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職業(yè)技術學院 山東青島 266555)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以及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全社會對于高職教育改革十分關切,高職教育,尤其是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急需進行教學改革。高職學前教育,培養(yǎng)的是未來的幼兒教育老師,而幼兒教育是一個人的社會教育的起點。對于幼教老師,不僅需要具有專業(yè)和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同時更加需要擁有良好的舞蹈能力,為滿足學生日益復雜的需求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職學生來源廣泛,學生之間的舞蹈基礎、學習能力、個性、特點等等差異巨大,同時學生們的性別、性格、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也是千差萬別,針對這一情況,如果采用統(tǒng)一的教學方法,就無法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特殊性,無法讓學生發(fā)揮他們的個性。有的學生水平高、學得快,但是傳統(tǒng)方法下的舞蹈教學無法滿足他們的學習,也沒有辦法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但是很多學生水平不足,無法跟上課程,更會打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對于教師而言,長期采用單一的方法進行教學,進行機械的重復,不僅打擊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更無法讓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提升自己的教學與研究水平,更加無法形成教學成果,提升教學質量。[1]
想要將分層教學應用到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教學中,第一個要完成的工作就是將學生進行分層。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來源很廣,有的來自普通的全日制高中,有的來自職業(yè)高中的幼教專業(yè),因此他們的舞蹈基礎差距很大,對于舞蹈的領悟力與學習力也有著很大的差別。為了要有效施行分層教學法,就必須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尤其是要根據(jù)學生們的基礎、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因素將學生分為高中低等幾個檔次。但是,封層不是一成不標的,應當是每過一段時間就進行一次分層,可以在學期末或者一個學期剛剛開始之時進行,以確保分層教學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同時也要確保學生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2]
在對學生分層之后,就需要針對分層結果,對整個舞蹈教學的目標進行分層。傳統(tǒng)的舞蹈教學中,教學目標是統(tǒng)一的,教學方法是一以貫之的,這一定會導致不同學習能力和舞蹈基礎的學生在學習上的茫然失措和巨大困難,教師更加無法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準確分析與總結,同時也會大大影響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們不愿意學習舞蹈課程。教學目標,應當根據(jù)學生所在的年級和班級以及層級進行分類,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而言,水平和年級較低的同學應當將學習的重點都放在夯實基礎上,不管是理論基礎還是實踐基礎,讓學生在理論和實踐的雙重鍛煉中,逐步掌握扎實的舞蹈教學和編排方法。水平較高的或者年級較高的同學,應當重視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基礎上,培養(yǎng)綜合素養(yǎng),在打下堅實的舞蹈基礎之余,仍然可以發(fā)展其個性和特長,培養(yǎng)全面而專業(yè)的舞蹈能力。一般情況下,為了減少老師的負擔,都是將學生們分成三個層級。
教學內容分層,就是根據(jù)之前已經(jīng)完成的學生分層和教學目標分層進行的對上課內容的分層。對于不同層級的學生而言,低年級和低水平的學生應當將必須的基礎技能和基礎理論作為教學的重點,讓學生掌握基礎的舞蹈動作、特征、形體和基本的編排舞蹈等知識,并且要掌握幼兒的心理特征,根據(jù)幼兒的特點進行教學活動。對于中等年級和中等層次的同學,應當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進行綜合性的訓練,同時要融合多種舞蹈方案,讓學生掌握多種基本的舞蹈之余能夠進行綜合性的應用和發(fā)揮。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而言,水平不足的學生應當主要學習基本知識和基本動作,水平高的同學應當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重視提升綜合素養(yǎng)與能力。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應當充分了解用人單位的需求,增強這些方面的教學,提升畢業(yè)生的舞蹈編排能力。
進行教學方法分層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切實提升教學效率。對于教學方法而言,進行有針對性的分層同樣是十分重要的,這也是保障課堂效率,提升教學成果的重要方法。對一些水平不高,興趣不足,學習能力也不夠的同學,應當采取能夠激發(fā)他們學習方法的教學方法,充分根據(jù)其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選擇一些難度不高、趣味性高的教學方法,不斷讓學生們愿意學習,愛上學習,讓他們培養(yǎng)起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對于一些程度較好、學習能力強的同學,應當重視綜合性和系統(tǒng)性的訓練,向他們傳授一些綜合性、有難度的學習方法、舞蹈技巧、編舞技巧,讓他們快速地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方法,為他們以后的工作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讓他們有更加廣闊的進步空間。
想要讓分層教學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要對教學評級進行分層,以鞭策教師和學生。根據(jù)學生的分層結果,設計不同的考核標準和考試方式,可以以不同考卷的形式進行,以實現(xiàn)教學評級分層。分層化的教學評級,能夠得出更加科學合理的評價結果,只有學生達到了其所在層級的教學評價標準,就能夠得出一些很好的結果。這樣一來,學生的評價更加科學公正,也更加能夠提升學生們的自信心,也能夠讓他們的熱情更加高漲,讓他們能夠通過自身努力實現(xiàn)層級的跨越。
綜上,在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教學中,采用統(tǒng)一的教學方法,不僅會極大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更會極大降低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這些因素都制約了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質量的提升,更加無法滿足社會期望。只有應用分層教學,以學生為主,因材施教,才能讓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讓教師保持積極的工作心態(tài),同時課程改革才能落地,良好的教學成果才是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