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暉
(寧夏中衛(wèi)市海原縣第二小學,寧夏 中衛(wèi))
小學階段的學生,其性格較為活潑開朗,思維也較為活躍,但是在學習中興趣是促使學生進行高效學習的關鍵。所以,教師應該積極使用多媒體教學資源,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得到有效的激發(fā),進而提升語文學習效率。
比如,在學習《丑小鴨》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采用生動形象的畫面串聯(lián)故事情節(jié),將故事全面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教師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xiàn)兇神惡煞的獵狗,讓學生對丑小鴨要躲起來悄悄生活進行了充分的理解。當教師為學生展示丑小鴨將脖頸伸長,用充滿無限仰慕的目光望向空中飛過的天鵝時,同學們就能體會到羨慕以及驚奇的含義。當教師為學生呈現(xiàn)丑小鴨趴在冰面上將要停止呼吸的畫面時,同學們會不一而同地表現(xiàn)出動容的神情,他們的內心可以說是充滿了無限的同情與感傷。當教師為學生呈現(xiàn)春暖花開畫面的時候,一只潔白美麗的白天鵝在水面映出了優(yōu)雅的倒影,在這個時候同學們的神情是歡悅的,不由自主地發(fā)出感嘆,為丑小鴨的鳳凰逆磐拍手叫好。通過多媒體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能使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得到有效集中,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體驗,豐富學生內心情感,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升。
在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閱讀時間和空間進行拓展,保證學生有充足的閱讀時間,并將其作為拓展閱讀教學實施的基礎,沒有時間以及空間保證的閱讀教學是難以得到落實的。在以往的語文閱讀教學中,通常都是在課堂上教學,但是課堂時間是比較有限的,所以難以保證閱讀能深入、持續(xù)地進行。據此,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課前以及課后閱讀加以重視,使學生培養(yǎng)起良好的閱讀習慣。
比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中《草船借箭》這篇文章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相關背景資料的查閱,使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使學生的知識量得到豐富。在對閱讀時間進行拓展之外,教師還應該突破閱讀空間的桎梏,打破教師的限制,引領學生走進圖書館或者書店,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更為豐富多彩的閱讀空間。教師需要對課堂和教師的束縛進行突破,使閱讀時間以及閱讀空間得到拓展,這就需要教師對閱讀氛圍進行營造,使學生的閱讀自主性得到提高。在小學階段的學生,有著愛玩的天性,所以不容易集中注意力,難以進行有效的閱讀學習。所以,不管在教室內還是圖書館等場所,教師都應該積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保證學生能在這種良好的閱讀氛圍中開展閱讀活動。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鮮艷的色彩,以及動聽的音樂都表現(xiàn)出特別的喜愛,而審美感知則是人對愉快事物良好形象的反映。所以,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操,以及語文素養(yǎng),教師可以將語文教學中美的形象采用動畫形式將其展示出來,讓學生能對審美對象進行感知,并且產生美的情感,使學生的情操得到陶冶,讓學生的審美情操以及語文素養(yǎng)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
比如,在進行《中華少年》這篇課文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碧波環(huán)繞的寶島、冰山上的雪蓮花、長風破浪的旗艦”等各種祖國山河美景的圖片以及視頻,以此來使課文主題得到升華。因為將這些語言文字以直觀且可以感知的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同時配上激情澎湃的樂曲,使學生產生心靈上的震撼,正確引導學生的情感流向,使學生產生審美上的共鳴。之后,教師再找尋合適的機會,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去想象祖國山河,使學生的愛國情懷得到培養(yǎng),產生好學、勤學、樂學的思想感情。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盡量避免采用形式化的教學模式開展課堂教學,也不盲目地去做精彩賞析。因為學習本身就是一種通過外在活動來完成內部吸收的過程,在學習中的外化過程,不僅需要學生動口,還需要學生動腦和動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引導學生在客觀物質的世界中體現(xiàn)出自身的主觀見解。比如,在進行《小池》這首詩的學習時,作家楊萬里重點描寫了泉眼、小河、樹蔭以及蜻蜓等小池中的景物,在描寫這些景物的時候,其語言往往是清新活潑的,為人們呈現(xiàn)出一副溫馨、美妙且在靜謐中透露出生機的小池圖。針對這樣一類畫面感極強的詩歌,教師就應該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將詩詞中所描寫的內容以及畫面完全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能對詩詞內涵有全面的領悟。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其在各教學階段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其能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有效地改進,使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得到切實提高。多媒體教學模式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能將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進行凸顯,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有效的發(fā)揮,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