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在學校信息化建設的進程加速推進的背景環(huán)境下,信息技術課程也得到了快速地發(fā)展。但是與此同時,小學信息技術課程課堂效率一直得不到實質性的提升。信息技術學科也是一個正處于發(fā)展時期的年輕學科,課時較一般的基礎性學科少,課程的間隔時間也比較長,這也是制約著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效率提高的一個瓶頸。因此,如何打造高校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成了當前信息技術教師應該關注的一個核心問題。
一、引言
在信息化教育快速推進的背景環(huán)境之下,在小學課程中引入信息技術學科,使學生們能夠對信息文化和高新技術有一個正確的認知。但是由于課時少、課程間隔時間長,導致小學信息技術課程課堂效率一直得不到實質性地提升。正是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之下,本文對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提出了一些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對策和建議。
當前,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對于小學教學的各個學科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信息技術學科也是如此。信息技術學科是集科學性、創(chuàng)新性與操作性于一體的一個學科類別,注重對于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思維發(fā)散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要對這一學科提起重視,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從而能夠真正地激發(fā)起學生們對于這一學科的興趣,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打造高效調動小學信息技術課堂
(一)認真?zhèn)湔n
簡單的教學設計并不能夠稱之為“備課”,備課是對整個課堂教學的一個科學的規(guī)劃和設計。在備課的過程中,要以教材作為參考,因此教師要能夠對教材的內容了然于心,充分認識到教材的課程教學目標要求。能夠從每一個章節(jié)出發(fā),實現知識與能力的綜合性指導,做到廣度上延展,深度上延伸。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對全局有掌控的能力,使得學生們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課程學習的任務,實現教學目標。教師要對學生們的心理特點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掌握學生們的興趣和能力動態(tài),從而為構建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打基礎。
(二)靈活教學
小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不集中、活潑好動是常見的現象。教師如何充分地利用起課堂有限的時間,是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效率提升的關鍵所在。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要以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為主導,通過靈活的教學方案的制定,來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信息技術是一門年輕的、創(chuàng)新的學科,因此教師在教學的方式上更要做到靈活多變,全面實現學生們學習熱情的激發(fā)。例如,在Word編輯這一部分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一般而言教師都是給出一段文字讓學生們編輯,最后對正確率進行考察。如果能夠引入競賽的方式,對打字快同時錯誤率低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將會使得信息技術的教學課堂更加靈活,在競爭機制的引導之下也是提升學生們的動力。這種教學方式不但實現了對于學生興趣的激發(fā),同時也能夠向學生們灌輸“勝不驕,敗不餒”的競爭精神。
(三)豐富教學活動
通過教學活動的多樣性來實現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是一個十分有效的手段。積極的、寬松的環(huán)境的營造,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綜合能力,能夠更順利地實現教學任務目標。在豐富教學內容上來說,除了單純地講解以外,教師還可以進行實踐操作的課堂活動,組織學生們針對信息技術的某一個關鍵的知識點進行操作,實現“邊操作邊講解”的方式,讓學生們發(fā)表意見。這樣一來,不但提升了學生們的實踐動手能力,而且通過個人意見的發(fā)表還激發(fā)了學生們學習的興趣。
(四)理論教學結合實踐教學
在現代社會當中,計算機已經成了一個十分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這一個工具具有操作性、程序性、科學性等特征。在小學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課程,并且在這一課程中注重對于學生們實踐操作的引導,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為今后深層次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實踐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要將基礎理論與實踐操作進行有機地整合,這樣可以充分地滿足學生們的好奇心。比如,在PPT制作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適當地插入一些圖片、視頻、動畫和聲音,同時可以通過漸變回放等技術來增強趣味性。之后可以給出一個主題,讓學生們根據這一主題進行PPT演示。這樣一來,學生們就能很好地運用PPT制作過程中的動畫效率和文字強調的效果,幫助學生們更好地掌握課堂知識。
(五)加強反思教學
在教學活動結束以后,積極地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反思,是提升教師教學水平的一個有效手段。教師對信息技術課堂實踐進行不斷地探索,對于課堂效率和提升和學生素質的發(fā)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小學信息技術這一學科與傳統(tǒng)學科有著本質區(qū)別,教師既要結合學生們的接受能力,也要結合學科的實質特點進行教學方法的設計和調整。這樣,既可以幫助教師實現對于新型教學方法的探索和應用,也能促進教師自身技能和經驗的積累和豐富。總之,加強反思,注重經驗積累,對于教學效率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
三、結語
基于信息時代的發(fā)展,信息技術的學習被人們高度重視。素質教學要求小學階段就要引入信息技術學科,這也是基于綜合性人才培養(yǎng)的考慮。要想實現信息技術課堂的高效性,需要教師的共同努力,通過優(yōu)勢的教學方法的引入來為這一學科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因此,要關注于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致力于為學生打造一個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高素質技術型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
【作者單位:泗陽縣八集鄉(xiāng)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