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莉
(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qū)祥瑞園小學,山東 淄博)
微視頻,顧名思義,以短小而精練的視頻文件作為知識傳播的載體,其最大的特點是能夠針對某一細節(jié)知識點進行針對性的設計制作,發(fā)揮“惡補”的鞏固、指點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知識的整體性體現得非常明顯,所以如果學生忽視自主預習,將會導致基礎不扎實的后果。而微視頻教學能夠較好地化解這一困境,它不僅給予學生一種新鮮感,更提供了線上及線下多種學習渠道,增強了語文教學的豐富性。因此,作為語文教師要秉持與時俱進的思想,定期檢查學生的預習成果,以播放微視頻為手段,尋找其與教學內容的對接點,借此大大提升小學生語文預習的自覺性。
課前預習是語文學習的首要環(huán)節(jié),一方面,學生可以通過預習較早地掌握重點知識,提升自己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另一方面,預習能夠幫助學生及時發(fā)現問題,找出學習的疑難點。通過觀看微視頻,小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興趣進行新知識的預習,而在自主觀看微視頻資料時,學生不僅積極投入到思考過程中,同時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語文知識本身,從而量身打造了一個可供學生自主學習的平臺。
例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通過微視頻的方式讓學生清晰地了解此事件的來龍去脈,推動直觀教學的深入。在此之后,教師仍需依據課文中的細節(jié),精心設置一些引人入勝的問題,為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埋下伏筆。當學生結束觀看視頻后,學生對課文所表達的思想“對貧苦人民的深切同情”便有所感觸。除此之外,利用微課視頻,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建立了完善的知識框架,也為潛在學習能力的凸顯創(chuàng)造了機遇。
由于學生的人生閱歷較淺,且教材涉及之處有限,無法通過課本學習和教師的口頭傳授讓學生獲得直觀形象的體驗,小學生即使知曉自主預習的重要性,也對“如何進行預習”這一問題一知半解,所以教師應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將靈動的知識蘊藏于有趣的視頻中,給學生以愜意、溫馨之感。更重要的是,微視頻也能將枯燥的文字轉化為動態(tài)的畫面,彌補了教學資源有限且固態(tài)的缺陷,同時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主動投入其中。
例如:在分析《葡萄溝》一文時,因為大多數學生未親眼見證新疆“葡萄溝”的奇特景象,但是他們對這一異域風情都表現出了強烈的興趣。然而課本中的插圖也滿足不了學生的想象與好奇心,教師可以從網上下載一段“制作葡萄干”的全過程的視頻:矮小的房屋修建在山坡上,它的四周有無數的小孔,并掛著許許多多的木架子。勞作人民便將成串的葡萄掛在上面,讓葡萄隨著風干、日曬變成硬的葡萄干。在視頻中,學生見證了葡萄干的形成過程,也掌握了這一工藝的來之不易。所以微視頻能夠彌補書本中資源不足的現象,打開學生學習語文的新世界。
很多學生在學習方面缺乏努力進取的精神,他們沒有給自己找到一個合適的動力支點,比較傾向于以自我為中心,合作學習的能力較差。在微視頻的教學模式下,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大概能夠完成30%的學習,雖然這一比例占重較少,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鋪墊作用,雖然微視頻預習大多在課外時間進行,但是只要抓住學生的注意點,渲染足夠積極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產生一定的情感體驗,就能夠有效地激起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讓他們產生對知識的渴求和對個人進步的期盼。再者,通過微視頻的自主預習,教師在課堂中無需對淺知識點進行細致講解,學生有了更多的時間進行合作探究,他們可以互相交流經驗、提出質疑,然后想辦法共同去解決它,通過思維的交匯不斷碰撞出新的火花,這對于平時懶懶散散沒有學習勁頭的學生來講也是一次進步的機會。
例如:在《小蝌蚪找媽媽》這一文章的教學中,教師利用微視頻向學生展示小蝌蚪成長為青蛙的具體過程,借機講述課文的中心內容。在正式的講學中,教師可激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研究的核心問題可以為:遇到鴨媽媽時,他們的對話是什么?這樣能夠將課文劃分為清晰的層次,為學生構造出清晰的閱讀思路,同時也為情境表演創(chuàng)設了絕佳的條件,這樣一來學生便可“設身處地”地分析小蝌蚪遇見鴨媽媽后的心理活動,而后借助這樣的問答方式讓學生由個人式自主學習演變?yōu)椤皥F體戰(zhàn)”,大大提升合作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如此一來,小學生強烈的好奇心便得到了滿足,同時也注入了微視頻的新鮮元素,體現了“知識是由學生自主建構”的教學目標。
總之,微視頻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手段,既博取了學生的歡心,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更以內容經典、時間短暫、效率突出等優(yōu)勢保證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而在微視頻的襯托下,教學內容也能散發(fā)出“熠熠光輝”,這樣一來學生的預習也能達到雙倍的效果,同時也巧妙地接觸到了素質教學的核心思想,有助于小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因此,在教學條件局限下,教師盡量要發(fā)揮微課視頻的作用,遠離傳統模式下的板書教學,堅持科學合理的原則,構建出學生滿意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孫建軍.微視頻課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開發(fā)與運用[J].中學時代,2014(2).
[2]梁樂明,梁錦明.從資源建設到應用:微課程的現狀與趨勢[J].中國電化教育,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