生各自掌握知識點的能力不同,對于不同的學生,教師也應該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每位學生面臨的客觀因素不同,面對學習時的心態(tài)也自然是不同的。教師面對這樣多樣化的學生就需要探究更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也許教師目前采用的課堂教育方法是優(yōu)秀的,但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充分研究,才能判斷自己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否合適。而在教師開始嘗試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時,就已經(jīng)開始了探索教學方法的第一步。教師只要把學生放在心上,對教育方法進行積極探索,成功的例子還是很多的。比如,江蘇洋思中學、山東杜朗口中學等。很多成功的例子都表明,在社會開始對教育背景提出更高的要求時,教師和學校是有能力轉變傳統(tǒng)觀念、積極探索創(chuàng)造更好的教育方法的。良好的教學方法是良好課堂設計的主線。傳統(tǒng)的課堂設計已經(jīng)無法滿足目前的教學需求,教師在探索教學方法以后,就要將其靈活運用到課堂設計中。教師需要對即將開展的課堂進行有效地設計和規(guī)劃。在自主教學的課堂中,課堂設計包含了三步,分別是引導預習、課堂講解、及時反饋。課堂教學的設計包含了很多方面的準備。比如教師在備課時,要去創(chuàng)新,要去突破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
三、開展第二課堂
自主學習模式在課堂上得到運用是很好的嘗試,但教師和學生應該清楚課堂模式的突然轉變是需要適應過程的。因為教師是這個教學模式的啟用者,一開始就已經(jīng)接受了這種方法。但是,學生是需要時間逐漸接受這種教學方法的。此時,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盡快接受這種教學模式,轉變以前的學習觀念。想讓學生盡快轉變觀念,就需要教師開展第二課堂并進行相關教學模式的宣講,促使學生從思想上改變觀念。所謂的第二課堂就是指采用游戲互動、文藝晚會、班會等活動形式來營造輕松、生動的氛圍。提高學生在第二課堂中的參與度,給他們更多的機會表現(xiàn)自己,讓其獲得肯定。這種活動的開展在很大程度上調(diào)動了學生的活動熱情,培養(yǎng)了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在第二活動的開展中逐漸接受新的教學模式。
自主教學的有效開展,給現(xiàn)代課堂教學的開展提供了更多發(fā)展的機會。當教師在課堂上靈活采用這種教學模式時,會發(fā)現(xiàn)自主教學特有的教學魅力以及它帶來的高效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也應該去積極探索更好、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 張 已.高中語文思辨性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1).
[2] 李 新.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語言文字教學研究[D].揚州大學,2017(4).
(作者單位:湖北省襄陽市第八中學 4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