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銀
(東源縣教育局,廣東 河源)
小學英語教育并非絕對意義的死記硬背,讀寫能力本身也是建立在靈活運用基礎之上的能力。小學英語讀寫課的教學方法,必須注重學生自身的學習意愿、動機、本能。只有樂于學習英語知識,樂于探討知識盲區(qū),學而樂不思蜀才是英語學習的原始動機。故此,本文從樂學理念角度出發(fā),探討了小學英語讀寫課的教學優(yōu)化策略,以期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
“樂學”一詞,最早見于沈括的《夢溪筆談·樂律二》:“唐人樂學精深,尚有雅律遺法?!笨梢越缍橐环N樂在其中的學習境界。小學階段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在這一階段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不僅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夠讓教學變得更輕松。英語作為小學學習中的重點科目之一,必須要督促學生在小學時期打下堅實基礎,才能夠更有利于學生以后的學習。然而,由于學生是初次接觸一門外語,難免會產(chǎn)生抵觸心理,這就需要教師要對其進行有效的引導,加強對學生英語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讀寫課不僅作為學生掌握英語基礎閱讀能力的前提與基礎,更需要通過讀寫課的加強訓練,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讓學生在此基礎上能夠流暢閱讀英語文章。與此同時,學生通過讀寫課的訓練與鋪墊,也能更為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是否能夠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不但成為小學英語教育的重點命題,也關系到學生此后學習英語知識的成敗。教師必須要注重對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但不可過于生硬地約束學生學習思考,或以死記硬背的形式阻礙學生學習興趣的發(fā)展。
在小學英語讀寫教學中存在很多誤區(qū),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過于注重學生的英語聽說訓練,利用教具及圖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課堂氣氛,但實際并不利于學生掌握知識的重難點。另外,很多教師過于注重對詞匯和語法的講解,導致課堂內(nèi)容難度較大,學生會感覺到壓力倍增。與此同時,傳統(tǒng)的讀寫課教學模式也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導致教學氣氛過于沉悶。除此以外,很多教師對讀寫要求過高,例如教材僅要求學生進行仿寫,而教師則要求學生重編故事,教學難度著實增大,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加重。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務必要避開英語讀寫教學的誤區(qū),適當調(diào)整教學難度,增加教學趣味性,促進學生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平衡聽、說、讀、寫四項技能,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由于受到了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很多小學英語教師都存在過分強調(diào)學生應試能力的問題,導致學生對英語知識逐漸失去興趣。因此,教師必須要轉變教學理念,基于樂學理念轉變課堂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保證教學的開放性與趣味性,變被動為主動,鼓勵學生踴躍參與課堂學習。以PEP版為例,在四年級上第三單元“My friends”一課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對教材進行通讀,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文中對話。在這一過程中,并不需要強調(diào)學生語法應用的精準度,可以由學生自由發(fā)揮,通過對朋友個性的總結,引入趣味性的詞匯或褒貶不一的評價,讓交流過程更為開放,啟發(fā)學生的興趣點,提高口語訓練的樂趣。
在小學英語讀寫教學中,師生間的互動不僅能夠拉近學生與教師的距離,讓師生關系更為融洽,也能夠帶動學生的學習情緒。因此,在英語讀寫教學課堂中務必要增加教學的互動性,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組織開展生動的教學互動游戲,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更為深刻的體驗。因此,適當增加教學互動十分必要,讓學生能夠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逐漸提升自己的語言應用能力。
由于傳統(tǒng)小學英語教學評價體系多采用考試、聽寫等形式,致使學生只能夠被動接受評價,磨滅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要想充分貫徹樂學理念,就必須要創(chuàng)新教學評價體系,關注學生英語情感以及人文素質(zhì)的發(fā)展情況,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并引導學生進行階段性自主評價。由此可見,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綜合評價,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內(nèi)容的調(diào)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讀寫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讀寫課堂的教學模式要以樂學為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成長,并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在英語課堂重建時必須要意識到讀寫教學的重要性,為學生準備針對性的教學活動,避開小學英語讀寫教學誤區(qū),強化學生的學習意識?;跇穼W理念,小學英語讀寫教學不僅要保持教學的開放性與趣味性,也要增加教學互動,強化實踐教學,更要創(chuàng)新教學評價體系,切實提高小學英語讀寫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