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沁縣中學 劉 美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fā)展,信息技術融入了學校課堂之中,智慧課堂成為教師的熱議話題。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了新時代的教育發(fā)展方向:深化改革,加快教育發(fā)展進程。新課程改革之后,提出課堂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教授過程,更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完善學生個性、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的過程。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教師以傳授知識為主,往往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這種稱之為“知識課堂”,智慧課堂則是對“知識課堂”的更新和完善,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充分利用大數據,創(chuàng)建高效智能的教學課堂,實現學生個性化發(fā)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智慧課堂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和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手段,以學生為主體構建學習理論,改善了以往的教學策略,使課前、課上和課后各環(huán)節(jié)人工智能化,師生得以良好互動交流,開展充滿活力的現代化教育。
智慧課堂是對新的教學模式的探索,突破教和學的時間和區(qū)域限制,實現先學后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教學,突破了傳統(tǒng)的封閉式教學。在智慧課堂中可以運用高科技終端設備,實現課堂教育的現代化、智能化和高效化,讓信息技術和教學創(chuàng)新相結合。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參與者和合作者,對學生的影響重大。智慧課堂中教師要具備隨機應變的教學能力,善于學習高科技的技術手段并融匯到教學中,與時俱進,提升自身綜合素養(yǎng)。教師要學會運用互聯網、多媒體、云數據等信息技術收集教學素材,培養(yǎng)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比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生使用筆記本電腦,通過云計算技術接入智慧課堂平臺系統(tǒng),教師利用信息化的數據平臺和學生共享資源、交流互動,教師針對數據進行評估和指導,及時優(yōu)化課堂教學。師生之間高效互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智慧課堂注重學生自主獲得知識,但是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學生往往缺乏自主學習能力,一般是教師講到哪里,學生就學到哪里,久而久之,學生就形成依賴教師的惰性思維模式。在智慧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豐富的互聯網資源,比如掌上移動教學系統(tǒng),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智能推送相應層次的學習資料,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要尊重教學規(guī)律,結合大綱要求和教學內容,深挖素材,利用現代的科學技術,創(chuàng)設多樣的智慧課堂,開放課堂動態(tài),實現個性化學習。通過開展微課堂實現了教學輔導一對一,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實現了因材施教的教學方針,學習起來也就輕松方便,提升了學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
智慧課堂是基于現代信息技術對教學方式的優(yōu)化探索,但是這些技術該如何用、實際效果如何還有待考察?;ヂ摼W是一把雙刃劍,智慧課堂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教育工作者要進行充分的研究探索,運用好互聯網的有利面,讓信息科技和教育活動完美融合,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
[1]劉邦奇.“互聯網+”時代智慧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策略研究[J]. 中國電化教育,2016(10).
[2]吳媛.基于“互聯網+教育”技術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 中國成人教育,2016(22).
[3]謝敏.“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的教學智慧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