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桃源
(廣州市南國學校,廣東 廣州)
“這本‘教學指南’讓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終于也‘有書可依’了?!蔽易屑毜胤喼鴦倓偘l(fā)的還散發(fā)著紙墨香的“廣州市小學五年級‘生活垃圾分類探究’綜合實踐活動項目教學指南”,樂滋滋地想:“這個學期,我按著‘指南’的步驟,開展好‘生活垃圾分類探究’主題就行。”
然而,喜悅與興奮的心情并沒有持續(xù)很久——在選題課上,我就遇到了難題。
那天,我?guī)е浞譁蕚浜玫腜PT課件,步入教室,和孩子們一起享受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快樂時光。我們都喜歡綜合實踐活動課,在這樣的課中,我們能輕松自在地嘗試、體驗,然后成長。
我的PPT課件制作精美,包含了各個國家如何進行“垃圾分類”的圖片,最后還有一張“垃圾圍城”的圖片……這些圖片能起到“創(chuàng)設情境”的作用,據(jù)我的經(jīng)驗,“創(chuàng)設情境”有利于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是選題課最有效的方法。在圖片的引領下,孩子們果然群情激動,都在積極地談著自己對“垃圾分類”的看法。我抓住時機,拋出今天的研究主題:“同學們,進行‘垃圾分類’迫在眉睫,讓我們也來盡一份力,這次我們的研究主題是‘生活垃圾分類探究’,我們可以研究一下自己社區(qū)的‘生活垃圾分類’情況,也可以研究一下自己家里的‘生活垃圾分類’情況,還有學校的……”我的話還沒有說完,王××同學就高高地舉起了他的手,我同意后,他站起來說:“老師,不用調查了,無論是學校的、社區(qū)的,還是家庭的‘垃圾分類’都沒有好好進行,我們家的垃圾每天都是混放在一起的,而學校,更不用調查了,看看我們班的垃圾桶就知道了?!彼f完后得意地朝其他孩子笑了笑,坐下了。我一時有點發(fā)愣,孩子們也沉默了,我只得說:“那原因呢?‘垃圾分類’不徹底的原因在哪里?”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談論起來:“因為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因為沒有好好重視。”……我拍了拍手,讓孩子們安靜下來,然后讓他們按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步驟,開啟“主題分解”模式。先針對這次的活動主題分小組討論:“你最想了解的問題是什么?”再把想要了解的問題工整地寫在“吹塑紙”上,開啟“主題分解”模式。
根據(jù)以往的模式,他們把問題工整地寫好并貼到黑板上后,我只要引導他們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合并”“刪除”“增加”,并引導他們將問題表述得嚴謹準確,就能成功誕生這次“生活垃圾分類探究”主題的子課題了。
誰知,小組討論出來的結果卻是這樣的:“哪個國家的‘垃圾分類’做得不好?”“地球將被垃圾‘毀滅’嗎?”“垃圾是信息時代的產(chǎn)品嗎?”“為什么不能建造個垃圾星球,把我們的垃圾存在那兒呢?”……看著黑板上孩子們的稚氣而又嚴肅的問題,再看著孩子們激動的小臉,我一時也有些激動,覺得孩子們真的都長大了。我拍拍手,讓他們齊讀歌謠“篩選問題很重要,簡單膚淺要去掉,重復相似就合并,難以操作暫不要”。之后開始引導他們“增加”“刪除”“合并”,但是,沒預想的順利。孩子們沒那么聽話,許多問題不肯舍棄,許多問題不愿增加,甚至班長也大聲地嚷道:“老師,我國‘垃圾分類’的現(xiàn)狀不用研究了?!碑敃r,我無奈地屈從于孩子們的興奮與熱切,將這次的子課題確定為:外國“垃圾分類”現(xiàn)狀研究、“垃圾圍城”的危害性、人性自律性的研究、給垃圾找個家、不同時代垃圾情況的分析、做好垃圾分類的方法及策略探索……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愛的子課題,分好小組,結束了這節(jié)“驚心動魄”的選題課。
回到辦公室,我逐漸冷靜下來,反思這節(jié)課,明白了這節(jié)課遠離預設的目的的原因在于PPT圖片的導向和孩子的發(fā)言。我又細細地將孩子們的子課題研讀了一遍,覺得很難操作,不如“指南”上建議的“家庭生活垃圾數(shù)量及分類情況研究調查”“社區(qū)生活垃圾數(shù)量及情況研究調查”“學校生活垃圾分類情況研究調查”“生活垃圾變廢為寶”這些子課題容易操作,也切合孩子們的生活實際,利于他們拍照、調查、訪問、搜集資料。
于是,我決定再上一次選題課。
又一天,我懷著忐忑的心情走進教室,“同學們”,我正要動員,班里的“小天文家”就興奮地喊:“老師,上星期上完課后,我們小組的成員查閱了外星球的資料,發(fā)現(xiàn)有一個星球符合存放垃圾的條件呢?!焙⒆觽円宦?,馬上激動地加入討論。我只好拍拍手示意孩子們停下來,然后微笑地說:“這些長大后研究會更好,現(xiàn)在我們不如先從最基本的做起,我們先從細小的地方為自己的國家做點事,比如家庭的‘垃圾分類’做得不好,為什么呢?是不是數(shù)量多難分類,還是收垃圾的阿姨沒分類好?還有,學校的‘垃圾分類’沒做好,我們能不能成立一個糾察小隊,監(jiān)管提醒他們?”我耐心地引導孩子們往我預設的方向走,重新開題后,孩子們也很樂意地按主題的方向,查資料、調查訪問、發(fā)傳單……
這次“開題課”的難題,被我用再上一次的方式解決了?!半y題”解決了,“生活垃圾分類探究”主題活動也順利地結束了。但是,我總覺得失去了什么,總覺得這次主題活動開展得不盡如人意。直到后來,我靜下心來翻閱一些有關綜合實踐研究的資料,力圖尋找答案,看到這樣一段話:“選題課的真正魅力在于課堂上的不確定性,老師永遠無法精準地預知學生圍繞主題所生成的問題。這些問題內容上未必適合作為課題進行研究,這些問題也有可能表述得不準確、不嚴謹,但是,這些問題卻是孩子們心之所向,是最有價值、最珍貴的,不可輕易舍棄。”那一瞬間,我明白了這次選題,我失去了什么,孩子們失去了什么。
我想,在以后的綜合實踐活動選題課上,假如孩子們遠離了預設的子課題,自主地生成了新的子課題時,我都能心平氣和地和孩子們將錯就錯了。這是這次選題課送給我的禮物,這份禮物讓我和我的孩子們受益匪淺。