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宇
(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大樓實驗學校,江蘇 宿遷)
小學生年級尚小,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引入音樂游戲,讓學生能夠寓情于景,以更加直接和喜愛的方式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另外,在課堂教學中使用音樂游戲,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打破傳統(tǒng)教學中的沉悶氣氛,引導(dǎo)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師制定的教學活動中,釋放孩子的天性,使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不斷提升。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只有提升小學生學習興趣,才能使其真正主動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但不可避免的是,小學生由于年紀較小,無法長時間集中精力,學習效率不高。而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又過于單調(diào)乏味,學生在學習時很容易走神。在小學音樂教學中使用音樂游戲,可以提升音樂課堂的豐富性和趣味性,讓學生能夠相對更長時間地集中精力,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之中,深化教學內(nèi)容。小學生精力有限,在樂理知識的學習上還不夠完善,若是能夠在學習中引入情景教學游戲,則能用富有故事情節(jié)的演繹幫助學生消除學習障礙,加速學生對樂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而小學音樂課本中的樂曲大多都是能夠呈現(xiàn)出一定的故事情節(jié)的,因此,教師可以迎合這種本有的趨勢,將所學音樂內(nèi)容編譯成一個個小故事,讓學生對此進行演繹,并在情景故事中融入相關(guān)音樂元素,幫助學生形成強烈的記憶點,方便其日后對音樂知識的回憶和復(fù)習。
比如在學習《在動物園里》這篇樂章時,教師可以將樂章改編成一篇童話故事:森林之王獅子今天過生日,在家里舉辦晚會,邀請了狐貍、兔子、大象、貓頭鷹等小動物來參加聚會,晚上大家都到了,大家非常開心地給獅子大王獻上賀禮,并一起開心地唱歌跳舞。在改編完成后可以讓孩子們扮演其中的角色,并模仿動物的叫聲和動物,結(jié)合自己的聯(lián)想,完成一場舞臺編曲,在大家一起為獅子唱歌時,教師還可以用多媒體播放《生日歌》迎合氣氛。
小學生受生理因素限制,自身邏輯性較差,對問題的思考也比較表面,在學習樂理知識時有一定的難度。因而教師需要利用游戲的方式降低學生學習難度,幫助學生理解樂理知識,加深對音樂的認識。學生處在游戲中,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能夠?qū)σ魳分R切身體會,加深印象,并對音樂產(chǎn)生強烈的好感,在學習中表現(xiàn)得更加積極主動。音準訓(xùn)練是小學音樂學習的重要部分,具備較強的理論性,在學習中,教師可以將音準學習轉(zhuǎn)換成學生熟悉的語言,幫助學生理解,使其與游戲相互連接,降低學習難度,提升學習效率。如在學習音階的時候,可以將其比喻成學生熟知的樓梯形式,一層樓梯代表一個音階;將跳音比作蹦跳的小青蛙,讓學生能夠更加形象地理解跳音的概念。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也參與其中,通過彈奏不同的音階和跳音,讓學生扮演爬樓梯和青蛙蹦跳,老師根據(jù)學生的表演,自然能夠很輕易地分辨出學生對基本樂理知識的掌握程度。由于音準訓(xùn)練游戲與學生平常的實際生活內(nèi)容較為接近,能夠有效拉進學生與音樂之間的距離,提升學生對樂理知識的理解,學生也更容易置身其中,精準地掌握樂理知識。
一般小學音樂中使用的音樂游戲都需要學生共同參與其中完成,這就需要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合作關(guān)系,并在合作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整個游戲過程中,學生的目標必須始終一致,才能共同良好的完成教學游戲。而綜合性游戲則是對學生團體意識訓(xùn)練的重要方式,它貫穿于學生學習的整個進程,是對學生整體音樂知識把握的重要考量,因而個人是很難獨立完成的,必須結(jié)合整體的力量。比如在學習完一首新歌曲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組,先讓其對音樂情景進行分角色演繹,讓學生能夠在合作中掌握歌曲表達的思想感情,接著教師可以通過音準訓(xùn)練游戲讓學生比一比、看看哪個小組能夠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答對更多。以此力求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游戲當中,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使用音樂游戲是最為普遍和有效的教學模式,其不僅能夠小學生帶來樂趣,還能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相關(guān)樂理知識,提升學生對音樂的熱情。教師應(yīng)當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真正利用游戲帶動小學生,關(guān)注學生內(nèi)心情感,提升音樂教學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