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市民族中學 云南臨滄 677000)
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倡導體驗與參與,是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只有通過與他人進行交流才能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因此,我們在教學實踐中,通過給學生提供與生活緊密相關的真實場景,使他們在課本知識的基礎上,綜合運用學過的知識,并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編排成一個短劇, 把知識融入到豐富、真實、自然的語境中。同時,英語短劇表演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合作意識的有效途徑,也是實施任務型教學的一個重要方法。
人教版《英語(Go for it)》教材最大的編排特點是改變了傳統(tǒng)教材以語法項目為主要脈絡組織和安排教學內(nèi)容,而是力圖保持話題系統(tǒng)的合理呈現(xiàn)和保持任務型設計體例,采用任務型語言教學的編寫模式,模擬學生在社會、學校生活中及用語言從事的各類活動,把語言教學與學習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語言應用結(jié)合起來。簡言之,就是用所學過的語言去做事情。
以初一上學期教材為例,我對每個單元的話題進行了初步整合:Unit 1 My name’s Gina . Unit 2 This is My sister. 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這3個單元都是讓學生學會作自我介紹和介紹他人,談論自己與他人的生日;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 ? Unit 4 Where is My schoolbag ? 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 這3個單元則是讓學生熟悉識別認領物品及詢問物品所處位置,價格等的英語表達;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 Unit 9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 引導學生用英語談論所擁有物品和喜好??梢钥闯?,教科書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提供真實的語言材料,設置了真實的情景,讓學生充分地接觸和使用英語,非常適合學生圍繞單元話題編排英語短劇。
讓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體驗互動生成是語言學習的最有效方法。初中生活潑好動,求知欲、表現(xiàn)欲強,喜歡參與并展現(xiàn)自我個性的活動,希望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找到樂趣并學到知識,根據(jù)學生的這些特點,結(jié)合以話題為中心的教材編寫特點。當我們把初一上學期整冊書學完后,把學生分成每組3—6人的小組進行短劇編排,每小組成員有兩種合作方式可供選擇:其一,分工明確,一人負責搜集材料,一人負責整體構(gòu)思編排,創(chuàng)設情境,一人負責記錄,還要安排學生負責道具準備,場景布置等任務;其二,集思廣益,小組成員可以通過合作,討論等方式共同完成任務。當然,應立足于我國中學生認知發(fā)展和語言發(fā)展的實際水平,在初中英語教學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已經(jīng)過了學前期的初步發(fā)展,具備了進一步學習和熟練運用語言的起碼的語言思維能力,如選詞,組句,謀篇等方面,這為他們更快更好地學習英語準備了良好的條件,激發(fā)其自身的探求意識,參與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這是短劇教學被提出的現(xiàn)實根據(jù),而不管采用哪種方式,都要遵循以下活動規(guī)則:
(1)短劇內(nèi)容要圍繞單元話題展開,結(jié)合話題進行詞匯運用與拓展,實現(xiàn)話題詞匯,話題閱讀,話題表達的一體化訓練;
(2)全員參與,脫稿表演,表情自然,舉止大方,入情入境;
(3)短劇情景要合情合理,內(nèi)容真實,操作性強;
(4)布置恰當?shù)膱鼍?,利用相應的道具,使短劇表演更具有真實性?/p>
(5)每組組長作為本次活動的評委,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給各小組打分。
總而言之,編排內(nèi)容要貼近學生生活和其真實的人物語言。劇中語言緊扣教材和大綱對語言項目的階段性要求,保證劇中對話獨白等的有效性和完整性,使短劇緊扣教學目的,面向全體學生,使他們在聽和說的過程中熟練掌握和運用英語的語音節(jié)奏、快慢、連續(xù)、爆破、語調(diào)等基本語音知識。
在英語短劇表演活動中,教師是活動的導演,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教師在指導學生表演短劇時應大膽放手,給學生最大的自主權,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他們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來表演,也可演出有他們自己的特色的短劇。此外,教師要對學生的創(chuàng)作和表演持鼓勵的態(tài)度,對學生的大膽嘗試予以充分的肯定,讓他們更多地體驗成功的喜悅,形成穩(wěn)定的學習動機,從而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
教師可選擇一些為大家所喜聞樂見的劇本,選取幾個容易表演的片段,編排通俗易懂的臺詞外加旁白補充說明故事,布置簡易的場景,設計簡單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動作加以表演。如:《皇帝的新裝》一直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劇本,對于英語版,更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教師可指導學生選擇主要情節(jié),編寫生動易懂的臺詞,加上旁白提示,自制簡易道具,演出有特色的短劇。用這樣方式,接觸這些名著,還可以促使學生逐步意識到英語是窗口、是橋梁、是工具、通過它可以了解英國國家的風土人情、人文歷史、社會文化,是與世界交流,溝通的重要手段,從而明確學習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重視語言的運用。學到“活的”語言而非“死的”書本知識。
不難看出,英語短劇表演是實施任務教學的一個重要而有效的途徑。在此過程中,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還把知識和技能融為一體,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并使他們逐漸形成持久的學習動機,有效的學習策略,為每個學生提供了自主選擇和自我發(fā)展的機會。所以,利用英語短劇表演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遠遠勝過講解幾個知識點或做幾篇閱讀理解題。英語短劇表演不僅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記憶,更能促進學生形成穩(wěn)定的學習習慣,全面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為他們今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在整個活動的組織、編排、演出及互評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學生所表現(xiàn)出的極大的熱情和成功的喜悅。當然,在實施過程中,我也注意到了很多不足之處,需要進一步改進。例如,學生除了教材之外,課外閱讀素材不夠豐富,因此接觸不到更多、更好的詞匯和句子,只局限于教材,內(nèi)容單調(diào),語言顯得呆板,不能很好地對教材進行拓展延伸,因為時間短,少部分學生不能脫稿表演,影響發(fā)揮。還有小組編排的短劇情節(jié)不夠自然連貫,為對話而對話,表演不夠到位,有的小組有較明顯的語法錯誤。
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要繼續(xù)完善這項活動的每一個細節(jié),增加活動的組織頻率,鼓勵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同時師生共同努力,不僅將英語情景短劇表演和課堂教學緊密結(jié)合,還要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編排出教材之外的情景短劇,然后把這項活動在其他班進行推廣,組織全校范圍的英語情景短劇表演,讓英語情景短劇表演遍地開花,結(jié)出累累碩果。
運用英語短劇輔助教學,更新了教育觀點,促進學生發(fā)展了創(chuàng)新思維,改變了過去那種單純通過教師講解和學生背記筆記來學習語言的死硬方式,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語言實踐的主動性,就會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或展現(xiàn)。同時,短劇教學是一把雙刃劍,它同時使教師和學生各自向新的層面進展,開拓出新的境界。不過,這也只不是理論和實踐發(fā)展相結(jié)合的一個小亮點,我期待和同行們一起努力,讓我們的英語教學園地綻放出更多、更絢麗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