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吉慶
那天,我外出辦事很晚才回家,公交車已經(jīng)收班,出租車也是“空車”難覓,沒辦法,只得踏雪而行。當(dāng)我氣喘吁吁走到離小區(qū)不遠的一條小巷時,驀然發(fā)現(xiàn)巷口那間小小的面館還亮著燈光。我心里一陣驚喜,幾乎是小跑著走進這家面館。
店里已沒有其他顧客,只有一臺老式錄音機還在輕輕播放著一些老歌。我要了一碗湯面。幾口熱面下肚,溫暖頓時傳遍了全身。我問老板:“這么晚了還不打烊呀?”老板笑笑,反問我:“不是還有像你這么晚才回家的客人嗎?”
這個面館的老板是外地人,從小父母雙亡,在吃了幾年“百家飯”后,最后,變成了一名被人鄙視的小“盲流”。也是一個冬夜,他又冷又餓,實在忍受不了,便循著燈光來到這家面館,想向當(dāng)時的店老板討碗熱湯喝。沒想到,那老板憐愛地招呼他進到店里,給他端來一碗熱氣騰騰的湯面,讓他趁熱吃下去。平時很少流淚的他,此刻竟被淚水模糊了眼睛。
后來,他成了店里的一名幫工。懷著感恩的心情,他勤快地在店里幫著干這干那,似乎不知道疲倦。老板除了管他吃住外,每到月底還會發(fā)給他一筆工錢。他卻從來沒有接過來,推讓不掉,便說是放在老板那里替他保存著。
再后來,老板要回老家,不打算再回來。老板告訴他,替他攢的錢已夠盤下這家店,要他接過這家面館繼續(xù)經(jīng)營下去。實際上,他從來沒有算過這些年究竟攢了多少錢,那些錢根本不夠盤下這家面館。他只是出于對這家面館的感情,很鄭重地點了點頭。
自然,他也成了一名小老板。多少年過去了,他已娶妻生子,容顏也漸漸變老,但,小店每晚為夜行人亮著的燈光沒有變。
吃完面,我愜意地離開面館。走不多遠,身后正傳來韋唯唱的那首老歌《愛的奉獻》:“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