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富
(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縣李子坪鄉(xiāng)小學 四川 涼山州 615800)
眾所周知,小學階段是學生的基礎階段,也是識字的關鍵階段,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一二年級的小學生識字量需要達到整個小學階段的一半左右,但是很多情況下,因為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缺乏良好的自制力,未養(yǎng)成習慣,所以識字教學任務較為繁重,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該階段是小學生掌握知識最快的階段,所以怎樣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成為了每一位教師需重視的內(nèi)容,對此筆者在本文中提出了趣味識字教學法,并對其簡單論述。
1.1 含義。所謂的趣味識字教學主要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識別漢字以及記憶漢字,是一項具有系統(tǒng)性的教學方法。此外,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漢字是瑰寶,也是精髓,其漢字學習具有復雜性,將趣味識字教學方法應用其中,可以形成一種全新的識字教學模式,并能夠調(diào)動小學生識字興趣,且經(jīng)過相關研究報道得知,趣味識字教學法是經(jīng)過實踐驗證的科學手段。
1.2 作用。在與傳統(tǒng)漢字教學方法的對比中,趣味識字教學具有科學性,符合新課改的基本要求,其中所帶來的優(yōu)勢包括以下幾點:其一是可以促使整個識字教學更加簡單,尤其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利用趣味識字教學方法可以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理解漢字以及記憶漢字的能力。其二是能夠促進小學語文漢字新課標教學任務順利完成,利用趣味識字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小學生認識漢字、理解漢字,尤其在充分掌握漢字量的基礎上,可以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輕松與有趣。
2.1 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對于小學生而言,在學習某一項知識的時候需要對其產(chǎn)生興趣,如此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調(diào)動學生興趣成為了關鍵所在,另外,積極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也是關鍵,只有讓小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學習,才能提高教學效率與質(zhì)量,所以筆者認為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多角度的分析與考慮,尤其是要對小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識字基礎以及學習態(tài)度等加以分析,針對性的構建輕松的學習氛圍,這樣才可充分調(diào)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快速掌握識字的方法。需注意的一點是識字的目的便是閱讀,孤立進行教學是違背新課改要求的,所以語文教師需要堅持相應的原則,寓教于樂,提高教學質(zhì)量。比如在學習《一去二三里》的時候,不僅要讓小學生對數(shù)字加以掌握,還要對古詩進行朗讀,這樣方可提高學生認知水平,對此語文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景,讓小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感受識字所帶來的趣味。
2.2 創(chuàng)設豐富的識字模式。趣味識字教學模式的關鍵在于趣味,只有有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小學生真正喜歡上識字,怎樣才能有趣呢,那么則需要讓小學生動起來,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針對現(xiàn)狀開展趣味識字教學活動,充分將興趣與實際相互整合,讓整個課堂演變的更加生動。其中較為常見的識字教學模式包括了動作表演、猜字謎等等,在課堂中語文教師便可以采取這一系列的方式,比如開展你比劃我來猜的游戲,由一位學生進行比劃,另一位學生猜詞語,經(jīng)過實踐證明,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并且還可以加深該詞語的印象,在日后學習中蓋茨與的書寫錯誤率有所降低。又如,選擇某一個字,讓學生添加一筆形成另外一個新字,可以選擇“日”,學生通過添加一筆,可以形成白、田、舊、旦等字,這樣可有效發(fā)散學生的思維。
2.3 結合生活實踐。所有的知識均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且生活中處處充滿了學問,語文也如此,在采取趣味識字教學法中便可以與生活相互結合,語文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將自己學習到的字形以及生活經(jīng)驗相互聯(lián)系,比如看字的下面是目,但是很多學生會記憶成日,對此語文教師可以詢問學生我們在看一件東西的時候用什么看,是不是用眼睛,而眼睛也被稱之為目,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能夠加深印象,避免日后再犯同樣的錯誤。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將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引入其中,并且通過營造良好的氛圍、創(chuàng)建豐富的識字模式、結合生活等,讓學生正確理解漢字、掌握漢字的書寫規(guī)律,提升語文教學質(zhì)量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