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峰
很多玉米種植戶只重視大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卻往往忽視了微量元素的補充。我國各地土壤中普遍缺乏有效鋅、硼。一般堿性土壤和黏性土壤容易缺鋅;過量施用磷肥易導致形成磷酸鋅沉淀,降低鋅肥的有效性,同時也降低了磷肥的有效性。
一、鋅、硼的功能及缺乏對玉米的危害
鋅、硼是作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對作物生長和代謝具有重要作用。鋅可以促進色氨酸合成,間接影響生長素的合成;鋅是多種酶的組成成分,這些酶對作物的代謝可產(chǎn)生廣泛的影響。硼可促進作物細胞伸長和細胞分裂,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長;硼有利于受精和種子的形成,可提高作物的結實率。鋅、硼還可以增強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玉米對鋅、硼缺乏非常敏感。玉米苗期缺鋅,會出現(xiàn)“白苗”,3~5葉期開始出現(xiàn)癥狀,幼葉呈淡黃色至白色,成株后影響玉米籽粒灌漿,造成果穗頂部結實不良。缺硼影響玉米的根、莖正常生長,使果穗發(fā)育異常。因此,鋅、硼缺乏是玉米產(chǎn)生“禿尖”的主要原因。
二、“二鋅一硼”技術在玉米上的應用效果
筆者經(jīng)過在8萬余畝玉米上施用實驗,表明“二鋅一硼”技術可以有效解決鋅、硼缺乏造成的玉米“白苗”以及果穗“禿尖”問題。施用鋅、硼后玉米根系發(fā)達,果穗結實良好,無“禿尖”(或“禿尖”長度小于0.4厘米),玉米可增產(chǎn)5.1%~8.0%,還能提高玉米抗病能力。
三、使用方法
玉米種植戶通常是在耕地前撒施復合肥或尿素作為底肥。目前市場上大多數(shù)25%顆粒鋅和15%顆粒硼的包裝規(guī)格都是每袋200克。“二鋅一硼”技術是指在底肥中每畝加入兩袋顆粒鋅和一袋顆粒硼,充分攪拌,使其與底肥混合均勻,再撒施或機施后隨耕地操作埋入土壤中。
四、技術特點
“二鋅一硼”技術操作簡單,不改變原有的施肥習慣,適應當前農村勞動力的知識水平。施用后效果顯著,肥效長,不必每年施用,施一次可管兩年。
但要注意的是,施用的鋅、硼必須和底肥混合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