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寶華
(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qū)棠下鎮(zhèn)中心學校,廣東 江門)
21世紀的教育改革呼喚更多地關注青少年的生命教育。而在以品德教育為核心的小學《品德與社會(生活)》的課程中實施生命教育是最為理想的陣地。如何充分利用和開發(fā)《品德與社會(生活)》課程資源,有效滲透生命教育,引領學生多層次地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最終實現生命質量提升的目的呢?結合我多年來的教學實踐,下面就如何構建生命化的品德課堂談談個人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品德與社會(生活)》課程作為重要的德育陣地,其教材中蘊涵著巨大的生命教育的資源,如珍愛生命的素材《美麗的生命》,從感知生命的美麗入手,喚起孩子對生命個體的熱愛與尊重,從而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再如,感恩生命中的愛的素材《愛在陽光下》,引導學生深刻感受生命的歷程充滿著愛——父母的愛,家人的愛,老師的愛,乃至社會的愛;再如,樂觀面對人生的素材《我們在長大》,引導學生樹立積極應對挑戰(zhàn)的勇氣和信心,正確面對生活中的挫折,還包含著人類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素材《走進大自然》,通過引導學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機,從而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從中滲透環(huán)保教育、熱愛生活的教育……我們應精心從中挖掘有關生命教育的素材,對學生滲透生命教育,逐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而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
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觸及心靈的教育,是感染靈魂的教育。營造生命課堂可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角色扮演、案例切入、討論明理、現場訪談等形式多樣的體驗活動,煥發(fā)師生無限的生命活力,從而激活學生的辨別思維,增強學生的道德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能力。
我在學習《集體力量大》一課時,善于挖掘學生感興趣的學習內容和方法,讓學生在快樂的情境中得到感悟。課堂上,老師拿出一把筷子來,先請一位同學上臺折一根筷子,同學們興致勃勃地觀察著。一根筷子輕而易舉就被折斷了。正當他得意洋洋之際,老師再請他折一把筷子,無論他怎樣使勁,即便找來幾個同學幫忙,那一把筷子仍完好無損。為什么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斷,而一把筷子卻怎么也折不斷呢?同學們興致勃勃地展開討論,積極踴躍地發(fā)言,“集體力量大”的道理已深深銘刻在學生的心中。我把學習的主體性還給孩子,學生的心靈就能夠得到自由舒展,生命意義就能真正地得以實現。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自身也體驗到了生命的活力與價值,獲得了工作乃至生命的意義感。
《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指出:“兒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我們開展生命教育應盡可能創(chuàng)設真實的生活環(huán)境,從體驗活動入手,關注每個學生個體生命的獨特經歷、經驗、感受與體驗,強化生命意識。
如學習《看我多精神》一課,我們立足于孩子的生活實際,采用欣賞、講授與練習結合的活動形式,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正確的坐、立、走姿勢。我們首先給孩子們展示一組國旗護衛(wèi)隊戰(zhàn)士升國旗時颯爽英姿的圖片,再繪聲繪色地給孩子們講述解放軍叔叔怎樣苦練站功的故事,讓孩子們清楚地了解到解放軍叔叔為了練好站姿,經常貼著墻根站;為了站得紋絲不動,嚴寒酷暑頭頂磚頭;為了使腰身挺直,他們每次訓練幾乎都在身上綁上十字架;有的叔叔為了糾正脖子歪向一邊的不標準姿勢,就在衣領上別了一個大頭針,脖子稍一歪,針尖就扎疼脖子……“站如松”就是這樣持之以恒地煉就而成的。聽了故事后,孩子們非常感動,我們再趁熱打鐵,組織孩子們結合自己的體會,采用競賽的方式進行坐、立、走姿勢的訓練,反復強化,落到實處。重視活動中的體驗和感悟,讓學生的生命情感在一次次的體驗和一次次的感悟中不斷發(fā)展、深化,讓生命教育成為一種愉悅的學習。
生命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家庭、社會是一個廣闊的資源中心,只有學校、社會、家庭形成教育合力,生命教育才能永葆青春。
每逢重陽節(jié)來臨之際,我們都會帶領學生走出校園,走進敬老院慰問那里的孤寡老人。我們組織學生開展訪談調查,了解其社會意義、籌建過程及日常管理等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進而引導學生走出敬老院,調查了解本地區(qū)其他的公益設施和福利機構;我們安排學生跟老人聊天,了解老人在生活中的不便之處以及他們?yōu)榭朔щy所付出的努力,從而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我們指導學生通過多層面、多角度地了解社會人士或團體對老人、殘疾人等弱勢人群的關懷的感人事例……學生通過切實有效的調查、走訪活動,真正激發(fā)起他們內心尊老敬老的情感,主動對家庭、鄰里中的老人付出關愛。
讓學生帶著任務走出課堂,將所學的道德知識在社會這個“大課堂”中進行感受、體驗、深化,最后變成自己的精神財富。只有凝聚學校、社會、家庭之力,有效形成教育合力,豐富生命教育的內涵,生命教育才會綻放出絢麗之花。
綜上所述,只有借助生命教育理念來豐厚小學《品德與社會(生活)》課程內涵,才能激發(fā)學生的潛能,豐潤學生的心靈,從而喚醒他們對真善美的內在追求,使教育的生命境界得到提升,變得鮮活。就讓我們倍加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努力凈化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強化學生的生命意識;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生命品質,實現生命的最大價值!讓生命教育精彩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